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白露在9月7日,農歷七月十六,算八月中旬。老輩人把白露當“天氣開關”,說“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最近夜里出門遛彎,明顯比前幾天涼,短袖得套個薄褂子。
農村有句農諺:“白露在頭,三九穿單;白露在尾,三九大雪。”“頭”是農歷八月初,“尾”是八月末,中間是“中”。
按這說法,白露在頭,三九天能穿單衣;在尾,大雪能埋腳脖子;在中,不冷不熱最舒坦。今年白露在八月中旬,那今年三九是冷是暖?村里王大爺蹲墻根直搖頭。
“我種了四十年地,早年這農諺可靈了。
”王大爺吧嗒著旱煙,“前十年白露在八月頭,那年三九真沒下大雪,我穿件薄棉襖就過冬?!笨衫顙鹱硬煌猓骸叭ツ臧茁对诎嗽挛?,三九就下了兩場小雪,哪有‘大雪’?
農諺怕過時了。”農諺準不準,還得看天兒咋變。
這兩年全球變暖,老家冬天溫度比十年前高2℃。白露還有句“露水大,谷米白如銀”。前天下了場露,玉米葉子掛著水珠,老張頭蹲地里直樂:“看這露水,今年玉米能多打百八十斤。
”參考內容里還有“草上露水大,當日準不下”,說的是露水多,白天少雨。這兩天早露重,日頭倒曬得人睜不開眼。
農業(yè)站老劉說,白露前后溫差大,露水能幫作物積累養(yǎng)分,對秋收是好事。
去年露水足的地塊,花生畝產多收50斤。可農諺也有局限。比如“喝了白露水,蚊子閉了嘴”,今年白露都過了,院里蚊子還嗡嗡飛,許是秋老虎還沒走。
村里年輕人愛刷手機看天氣預報,老一輩卻信農諺。
劉二柱說:“手機報能看溫度,可農諺是老祖宗看了幾百年的天,哪能說丟就丟?
”今年白露在八月中,按農諺該“溫暖適中”。
但到底準不準?還得等三九天穿啥衣服說話。有人盼著暖冬,省得燒煤;有人怕暖冬,地里病蟲害明年得鬧。
農諺像本“老黃歷”,記著前人的經驗,可天兒變沒變,還得看地里的莊稼、天上的云。您老家白露有啥說法?今年白露前后露水多不多?
評論區(qū)聊聊。注:農諺是經驗總結,具體天氣以實時預報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