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禁區(qū)內的低級失誤,讓21歲的泰山門將站在了輿論漩渦中心,他卻曾在社媒寫下:“平靜的海浪,培養(yǎng)不出優(yōu)秀的水手?!?/p>
中超第21輪山東泰山對陣深圳新鵬城的比賽中,年輕門將于金永成為焦點——但并非因為高光撲救。 第64分鐘,他在撲救一次威脅不大的射門時出現(xiàn)脫手,目送皮球滾入網窩,讓對手扳回一城; 第85分鐘,他犯下更致命的錯誤:禁區(qū)內放下球后又試圖抱起,因“二次觸球”違例送給對手禁區(qū)內間接任意球。若非隊友封堵,幾乎葬送勝局。
賽后批評洶涌而至。有媒體指責其“心理素質不配泰山門將”,甚至提及“與其研究發(fā)型不如專注訓練”。
于金永的失誤暴露了年輕球員的典型困境,經驗缺失,本賽季僅第三次首發(fā),首個丟球后明顯慌亂,二次失誤時“心態(tài)已崩”;作為球隊最后防線,門將的每個錯誤都會被放大。
但泰山代理主帥韓鵬的回應給出了另一種態(tài)度: “年輕人犯錯很正常,這時候要給他更多包容。”他在發(fā)布會上坦言,即使因此丟分也需理解,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中國足球的輿論場慣于“造神”與“毀神”的循環(huán)。 成耀東曾讓于金永客串中鋒,球迷調侃“不打中鋒浪費身高”;王大雷紅牌停賽時,輿論高呼“給于金永機會”;一次失誤后,質疑立刻變成“滾回替補席”。
然而真正的成長需要容錯空間。諾伊爾初登德甲也曾失誤送禮,布馮坦言“門將的成熟期在30歲后”。當于金永在失誤后低頭扶膝,那個瞬間映射著所有年輕人的迷茫。但翻開他的成長筆記,字里行間皆是清醒: “每天按部就班地去努力、去付出,不要著急。我希望30歲的于金永,可以創(chuàng)造一些歷史?!?/p>
中國足球的未來,需要更多敢于在風浪中掌舵的年輕水手。一次偏航不該否定整段航程——于金永們需要的不是溺愛或棒殺,而是讓寬容成為托舉夢想的海水,讓批評化作校準羅盤的星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