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冠軍全紅嬋的哥哥全進華,第一次參加廚藝綜藝就遭遇戲劇性一幕。這位“鄉(xiāng)村大廚”精心選用自家果園散養(yǎng)180天的走地雞,按正宗廣東做法烹制白切雞——雞皮金黃透亮,配三種秘制蘸料,擺盤一絲不茍。然而評委岳云鵬和周曉燕嘗了一口便皺眉:“肉質(zhì)太老了!”最終全進華遺憾淘汰。
面對質(zhì)疑,全進華當場反駁:“在廣東,30天速成雞做白切雞會被投訴!老雞才有緊實嚼勁,這才叫‘雞味’!”節(jié)目播出后,兩廣網(wǎng)友徹底炸鍋,痛批評委“不懂粵菜精髓”,話題#岳云鵬不懂白切雞#瞬間沖上熱搜。
當?shù)胤斤L味撞上“標準化”味蕾,誰該妥協(xié)?
這哪是淘汰一個廚師?這是地方飲食文化在綜藝擂臺上的全軍覆沒!
評委一句“肉質(zhì)偏老”,暴露的是對地域風味的傲慢。廣東白切雞講究的就是“皮脆肉緊”,180天走地雞運動充足,肌肉纖維分明,入口彈牙有層次,這正是老廣們追求的“雞味靈魂”。而評委用流水線嫩雞的“軟爛”標準,去審判傳統(tǒng)工藝的“嚼勁”,無異于讓粵菜向快餐炸雞低頭!
更荒唐的是,專業(yè)性的雙重標準。
周曉燕作為“行業(yè)評審”,竟對粵菜經(jīng)典毫無認知;岳云鵬雖補了句“可能是地方風味”,卻依然用個人口感一票否決。若真尊重美食多樣性,為何不請精通粵菜的評委?當謝霆鋒在《鋒味》拆解白切雞火候時,彈幕滿屏“專業(yè)”——可見不是網(wǎng)友雙標,是節(jié)目組根本沒想認真對待地方菜!
某些人嘴上說著“包容”,勺子卻只舀得動一種味道。
全進華淘汰后,有聲音詭辯:“好廚師該把老雞煮嫩”。這種論調(diào)何其可笑!難道西湖醋魚得做成糖醋味?云南菌子必須炒到全熟?所謂“正宗”,本就是靠無數(shù)代人的味蕾投票傳承的。當北方網(wǎng)友力挺“我就愛廣東老雞的嚼勁”,當廣西老饕曬出“無雞不成宴”的家宴照——這巴掌打的何止是評委?更是那些把“標準化”當遮羞布的烹飪霸權(quán)!
真正的美食舞臺,容得下千百種滋味
這場鬧劇揭開了美食綜藝的遮羞布:當資本流量裹挾地方文化,評委的勺子便成了剪裁風味的剪刀。全進華的白切雞被淘汰了,但兩廣人飯桌上的雞香從未消散。
美食的靈魂,從來不在綜藝晉級卡上,而在每一處灶臺升騰的煙火氣里。
點亮【贊】,為堅守傳統(tǒng)的手藝人撐腰!評論區(qū)喊出你的態(tài)度:
你站“嫩滑派”還是“嚼勁派”?
誰才是你心中的白切雞判官?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