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花物果冊》
齊白石筆下的寫意花鳥,總是簡單幾筆,便能使人感到內(nèi)中包含的無限樂趣。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組齊白石晚年的花鳥冊頁作品,此作共有29開,其如此多開的冊頁實為罕見。
此件冊頁中果實造型簡練質(zhì)樸,筆墨老辣,色彩鮮明,畫面生機(jī)蓬勃,每一幀都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齊白石《花物果冊》欣賞
此圖一支枇杷從畫面左側(cè)伸出,果葉交錯疊加,穿插在數(shù)顆金黃色的果實之間,枇杷果被粗率的葉子襯托著,看上去飽滿和諧,又鮮艷欲滴。誠如白石在一幅《枇杷》圖上的題詩:“果黃欲作黃金換,人笑黃金未是真?!?/p>
此作頗有追思之意,昔日白石在南岳山曾見過一棵梨樹,梨子大如碗,甜如蜜,只可惜被砍掉了,之后白石常畫梨以記懷往事。
畫面上是兩個青蘿卜,均為橢圓形,一胖一瘦,根須交合在一起,左側(cè)的蘿卜在青綠色中略施一層薄薄的黃色,使之與另一個純青綠色的蘿卜形成冷暖對比,筆法簡單率意,格調(diào)清新自然,兩個蘿卜似乎剛被拔出來不久,尚帶著泥土的氣息。
畫中的螃蟹被水草給纏住了,掙脫不得,數(shù)條腿使勁掙扎,卻越纏越緊,頗有生活情趣。
松果總是帶給白石老人一些對于家園的回憶,在星塘老屋一帶和借山館后都有松樹,老人曾親眼看到松樹被蟲食其葉,并寫題跋記曰:“松針已盡蟲猶瘦,松子余年綠似苔。安得老天憐此樹,雨風(fēng)雷電一起來?!睂⒆匀唤缰械闹参锱c自身的命運聯(lián)系起來,是老人一生都未停止的沉思。
圖中兩組仙人掌,構(gòu)圖極簡,但是通過稚拙的用筆和率意的墨色將這種沙漠植物的性狀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白石為數(shù)不多的仙人掌作品中可謂佳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