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們經常能看到“一家?guī)卓谕瑫r患癌”的新聞:
重慶某家庭中,31歲的小申(化名)體檢時被查出甲狀腺髓樣癌,隨后其母親、妹妹、舅舅和表妹也陸續(xù)被確診為甲狀腺癌。
無獨有偶,江蘇42歲的楊女士因喉嚨異物感和頻繁咳嗽就醫(yī),被診斷為甲狀腺癌,其母親和弟弟也被查出同樣的癌癥。
遼寧一家三口也同時確診為甲狀腺癌,其中楊女士的弟弟和母親在術后僅需藥物治療并定期復查。
這些案例不禁讓人疑惑:癌癥是不是會遺傳?父母患癌,子女就一定會得癌嗎?
一、遺傳在癌癥的病因上占多大的比例?
癌癥的發(fā)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遺傳因素確實有一定影響。據研究,約有5%~10%的癌癥具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這意味著,雖然遺傳因素在癌癥的發(fā)生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并不是絕對的決定因素。大多數癌癥的發(fā)生,還與后天的生活方式、環(huán)境因素等密切相關。
具體來說,遺傳因素在癌癥的發(fā)生中主要體現(xiàn)在家族聚集現(xiàn)象和特定基因突變上。某些癌癥在家族中表現(xiàn)出明顯的聚集性,例如乳腺癌、結直腸癌、胃癌、肝癌和鼻咽癌等。
如果家族中有直系親屬(如父母、兄弟姐妹)患有這些癌癥,其他家庭成員的患病風險會顯著增加。這種家族聚集現(xiàn)象部分是由于遺傳因素導致的,但也可能與共同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有關。
此外,某些特定的基因突變也會增加患癌的風險。例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與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發(fā)病密切相關,攜帶這些基因突變的人群,患癌的風險比普通人群高出數倍。
APC基因突變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AP)有關,這種疾病最終幾乎都會發(fā)展成結直腸癌。還有一些遺傳綜合征,如遺傳性非息肉性結直腸癌(HNPCC),患者患結直腸癌的風險顯著增加。
二、這5種癌癥遺傳風險高,可能傳給下一代
(一)乳腺癌
乳腺癌有明顯的遺傳傾向,特別是直系親屬間遺傳的可能性很大。一般來說,如果母親得了乳腺癌,那么女兒得乳腺癌的概率要比其他女性高出2倍~3倍。此外,約5%~10%的乳腺癌與基因遺傳有關,如BRCA1、BRCA2基因突變。
(二)結直腸癌
家族性結腸息肉容易發(fā)展成結直腸癌,如果父母患有因結腸息肉導致的結直腸癌,其子女患上同類癌癥的可能性高達50%。20%~30%的大腸癌患者有各類癌癥的家族史。
(三)胃癌
胃癌的出現(xiàn)與遺傳有很大關系,有著明顯的家庭聚集現(xiàn)象。如果有家族腫瘤史,尤其是直系親屬患胃癌,比其他人患胃癌的危險性要高出2~3倍。在所有胃癌患者中,有明顯家族聚集傾向的占10%。
(四)肝癌
如果父母被查出肝癌,子女就是一級預防對象,因為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傳播,易造成肝癌的家族聚集傾向。特別是攜帶乙肝病毒的母親,其后代發(fā)生肝癌的概率較高。
(五)鼻咽癌
鼻咽癌發(fā)病有明顯的種族易感性、地區(qū)聚集性和家族傾向性。約20%~25%上皮性卵巢癌與遺傳因素相關,而鼻咽癌的家族遺傳傾向性也較為明顯。
三、有癌癥家族史的人,怎么預防呢?
對于有癌癥家族史的人群,定期體檢是早期發(fā)現(xiàn)癌癥的重要手段。例如,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乳腺健康檢查需提前到30歲左右,35歲以前以B超檢查為主;35歲以后進行鉬靶攝片。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應定期進行胃鏡檢查。對于有結直腸癌家族史的人,建議從40歲開始進行預防性篩查,常見的項目有結腸鏡、便潛血檢查。
基因檢測是篩查是否有遺傳性癌癥的重要手段??筛鶕易逯毕涤H屬罹患的癌癥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篩查項目。通過基因檢測,可以提前了解自身是否攜帶高風險的癌癥易感基因,從而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癌癥至關重要。飲食上,應減少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的食物攝入,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避免長期接觸致癌物質,如戒煙、避免吸入二手煙、減少油炸食物的攝入等。此外,適量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也有助于降低癌癥的發(fā)生風險。
癌癥雖然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但并不是絕對的。通過定期體檢、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必要的基因檢測,可以有效降低癌癥的發(fā)生風險。有家族史的人群,更應重視癌癥的預防,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守護自己的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