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謨,福建路興化軍仙游縣(今屬福建省莆田市)人,是北宋時期的官員、書法家、文學家、茶學家。蔡襄登進士第,先后任館閣??薄⒅G院、直史館、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等職,在朝為諫官時,以直言著稱。 后數(shù)度外出,歷知泉州、福州、開封府事,所到之處皆有政績。在福州時,去民間蠱害;在泉州時,主持建造洛陽橋;在建州時,倡植福州至漳州七百里驛道松,提倡制作北苑貢茶“小龍團”。 宋英宗即位后正授三司使,再以端明殿學士出知杭州。 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贈少師,謚號“忠惠”。
蔡襄擅長書法,其楷書上承顏真卿,端莊謹嚴,體格恢宏,點畫無絲毫茍且;行書瀟灑簡逸,信手拈來,觸處成妙,大得晉人韻致。 他力去時俗流弊,另辟蹊徑,下開蘇軾、黃庭堅、米芾等新風,連接唐、宋兩朝書風嬗遞,身兼尚法和尚意兩種藝術(shù)追求,在中國書法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
蔡襄的書法理論重神、氣、韻,尚古法而不炫奇斗巧,對宋代書壇的志趣有一定的影響。 后世將其與蘇軾、黃庭堅、米芾并稱“宋四家”。 傳世書跡有碑刻《萬安橋記》《晝錦堂記》,墨跡有《謝賜御書詩》等。蔡襄的詩文清妙,造詣較深。 所著《茶錄》總結(jié)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經(jīng)驗,《荔枝譜》則有“世界上第一部果樹分類學著作”之譽。
蔡襄的楷書結(jié)構(gòu)嚴謹,每一筆都顯得剛勁有力,整體給人一種端莊典雅的感覺。他的楷書作品,如《杜牧詩句》,線條流暢而不失剛勁,結(jié)體平正而富有變化,展現(xiàn)出極高的藝術(shù)造詣。 在保持端莊的同時,也不失靈動之感。他的字體端莊而不刻板,每一筆一劃都透露出深厚的功力與嚴謹?shù)膽B(tài)度。字與字之間,行距適中,布局疏朗,既體現(xiàn)了楷書的規(guī)范性,又不失行書的流暢與自然。
蔡襄的楷書不僅承襲了晉唐法度,還融入了個人的情感與審美追求。他的作品既有唐楷的嚴謹法度,又不失宋人的文人氣息,形成了既傳統(tǒng)又創(chuàng)新的獨特風貌。 蔡襄在書寫楷書時,用筆沉穩(wěn)有力,墨色飽滿而富有層次。起筆多藏鋒,行筆中提按自如,收筆則干凈利落,展現(xiàn)出他深厚的筆法功底。墨色的變化使得整幅作品在黑白對比中顯得更加生動立體。
聲明:此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quán)益,您可留言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核實過后將及時進行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