9月2日消息,據浪漲科技報道,近日攜程出了一封內部郵件:自9月1日起,攜程員工申請居家辦公無需領導審批,申請?zhí)峤患醋詣油ㄟ^。
圖源:微博截圖
同為打工人的小雷狠狠羨慕了,這么好的福利,會不會是想啥時候居家辦公就可以直接申請呢?
其實不是。據大河報記者的報道,這“福利”不是一直都適用的。從2022年開始,攜程就開始了“混合辦公制度”。小雷一開始看到這個名詞,還以為是“男女混合辦公”或者是“不同分部的人混合辦公”。其實這制度指的是員工每周三、周五可申請居家辦公。
也就是說,這制度已沿用至今,并且還簡化了申請流程。
擦干羨慕的淚水后,小雷開始思考,對打工人來說,這居家辦公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我先去看了一下攜程當初為什么要設立這個玩意兒。2022年2月14日,攜程宣布將在全公司推行這個“混合辦公制度”。每周有1-2天可以申請,地點不限——可以在家里、在酒店、或者是在咖啡廳。
據GitChat報道,2010年,攜程就曾在公司做過實驗。當時結果表明,員工離職率下降了50%,員工業(yè)績倒是上漲了11%。嗯?這制度好像有點效果。到了2020年防控時期,攜程有70%的員工需在家辦公,反而工作效率更高了。
攜程集團董事局主席梁建章曾公開表示:混合辦公有利于“能緩解高房價,提高生育率。
圖源:微博
誠然,在居家辦公這個制度下,員工的工作幸福感會大大增加。不僅可以減少通勤時間及成本,還有利于平衡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居家辦公時期要是生活上有點啥急事,估計還能悄悄去處理。
但反過來看,居家辦公制度的壞處也不少。
說實話,小雷覺得很多人一開始向往居家辦公,純粹是因為“不用通勤”“能多睡一會兒”“自由摸魚”??烧鎸嵺`起來才發(fā)現,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兒。
就比如最重要的問題——模糊了工作與生活的邊界。你以為居家辦公就等于躺著賺錢?太天真了。
你躺在床上開早會,穿著睡衣寫周報,吃著外賣改方案——工作和生活徹底攪成一鍋粥。以前下班走出辦公室,心理上就“關機”了;現在可好,你的工位就是你床頭,你的下班就是“合上電腦一翻身”,但老板覺得你24小時隨叫隨到。
到這,就不得不提“隱形加班”這件事。
小雷有個朋友,自從開始混合辦公,下班時間從晚上6點不知不覺拖到9點、10點。為啥?因為你線上沒回消息,就是“不在工位”;你釘釘顯示“已讀”,就得秒回。追根究底,線上辦公讓“準時下班”成了偽命題——你人不在公司,但你的工作永遠在線。
更離譜的是溝通成本不降反升。
平時在辦公室轉頭一句能說清的事,現在得拉個線上會、打個語音電話、再反復確認三遍文檔。有時候遇上網絡卡頓什么的糟糕事情……一場兩分鐘的溝通硬生生拖成半小時。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多人沒想到的壞處:歸屬感消失。以前下班還能約個飯吐個槽,現在?對話框一關,誰也別找誰。
而且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居家辦公。有些人家里環(huán)境吵鬧,有些人自制力差,還有些人純粹是“孤獨體質”,長期一個人待著真的會抑郁。這些都不是制度能解決的個性化問題。
圖源:微博
好了,壞處說了一大堆,但也不能完全否定這個制度。小雷覺得,混合辦公真正考驗的其實不是員工,而是公司的管理能力。
傳統(tǒng)公司管理靠“盯人”,高階公司管理靠“結果”。你讓一個習慣“眼見為實”的領導突然放手信任員工自主工作?太難了。而如果公司沒有清晰的目標管理和結果評估機制,混合辦公就容易變成——要么員工躺平,要么老板焦慮,或者兩者同時發(fā)生。
說到底,居家辦公不是簡單的“公司福利”,而是一場關于工作方式、管理理念、技術配套乃至人性弱點的超級實驗。它放大了某些人的自由,也暴露了某些系統(tǒng)的無能。它像一面鏡子,照得出誰是真正自律高效的員工,也照得清哪家公司還在用傳統(tǒng)時代思維管信息時代的人。
小雷看來,攜程這一次“申請免批”不是一個句點,而是一個冒號。它背后真正的命題是:當我們不再被地點捆綁,工作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是完成任務?是創(chuàng)造價值?還是僅僅為了“看起來在工作”?
或許答案就像混合辦公本身一樣——沒有標準解,每個人都在找自己的版本。
說了這么多,不知大家怎么看?評論區(qū)聊聊~
9月5日-9日,世界最大家電與消費電子展IFA2025在柏林盛大開幕。
聯想、海信、TCL、美的、長虹、海爾、時空壺、未來智能、安克、綠聯、云鯨、追覓、MOVA、添可、影石Insta360、大疆、萬得廚、涂鴉、徠芬、影目、Rokid等中國科技巨頭云集柏林,向世界呈現中國AI硬科技的統(tǒng)治力。
雷科技IFA2025報道團即將飛赴現場探展,展開全程追蹤報道,敬請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