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竹溪六逸圖》
立軸 設(shè)色紙本 128.5×80.5 cm
題 識:甲申嘉平,寫竹溪六逸于沙河村居,大千張爰。
鈐 ?。簭堧贾?、大千
徂徠山位于泰山東南二十公里,新泰城西四十公里處,《詩經(jīng)?魯頌》便有“徂徠之松” 的詩句。唐朝開元二十八年(740年),詩仙李白游歷至此,被徂徠山的景色所迷戀,便與山東名士孔巢父、韓淮、裴政、陶沔、張叔明六人同隱祖徠山竹溪,織酒酣歌,嘯傲泉石,舉杯邀月,詩思駘蕩,留下千古佳話,世稱“竹溪六逸”。"
竹溪六逸,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傳統(tǒng)文人的一個經(jīng)典而理想的話題。開元二十五年,李白移家東魯,與山東名士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在山東徂徠山竹溪隱居,世人皆稱他們?yōu)椤爸裣荨?。他們在此縱酒酣歌,嘯傲泉石,舉杯邀月,詩思駘蕩,后來李白《送韓準裴政孔巢父還山》詩中曾有“昨宵夢里還,云弄竹溪月”之句,便是對這段隱居生活的深情回憶。
商山四皓、竹溪六逸、竹林七賢、飲中八仙,這些逸士高人傳名千古,是中國文藝史在書寫時的一個特色;而以此作為創(chuàng)作的最佳題材,一直是人物畫家的愿望,但是要想在畫面上滿意地來實現(xiàn)這種愿望,則并不容易。
這張《竹溪六逸圖》,大千作于甲申(1944年),時年46歲,正是他居住青城山期間,多有閑暇,游目騁懷,筆墨有所寄寓。此幅寫竹溪六逸雅集之事,竹林掩映,溪流映帶,六位逸士,吟詩作畫。疏竹寫得尤其清逸,風中搖曳之態(tài),欹側(cè)多姿。六位逸士衣紋簡練,開臉高古,此時的大千已自松雪而上接龍眠,直窺吳帶曹衣。
畫面上,除了必須出現(xiàn)的“六逸”之外,還有一個侍硯童子,一共七個人。比起經(jīng)常可見的一兩個人物的畫作來,此作要復雜得多,花費力氣要大得多,因為畫面上的這些人物要分別交代清楚,而且周圍環(huán)境、竹林背景、溪水映帶,均需有所關(guān)聯(lián),相互照應,逸氣撲面而來。
世人和大千皆仰慕“竹溪六逸”。他們有著隱士與逸民的心理特征,性之所至,高風絕塵。他們寄情于山水林泉,桀驁不馴,放曠不羈,柴門蓬戶,蘭蕙參差,妙辯玄宗,尤精莊老,那是一種悠然自在的文化態(tài)度,更是一種理想而浪漫的生存方式。
—版權(quán)聲明—
版權(quán)歸原創(chuàng)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原創(chuàng)內(nèi)容 如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我們。
編輯丨陳麗玲
主編 | 廖偉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