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檳產區(qū)再一次站在供需平衡的十字路口。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盡管海外市場呈現(xiàn)溫和復蘇,但法國本土消費持續(xù)疲軟,疊加長期積壓的庫存,今年的產量也將受到一定的限制。
根據(jù)最新公布的香檳酒出口臨時數(shù)據(jù),香檳酒出口市場正顯示出溫和的復蘇跡象。從1月到6月,香檳酒的總出貨量達到了1.054億瓶,與2024年同期的1.066億瓶相比,略微下降了1.25%。
但法國國內市場持續(xù)疲軟,2025年前六個月的出貨量下滑5.2%,降至4100萬瓶。相比之下,海外的出口市場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銷售壓力,法國以外地區(qū)的出貨量同比增長1.6%,漲至6450萬瓶。
來自歐洲以外的市場增長尤為強勁,包括美國、英國和日本這三個最大的香檳出口目的地,出貨量僅次于法國本土。
香檳對非歐洲國家的出口量增長3.8%,達到4600萬瓶,而歐洲境內出貨量下降3.4%,滑落至1850萬瓶。
過去幾個月來,在各大知名香檳酒莊面臨諸多挑戰(zhàn)的背景下,重要的海外市場出現(xiàn)反彈尤為引人注目。
盡管酩悅軒尼詩旗下的凱歌香檳(Veuve Clicquot)和酩悅香檳(Mo?t & Chandon)經歷了大規(guī)模裁員和利潤下滑等重大困難,但也出現(xiàn)了不小的轉機。
截至7月5日的尼爾森(NIQ)數(shù)據(jù)顯示,凱歌和酩悅這兩個品牌2025上半年在美國市場均實現(xiàn)逆轉。
凱歌在美國的銷量增長6.9%,銷售額上升5.7%,扭轉了2024年銷量下滑5%的頹勢。而酩悅表現(xiàn)更佳,銷量增長9.1%,銷售額上升7.6%,相較上一年曾下跌7%有明顯回升。
整體而言,今年上半年,香檳酒的前十五大出口市場都呈現(xiàn)出量價齊升的態(tài)勢。僅6月份,這些市場的銷量就比去年同期增長10.9%,銷售額上升11.3%。
按照往年的慣例,下半年會出現(xiàn)像圣誕、元旦這樣歡樂團聚的重大節(jié)日,香檳出貨量往往會好于上半年。因而今年上半年出貨量的數(shù)據(jù),在一定程度上則會決定香檳產區(qū)今年的產量上限。
據(jù)了解,蘭斯(Reims)和埃佩爾奈(Epernay)酒窖中的香檳庫存量遠高于3.5年供應量,而儲備量也處于高位(相當于2.57億瓶),因此,今年保持良好的供需平衡顯得尤為重要。
7月23日,香檳產區(qū)剛剛宣布了今年的產量限制,2025年的“可用”或“可商業(yè)化”產量(即此次收成可釀制成葡萄酒出售的最大數(shù)量)被設定為每公頃9000公斤。這是本世紀除2020年之外的最低水平。
這意味著該地區(qū)3.4萬公頃的葡萄園總產量約為2.55億瓶,也是本世紀以來除2020年(產量限制在8,000公斤/公頃)以外的最低人為產量限制。
這代表了香檳酒莊要求的每公頃8000公斤左右的限額和種植者要求的更高限額之間達成了妥協(xié)。
據(jù)說有些種植者希望產量保持在10000公斤/公頃或以上。站在種植者角度,一般產量越高也能獲取更多的酬勞。但酒莊考慮到現(xiàn)有的庫存難以消化,要求產量則不能太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可商業(yè)化”的產量似乎將低于自然產量。路易王妃酒窖大師讓·巴蒂斯特·萊卡永(Jean-Baptist Lécaillon)稱,在該地區(qū)的理想條件下,今年香檳的產量預計在10,000至11,000公斤/公頃之間。
今年的產量上限低于2024年的10,000公斤/公頃,比2023年的11,400公斤/公頃下降了 12%多一點,比2022年的12,000公斤/公頃下降了近17%。
對比來看,產量限制也在逐漸遞減,這和市場銷量的反饋是成正相關的。2024年的香檳銷量為2.713億瓶,預計2025年的銷量可能會保持在類似水平,盡管出口量會略有增長。
香檳委員會聯(lián)合主席、葡萄種植者代表馬克西姆·圖巴爾(Maxime Toubart)認為今年做出的產量決策是“負責任的”。這一產量標準是根據(jù)當前及預期市場需求水平,以及該地區(qū)庫存量綜合制定的。
他說:“這一決定體現(xiàn)了香檳地區(qū)時刻保持著清醒、團結且負責任的態(tài)度,能夠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保持克制,同時對自身的基本實力保持堅定的信心?!?/p>
香檳委員會聯(lián)合主席兼香檳酒莊代表戴維·查蒂倫((David Chatillon)補充道,香檳將“雄心勃勃地建設未來,同時永遠不會忽視眼前的現(xiàn)實”。這個產量水平很可能影會響未來幾個月的全球香檳價格。
對于香檳產區(qū)來說,在不確定的市場環(huán)境中,克制比擴張更需要勇氣。這次的決策既是對現(xiàn)實的清醒認知,亦是對未來的審慎投資。
文中部分內容和圖片源自Unplash、vinetur、thedrinkbusiness以及iStock
樂酒客誠邀全網「酒圈文豪」前來投稿:
如果你潛伏葡萄酒行業(yè)已久,對進口酒、國產酒、關稅、政策等等趨勢與小道消息有所觀察;
如果你在葡萄酒市場沉浮多年,對線上線下不同渠道、消費群體購買行為習慣、品牌數(shù)據(jù)另有解讀;
如果你喝遍全球多個產區(qū),對風土、釀造工藝、文化旅游、餐飲文化有獨特視角;
樂酒客編輯部歡迎各位帶著傾心之作前來投遞!
思考要深、文筆要簡、信息要熱、內容要獨,我們稿費奉上~
文章將發(fā)布于樂酒客公眾號;
原創(chuàng)首發(fā),嚴禁抄襲或一稿多投;
優(yōu)秀作者可獲邀參加行業(yè)展會、大師班等線下活動;
編輯有權對稿件進行適當修改,重大調整將與作者確認;
可進行長期投稿合作。
聯(lián)系方式:Lsyjmlqs(微信)
hr@21food.cn(郵箱)
LOOKVIN ARTICAL
往期內容回顧
國產酒出海熱:數(shù)據(jù)亮眼...
特朗普“關稅大棒”砸下...
酒商注意!無中文背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