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入膏肓(bìng rù gāo huāng),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yī)治;比喻事態(tài)已經(jīng)嚴重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成語出自《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strong>
晉文公重耳早年因為“驪姬之亂”,在外逃亡十九年,趙衰一直隨侍在重耳身邊。在流亡狄國時,狄人將從廧咎如俘虜?shù)膬蓚€女子叔隗、季隗送給了重耳,重耳迎娶了季隗,并將叔隗賜給了趙衰。叔隗為趙衰生下一子趙盾,后來重耳流亡他國,叔隗母子便被留在了狄國。
多年后,重耳回國即位,為了報答趙衰,將女兒姬氏嫁給了他,生下趙同、趙括、趙嬰齊三子。姬氏賢惠,在她的請求下,趙衰將叔隗母子接回了趙國。趙衰去世后,趙盾接任了趙氏宗主。趙盾感念姬氏的恩惠,晚年又將宗主之位讓給了弟弟趙括,而沒有傳給自己的兒子趙朔。
從晉文公到晉景公,趙氏家族迅速崛起,晉國十二卿中,趙氏一族便占據(jù)了三席,即趙同、趙括和支系趙旃。再加上趙同、趙括爭強好勝,不知謙讓,這引起了其他宗族的忌憚和不滿,其中尤以欒氏和郤氏為最,兩家都有排擠打壓趙氏之心。
與此同時,由于趙朔早逝,他的妻子莊姬與叔叔趙嬰齊私通,后來被趙同和趙括發(fā)現(xiàn),為了制止這種丑行,兩人流放了趙嬰齊,以致其最終客死齊國。
莊姬本就因為丈夫沒能繼承宗主之位而不滿,認為是趙括奪走了本該屬于丈夫的權(quán)勢,如今就連自己的情夫也被害死,這讓她懷恨在心,遂向晉景公告發(fā)趙括、趙同謀反,欒氏和郤氏兩族則趁機落井下石。
晉景公十七年(前583年),晉景公以謀反之罪,處死了趙同和趙括,并誅滅了他們的家族。大夫韓厥表示,“怎能忘記趙衰、趙盾的功勞呢?怎能斷絕他們的香火呢?”晉景公于是以趙朔之子趙武為趙氏宗主,并封給他城池作為補償。
晉景公十九年(魯成公十年,前581年)夏,晉景公病重。一日,他夢見一個厲鬼,長發(fā)及地,捶胸頓足的對晉景公怒吼道,“你殺了我的子孫,這是不義。我請求為子孫復(fù)仇,已經(jīng)得到了田地準許!”說罷,厲鬼便毀掉宮門、寢門沖了進來。晉景公害怕,躲進內(nèi)室,厲鬼又毀掉了內(nèi)室的門,晉景公這才驚醒了過來。
晉景公醒來后,召見桑田的巫人問吉兇。巫人敘述的情況與景公的夢境一樣。晉景公詢問情況,巫人回答說,“君王恐怕吃不到新收的麥子了!”
病重的晉景公派人向秦國求取良醫(yī),秦桓公于是派遣醫(yī)緩去晉國為他診治。醫(yī)緩還沒到,晉景公又夢到疾病變成了兩個小童,一個說,“他是個好醫(yī)生,恐怕會傷害我們,該往哪逃才好呢?”
另一個則說,“我們待在肓之上,膏之下,他能把我們怎么樣?”古代醫(yī)者將心尖脂肪稱為“膏”,將心臟和隔膜之間稱作“肓”,并認為“膏肓”是藥力到達不了的地方。
醫(yī)緩抵達晉國后,為晉景公診斷了一番后,搖頭說道,“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strong> 意思是說,疾病已經(jīng)無法治愈了,病患在肓的上邊,膏的下邊,灸不能用,針達不到,藥物的力量也到達不了,不能治了。
聞言,晉景公感嘆道,“真是個好醫(yī)生啊?!庇谑敲损佡浗o他豐厚的禮物,讓他回到了秦國。
同年六月初六,晉景公聽聞麥子已經(jīng)收割,便讓管理食物的獻上新麥,又廚師烹煮。之后,晉景公召見桑田巫人前來,將煮好的新麥給他看,然后處死了他。然而,就在晉景公想要進食時,突然感到肚子發(fā)脹,只好先去如廁,結(jié)果跌進廁坑里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