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徐悲鴻 三鵝圖 鏡心
作者:徐悲鴻 (1895~1953)
尺寸:17×51cm
材質(zhì):設(shè)色紙本
形制:鏡心
題識:覺庵先生屬。悲鴻寫。
鈐?。罕?br/>鑒藏?。簳r·乘
上款: “覺盦先生”或為姚梓芳(1871-1951),字君愨,號秋園,別署覺盦、黃岐老民,晚以號行。揭陽磐溪人。出身書香門第,1895歲試中廩生,次年赴廣雅書院深造。后北上游學(xué),進(jìn)京師大學(xué)師范院,畢業(yè)后任法部主事,后授道尹。1911年出使暹羅。民國后,與廣東、福建、上海、浙江任職,1925年歸休于榕城。歸休后致力于修地方志以及地方公益事業(yè)。
姚氏早歲從吳道榮、林琴南、康有為諸名宿游,與梁啟超、丁叔雅為文字交,其文繼桐城派余緒。姚氏曾從康有為游,徐悲鴻亦曾受教于康南海,兩人或因此有舊。
徐悲鴻擅畫動物,其水墨動物畫融合東西繪畫之所長,以西畫造型融合傳統(tǒng)筆墨,個人風(fēng)格強烈。他對于晚清任伯年十分推崇,并頗多借鑒。徐氏的動物畫在30年代中期后進(jìn)入成熟期,可謂古今獨步。徐悲鴻先生以畫馬著稱,實際上他還很喜歡和擅長畫貓、喜鵲、雞和鵝,他的創(chuàng)作和應(yīng)酬畫作品多以馬,貓,喜鵲和雞為主,而鵝卻較為少見。在徐悲鴻的動物畫中,鵝高貴而潔白,有敦實的體型和圓潤的頸項,神態(tài)顧盼生姿,來自于他對生活細(xì)致入微的觀察和堅實的造型基礎(chǔ)。徐悲鴻畫鵝以濃墨率筆勾勒,再潤以淡墨,表現(xiàn)出鵝的體積感。用筆勁健而神氣嫻靜,抑揚挺拔而有頓挫。并施以白色,筆墨及設(shè)色上既有傳統(tǒng)水墨畫的特色,又借鑒了西洋畫的技法特點。
▲徐悲鴻 三鵝圖 鏡心(局部)
與常見的覓食、戲水的鬧鵝相比,此幅三鵝靜憩于池塘水草下,兩只回頸,一只低首。率筆渲染的池塘浮萍,花青色的沒骨草叢,襯托出白鵝潔白的羽毛,通幅畫面色調(diào)給人以暖融融的感覺,充滿和曛的陽光,使觀者感受到從容、安然的自然氣息,一派祥和靜穆的天籟之美。徐悲鴻認(rèn)為華貴與靜穆是藝術(shù)的最高境界,他的這幅畫詮釋了他所一貫追求的藝術(shù)理念。寄托了他對和平與寧靜生活的向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