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剛過,不少人明顯感覺秋燥找上門了?喉嚨像冒火似的干癢,皮膚摸起來緊繃繃的,早晨起床嘴唇干得直起皮,說話多了還會干咳兩聲沒痰。老話說“秋燥傷肺,潤字當先”,這時候最該給身體“澆點水”。銀耳、雪梨、百合這些家常食材,潤燥養(yǎng)肺最是溫和,今天就分享3種簡單好做的“潤燥水”,每天一碗,喉嚨潤了皮膚軟了,秋燥再猛也不怕!
1、銀耳雪梨羹——潤到喉嚨里的甜潤小湯
秋燥傷的是肺陰,這碗羹就像給肺“敷面膜”。銀耳軟糯滑溜,燉出的膠質能“糊”住干燥的喉嚨;雪梨清甜多汁,啃著潤嗓子,煮進湯里連湯帶肉都能喝,喝完喉嚨像灌了口溫水。早上當早餐,下午當下午茶,溫熱著喝最舒服,喝完半小時就能感覺到喉嚨沒那么“冒煙”,皮膚摸起來也軟乎些。
適合人群: 秋燥咽干、皮膚干癢、偶爾干咳少痰的人
【食材】
干銀耳1小朵(約10g)、雪梨1個、紅棗3顆、冰糖10g(可選)
【做法】
1.銀耳提前1小時用溫水泡發(fā)(溫水能縮短泡發(fā)時間),撕成小朵,去掉硬根;雪梨洗凈去核切塊(帶皮更潤),紅棗剪開去核。 2.砂鍋里加500ml水,放銀耳大火煮開,轉小火燉30分鐘至膠質濃稠(中途攪一攪防粘鍋)。 3.加雪梨、紅棗再燉15分鐘,最后放冰糖融化即可(怕甜可以不加,雪梨本身夠甜)。
【溫馨小提示】
銀耳羹冷藏別超過24小時,喝前加熱;脾胃虛寒的人可以加2片生姜平衡涼性。
2、百合蓮子蜂蜜水——清潤不甜膩的睡前小甜水
秋燥不光傷肺,還容易“擾動心神”,好多人半夜喉嚨干醒,翻來覆去睡不著。這碗水用百合清心潤肺,蓮子養(yǎng)脾安神,再加點蜂蜜潤腸道,喝下去像給身體“降了層燥火”。蓮子燉得粉粉的,百合軟嫩,喝起來是淡淡的清甜,不像糖水那么齁。睡前1小時喝半碗,喉嚨潤潤的,半夜不會渴醒,睡眠也踏實些。
適合人群: 秋燥失眠、半夜咽干、容易上火的人
【食材】
干百合15g、蓮子20g、蜂蜜1勺(約10ml)
【做法】
1.百合和蓮子提前用冷水泡2小時(蓮子不用去心,帶心更清心,但怕苦的可以去掉)。 2.泡好的百合蓮子加500ml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燉20分鐘,直到蓮子用筷子能輕松戳透。 3.晾到40℃左右(太熱會破壞蜂蜜營養(yǎng)),加蜂蜜攪拌均勻即可。
【溫馨小提示】
蜂蜜選普通槐花蜜就行,不用刻意買貴的;腹瀉的人暫時別喝,蓮子百合偏涼性。
3、枇杷蜜棗茶——老輩人傳的潤喉“急救水”
說話多的老師、銷售,或者最近總咳嗽清嗓子的人,這杯茶得隨身帶著。枇杷干本身就是“潤喉小能手”,蜜棗甜甜的能中和枇杷的微酸,煮出來的茶帶著果香,喝下去喉嚨立刻像被“溫柔包裹”。我上次開了一下午會,嗓子干得說不出話,喝了兩杯這茶,半小時后就能正常說話了,比潤喉糖還管用。
適合人群: 用嗓多、喉嚨干癢、偶爾咳嗽有痰的人
【食材】
枇杷干10g、蜜棗2顆、甘草2片(可選,不加也ok)
【做法】
1.枇杷干和蜜棗用清水沖掉表面浮塵,甘草沖洗一下(甘草是為了更潤喉,沒有可以不放)。 2.所有食材加300ml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15分鐘,煮出顏色和味道。 3.過濾掉果干(也可以連果干一起吃),趁熱喝效果最好。
【溫馨小提示】
枇杷干選原色的(不是特別黃的),避免硫熏;孕婦別加甘草,蜜棗本身夠甜;喉嚨特別干的可以加片雪梨一起煮。
秋燥不是什么大問題,但干癢起來真難受。這3種“潤燥水”食材超市都能買到,做法比泡奶茶還簡單,每天換著喝,喉嚨潤了皮膚軟了,秋天過得才舒服。要是體質偏寒,就少放梨和百合,多放棗;容易上火的,百合蓮子水可以多喝兩天。每個人秋燥反應不一樣,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碗,才是真管用!
轉載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