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劉小順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在廣西、湖南、貴州三省交界的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竟然藏著這么一處能沉浸式體驗侗族文化的秘境——“程陽八寨”?“程陽八寨”的位置頗有講究,距離三江縣城約18公里,恰好坐落在桂湘黔三省交界的“金三角”地帶,古時便是三地商貿往來的重要節(jié)點,如今也因獨特的區(qū)位,成為大家感受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窗口。
初次聽到“程陽八寨”這個名字,很容易讓人好奇它的由來:所謂“八寨”,并非泛指,而是由馬鞍寨、平寨、巖寨、平坦寨、懂寨、程陽大寨、平埔寨、吉昌寨八個自然村寨連片組成,八個寨子依山傍水、錯落分布,雖分屬三個行政村,卻因侗族文化緊密相連,宛如一個“大家庭”。而“程陽”二字,則源自當?shù)刈钤绲膬纱蠹易濉绦张c陽姓,相傳正是這兩姓人家在此開基立業(yè),才有了后來的村寨群落,名字也一代代流傳至今。
如今的“程陽八寨”,依然居住著一萬多侗族同胞,這里沒有過度商業(yè)化的喧囂,反而把侗族千年的文化基因完好地“裝”進了村寨的每一個角落。走在寨子里,最先吸引目光的一定是侗族標志性的木樓建筑:鱗次櫛比的吊腳樓依山而建,木質結構不用一釘一鉚,卻能歷經風雨屹立百年,樓上晾曬的藍靛染布料、窗臺上擺放的侗錦擺件,都透著濃濃的生活氣息。
若是趕上節(jié)慶,還能看到身著傳統(tǒng)服飾的侗族姑娘——她們頭戴銀飾、身穿繡著花鳥紋樣的侗布衣裙,裙擺上的流蘇隨著腳步輕輕晃動,銀飾碰撞的清脆聲響,仿佛是古老文化在“唱歌”。
除了建筑與服飾,侗族的歌舞文化更是程陽八寨的“活靈魂”。傍晚時分,寨子里的鼓樓前常會聚集村民,大家圍坐在一起唱“侗族大歌”——不用樂器伴奏,僅憑人聲的和聲,就能唱出山林的清幽、江水的綿長,歌聲里藏著侗族人數(shù)代人的生活智慧。
偶爾還能看到侗族小伙表演“踩歌堂”,他們手持蘆笙,跟著節(jié)奏踏步、轉身,歡快的旋律能瞬間把游客帶入熱鬧的氛圍里。在這里,文化不是陳列在博物館里的展品,而是村民們日常的歌聲、餐桌上的酸湯、手工坊里的侗錦,是能觸摸、能感受、能參與的生活本身。
而程陽八寨最不能錯過的“鎮(zhèn)寨之寶”,當屬橫跨林溪河的永濟橋,這座有著百年歷史的風雨橋,不僅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更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風雨橋之一。整座橋全靠木質榫卯結構搭建,橋身覆蓋著青瓦,兩側設有長椅,既能遮風擋雨,又能供人休憩。據(jù)說,過去村民們往來兩岸,全靠這座橋通行,如今它不僅是交通樞紐,更成了程陽八寨的象征。
如今的程陽八寨,已經不再是藏在深山中的“小眾村寨”,而是廣西新晉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重要地位可見一斑。如果你厭倦了城市的快節(jié)奏生活,想找一處能靜下心來感受文化的地方,程陽八寨或許是不錯的選擇——在這里,你可以在百年風雨橋上聽風看水,在鼓樓前聽一場侗族大歌,在吊腳樓里嘗一碗酸湯魚,讓身心都沉浸在這片山水與文化交融的秘境里。如果將來有機會再來廣西柳州,你會不會把程陽八寨列入行程,過來走一走、看一看呢?歡迎留言評論哦!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態(tài)度的旅行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