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報道,三年多前的北溪管道爆炸案,終于迎來了第一個“落網(wǎng)”的嫌疑人。德國檢方配合意大利警方,在里米尼逮捕了一名烏克蘭籍男子謝爾吉·K。這個消息一出,整個歐洲能源圈都炸開了鍋。這是自2022年9月“北溪”被炸后,第一次有嫌疑人被抓,給疑云密布的羅生門案件帶來新線索。
可令人沒想到的是,就在逮捕剛有突破的當口,澤連斯基又親自給歐洲能源安全上了一課——烏軍無人機連續(xù)襲擊俄羅斯“友誼”輸油管道泵站,直接導致匈牙利石油供應中斷。歐洲的“大動脈”剛剛露出一點曙光,轉(zhuǎn)眼又被烏克蘭人狠狠捅了一刀。
這次落網(wǎng)的謝爾吉,是德國檢方認定的“北溪爆炸協(xié)調(diào)人”之一。案發(fā)那天,謝爾吉和同伙租了德國羅斯托克的船,假身份、潛水裝備一應俱全,直接潛到波羅的海管道下安炸藥。德國公布的信息顯示,這個小組有6人,其中一名是女性,在烏克蘭還開了家潛水學校。爆炸案發(fā)生后,“北溪1號”和“北溪2號”三條管線報廢,歐洲損失慘重,俄羅斯的氣也徹底斷了。美國堅決否認自己參與,烏克蘭政府也一口咬死和自己無關??涩F(xiàn)在實際被捕的卻是烏克蘭人,德國能查到這一步,起碼說明事情沒法再糊弄下去了。
北溪案的調(diào)查本身就撲朔迷離。俄羅斯早就定性為“國家級恐怖主義”,強烈要求參與調(diào)查,但德國、丹麥、瑞典三國一直不讓俄方插手。去年瑞典和丹麥都宣布結(jié)案,但各種結(jié)果都“因敏感不公開”。美國調(diào)查記者赫什多次爆料美國情報系統(tǒng)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白宮和CIA矢口否認。現(xiàn)在德國公開逮捕烏克蘭籍嫌犯,雖然只是“協(xié)調(diào)人”一級,但背后是不是還有更大的推手,是否有國家級策劃,外界只能等進一步調(diào)查。
就在北溪案剛有突破的同時,烏克蘭又出新動作。烏軍方高調(diào)宣布對“友誼”管道俄烏涅恰泵站發(fā)動無人機襲擊,導致泵站爆炸起火,匈牙利能源供應被直接切斷。匈牙利外長氣得直接喊話歐盟,說這簡直是想把匈牙利拖入沖突。斯洛伐克也跟著抗議,兩國外長致信歐盟,要求確保成員能源供應安全。這已經(jīng)是8月內(nèi)“友誼”管道第三次遭襲。每次都是無人機點穴,目標就是讓俄羅斯對中東歐的原油出口受阻,歐洲人用油用氣又被卡脖子。
歐洲這兩年本就被能源危機折騰得夠嗆。北溪爆炸后,天然氣價格一度飆升,歐洲工廠限產(chǎn)、老百姓取暖都成大問題。外部“斷氣”,內(nèi)部“斷油”,歐洲人發(fā)現(xiàn)自己賴以為生的能源大動脈其實極其脆弱?,F(xiàn)在北溪案嫌犯剛落網(wǎng),烏克蘭又下狠手,匈牙利、斯洛伐克、德國都快坐不住了。援烏的賬還沒算清,烏克蘭反手就給歐洲來一記“背刺”,讓歐盟國家對繼續(xù)無條件支持烏克蘭的耐心越來越薄。
更讓局勢復雜的是,俄烏沖突的談判也正處于極度敏感的階段。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態(tài),普京其實愿意和澤連斯基會面,但要有成果、有合法性。普京這邊擺出“愿談”的姿態(tài),西方卻不斷給烏克蘭加碼安全承諾,不惜出兵、出錢、出技術,甚至不排除派遣北約部隊。澤連斯基剛剛還在和加拿大總理討論新的安全援助,北美和歐洲的分歧已然浮現(xiàn)。
美國這邊,特朗普表態(tài)很有分寸:如果俄烏領導人兩周內(nèi)不見面,自己就要下“重手”,大規(guī)模制裁或關稅都有可能。美國副總統(tǒng)補刀,美方不會派地面部隊,但制裁和軍事援助的工具箱永遠不會關上。這種口氣,明擺著是對歐洲和烏克蘭“雙向施壓”——既要讓烏克蘭別太出格,也要警告歐洲別再被烏克蘭拖下水。
現(xiàn)在歐洲人最怕的,已經(jīng)不是俄羅斯“斷氣”,而是烏克蘭“斷油”。北溪管道的嫌疑人剛被抓,輿論就炒得沸沸揚揚,烏克蘭政府立刻又用無人機襲擊友誼管道,等于當眾給歐盟下馬威。匈牙利、斯洛伐克這些中東歐國家本來就是歐洲能源的“弱戶”,一旦油氣被切斷,經(jīng)濟和社會動蕩隨時爆發(fā)。歐盟再往烏克蘭砸錢、砸武器,國內(nèi)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