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經濟數據一出來,我就知道房地產進入“三不時代”了,即不聽、不看、不買:不聽房地產的新聞,不看房子,不買房子??偨Y來說,老百姓對于房地產已經漠不關心,心死了。果然,沒有什么是永恒不變的,以前叫人家小甜甜,現在連牛夫人都算不上了。
細數房地產這5年來,其實就干了一件事情——消滅了大量中產的財富,最可怕的是還隱隱給人一種遙遙無期的感覺。
月初的時候,央行公布了7月的經濟數據,我看了之后嚇了一跳,17年來首次出現人民幣貸款新增負增長500億呀,而且是居民和企業(yè)貸款雙收縮。企業(yè)新增貸款是負的300億,上一次這個數據負增長還是在2018年;居民貸款新增是負的250億,連續(xù)3個月負增長。
這對我們普通人有什么影響呢?
翻譯過來就是,企業(yè)不貸款不擴張,開始收縮了,就業(yè)就有點難;居民貸款買房、貸款消費的意愿減少了。而金融部門,也就是銀行,對外放貸的意愿在下降,可能主要是受房地產貸款的不良壓力影響,銀行現在在減少關于房地產的放貸。這說明我們整個系統(tǒng)都在進行縮表,靠債務驅動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這意味著不是簡單的小刺激就可以逆轉的了。
所以你看,北京五環(huán)外房地產的放松政策出來有什么影響嗎?如泥牛入海,只泛起一丁點的漣漪,僅此而已,沒用。
那是不是說房地產就會一直這樣萎靡下去呢?那也不是。在這個地球上,沒見過哪個國家房地產是一直跌下去的,哪怕是日本那樣一個情況特殊的國家,他們的房地產調整最長的周期也不過是15年。全世界大多數國家房地產的調整周期都是有底線的。你們牢牢記住三個數字:4年、5年、6年。
如果我們和大多數國家一樣,那么最長的調整周期一般來說可能就是6年。到這里,圈子里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我具體說的是哪一年是起始點。接下來這一年很關鍵呀,因為會疊加美元降息、全球貨幣大寬松,以及我們城市更新發(fā)力、中央加杠桿等一系列的利好。
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其實就是企業(yè)和居民貸款的新增情況,看什么時候開始重回正增長,那也許就是吹響了反攻的號角。
對于普通人來說,我只送給你們一句話,價值千金:無數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要在通縮的世界負債,要在通脹的世界投資。因為前者借入的成本很低,后者借出的利潤很高。如果還不懂的,你可以直接問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