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別想回家,可不論我怎么求家里人,親爸后媽就是不讓我回去”。
小穎(化名)是一個14歲的小女孩,據(jù)她所說,家里人對她非常的不好,斷掉了她的生活費,還不讓她回家住。
好在小穎的朋友都很仗義,離開家的這五六個月,她都是各個朋友家輪著住。
可這長久以往下來,也不是個事啊。
光聽小穎的一面之詞,大家肯定會認為,她的親爸后媽,實在是太狠心了,竟對一個未成年小孩這樣。
可聽了小穎后媽的話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他們夫妻倆這樣對小穎,是有原因的,并不是不管她,而是管不動。
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無家可歸的少女
小穎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她被判給了父親。
父親離婚后,獨自帶著小穎生活了一段時間,那段時候,他們曾有過很好的父女情。
可這一切,都在父親再婚后變了,小穎的后媽嫁給父親不久后,就給父親生下了一個兒子。
家庭成員的增多,讓小穎很不適應(yīng),漸漸地她和父親的關(guān)系變得很淡,到最后甚至形同陌路。
父親有兒子,負擔(dān)大,經(jīng)常內(nèi)涵她花錢多,搞的她沒錢都不敢伸手向家里要錢。
后來她因為一些事,在去年退學(xué)了。
父親覺得孩子學(xué)習(xí)不好可以理解,但得有一個特長,要不然將來連養(yǎng)活自己都是一個問題,于是他給小穎報了一個技校專門學(xué)化妝。
讓小穎上化妝技校的是他,可不讓小穎上學(xué)的還是他。
小穎說她都打算好好學(xué)了,父親卻讓她輟學(xué)。
后面他們兩個人經(jīng)常吵架,后媽還在那幫腔,讓她心里很難受。
有一次她和父親吵架吵崩了,父親竟不在乎他們倆人之間的父女之情,竟直接把她趕出了家門。
后媽更不用提了,也是不讓她回家。
小穎說她這個年紀實在是太尷尬了,她也想賺錢去養(yǎng)活自己,但對方一看她是個未成年,就直接讓她走了,畢竟誰敢雇傭未成年給自己打工呢。
無家可歸的她,每天只能在大街上到處晃悠,在各個朋友家到處借宿。
可這都要半年了,她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繼續(xù)生活下去了,所以她找到了記者,想要通過這種方式回家。
小穎把自己說得很慘,任誰聽了都覺得這親爸后媽真是蛇蝎心腸,對孩子這樣,真的是太壞了。
但聽了后媽的話后,才讓人深刻意識到,百因必有果!
反轉(zhuǎn)
記者去小穎家發(fā)現(xiàn)沒人后,立刻去到了小穎后媽開的超市找她。
后媽得知記者的來意后,表示她和小穎爸爸,也是真的沒招了,這才對孩子這樣的。
小穎后媽說,小穎這孩子是她看著長大的,小時候她非常的聽話,可到了青春期后,不知怎的,突然間學(xué)壞了,變得非常叛逆。
孩子早戀,打弟弟,甚至更過分的是,因為錢的問題,小穎曾拽著后媽的頭發(fā),按著她的頭打。
后媽說她自認為沒怎么虧待過小穎,她能理解小穎不喜歡自己,但她好歹是個長輩,被孩子這樣打,誰心里能受得了。
都說后媽不好當(dāng),在小穎后媽這更能深刻體會這句話。
因為后媽的身份在,小穎的事情,她從來不擅自做主,都是會和小穎爸爸一起商量決策。
但這看似很平常的事,在小穎這就變成了“告狀”和“看她不順眼”。
讓小穎離開家,也是她父親的決定,并不是她一個后媽的擅自做主。
父親之所以把年幼的女兒趕出家門,是因為她實在是太叛逆了,不論自己怎么說怎么管,孩子都不聽。
有一次小穎和后媽吵架,她太生氣了,事后竟然把后媽的汽車給砸了。
早戀、砸車、打家人,叛逆不聽話,這種種事情堆積在一起,都是這段父女情崩塌的緣由。
解決矛盾
因為小穎父親沒在家,于是記者給他打去了電話,想問一下他關(guān)于讓小穎回家的問題。
小穎的父親剛接通電話時的語氣還是好好的,但當(dāng)他得知記者來意的時候,就跟變了一個人一樣,變得非常地憤怒。
他說的非常的堅決,不讓小穎回家,說她已經(jīng)壞掉了,不可能會改邪歸正的。
父親的話,仿佛小穎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根本無法被人原諒一樣。
從父親口中,記者得知曾經(jīng)小穎還因為偷東西去過派出所,小小年紀如此壞,他才不要認這個女兒。
和記者一起來找小穎一家的還有一個人是小穎朋友的媽媽,小穎朋友媽媽說,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好的習(xí)慣,和之前已經(jīng)判若兩人了。
上次偷手機的事情,她家孩子有告訴自己,那個手機并不是小穎偷的,而是小穎認識的一個人偷的,她只不過是受此牽連,進去派出所后很快就出來了。
聽了大家的話后,記者才明白,這對父女之間,實在是缺乏溝通,倆人一個不說一個不問,時間久了,那矛盾不就產(chǎn)生了嗎。
有問題不解決,那就會滋生更大的矛盾。
很多人知道這件事后,對后媽非常的感同身受。
因為孩子有親媽,無論后媽對她再好,那也是后來者,是外人,很難真心換真心。
孩子叛逆期,有逆反心理屬于正常的,這個年齡他們正處于浮躁期。
這時就需要父母有效的進行引導(dǎo)了,父母應(yīng)該耐下心,把孩子往正路上引,而不是放棄孩子,那樣只能讓她越來越墮落。
這種家庭糾紛,只能通過調(diào)解解決,后面當(dāng)?shù)卣渤雒媪?,讓女孩和家里人好好的進行了一番溝通,這一家人才算又重新聚在了一起。
結(jié)語:
小穎確實做的不對,但父親也太著急,應(yīng)該好好的跟孩子溝通,叛逆期的小孩都很硬氣,你硬來,她不僅不會服軟,反而會更加勁。
這父女倆就是最好的例子,誤會不解釋清楚,那人的心中一直都會有芥蒂。
后面小穎向家里人好好地道歉認了錯,重新回歸了家庭。
希望她能夠改掉壞毛病,讓自己的人生走向正確的軌道。
對此您有什么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
信息來源:
抖音賬號:小莉幫忙 2025-08-08發(fā)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