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歷年間,濟南府有個叫王大眼的更夫,這人天生一雙銅鈴大眼,夜里看東西跟白天似的清楚。這年臘月二十三,小年夜,天寒地凍,王大眼照例打更巡夜。
“天干物燥,小心火燭——”
梆子敲過三更,王大眼縮著脖子走到城西張家胡同,忽然聞到一股血腥味。他提燈一照,哎呀一聲,差點沒把燈籠扔了。
只見地上趴著個人,棉襖后心洇開一大片暗紅,身子底下的雪都染透了。王大眼壯著膽子上前把人翻過來,嚇得連退三步——這不是城里有名的綢緞商張滿倉嗎?
張滿倉這人可不簡單,白手起家,掙下萬貫家財,雖說是個商人,卻樂善好施,城里誰家有個難處,他多少都會幫襯一把,人稱“張大善人”。這么個好人,怎么就橫死街頭了呢?
王大眼不敢耽擱,連滾帶爬地去報官。
濟南知府趙文升聞訊趕來時,天已蒙蒙亮了?,F(xiàn)場圍了不少百姓,個個議論紛紛。
“張老爺這么好的人,誰下這毒手???”
“怕是劫財?shù)陌??聽說張老爺昨晚收了一筆賬,足足三百兩銀子呢?!?/p>
趙知府蹲下身查驗尸體。張滿倉約莫五十來歲,面容安詳,甚至嘴角還帶著一絲笑意,若不是后背那個血窟窿,簡直像睡著了一般。奇怪的是,他雙手緊緊抱在胸前,懷里似乎揣著什么東西。
仵作驗尸后回稟:“大人,兇器是匕首之類的利刃,一刀斃命。奇怪的是,死者身上銀兩都在,不像是劫財。他懷里有個油紙包,里面是...是半塊吃剩的芝麻餅?!?/p>
圍觀人群嘩然。這張老爺山珍海味什么沒吃過,臨死前緊緊揣著的竟是半塊芝麻餅?
趙知府皺起眉頭,吩咐衙役:“去查查這芝麻餅是哪家鋪子的?!?/p>
衙役領(lǐng)命而去,趙知府又喚來王大眼:“你昨夜可曾見到什么可疑之人?”
王大眼撓頭道:“回大人,小的打完三更經(jīng)過這里時,一切正常。后來...后來好像聽到有女子唱歌的聲音,像是城南方向傳來的,調(diào)子怪凄涼的。”
“唱的什么?”
“離得遠,聽不真切,好像是什么‘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趙知府沉吟片刻,命人將尸體抬回衙門仔細查驗。
卻說張滿倉家里,此刻已經(jīng)亂作一團。張夫人哭得暈死過去幾次,獨子張繼業(yè)紅著眼眶料理后事。張家大小姐張秀姑遠嫁揚州,正在趕回來的路上。
趙知府前來吊唁時,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張繼業(yè)雖然面露悲戚,但眼神閃爍,尤其在聽說父親懷里揣著半塊芝麻餅時,臉色明顯變了變。
“張公子,可知令尊昨夜為何外出?”趙知府問道。
張繼業(yè)低頭道:“家父說是去收賬,具體去了哪里,小人也不清楚?!?/p>
“收賬收到三百兩銀子,卻揣著半塊芝麻餅回來?”趙知府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
張繼業(yè)支吾道:“家父一向節(jié)儉...”
離開張府,趙知府又去了城南。根據(jù)王大眼說的歌聲方向,他找到一處破舊的小院。推門進去,院里坐著個老婆婆正在縫補衣裳。
“老人家,昨夜可曾聽到有人唱歌?”趙知府換了便服,假裝是過路人。
老婆婆抬頭,眼神渾濁:“歌?是不是唱的‘月兒彎彎’?那是西街賣唱的瞎女阿蓮,昨晚確實來過這邊?!?/p>
“她常來嗎?”
“不常來,聽說她以前是好人家的女兒,后來家道中落,眼睛也瞎了,只能靠賣唱為生。”
趙知府心中一動,謝過老婆婆,往西街而去。
在西街一個簡陋的茶攤旁,他找到了瞎女阿蓮。那是個二十出頭的女子,面容清秀卻帶著滄桑,雙眼無神地望向虛空,抱著把舊琵琶輕輕撥弄。
趙知府要了碗茶,坐在旁邊聽她唱曲。阿蓮的嗓音清亮卻帶著哀愁,唱的正是那首《月兒彎彎》。
一曲終了,趙知府上前放下幾文錢:“姑娘唱得真好,不知可否再唱一曲?”
阿蓮微微側(cè)頭:“客官想聽什么?”
“就唱...唱個團圓的曲子吧,小年夜本該團圓的?!壁w知府試探道。
阿蓮的手指猛地撥錯一個音,隨即恢復(fù)平靜:“團圓...小女子不會唱團圓的曲子?!?/p>
“聽說姑娘昨夜去了城南?”
“客官如何得知?”阿蓮警覺起來。
趙知府壓低聲音:“實不相瞞,我是衙門的人,正在查張滿倉老爺?shù)陌缸?。?/p>
阿蓮手中的琵琶“咚”地一聲落地:“張老爺...他怎么了?”
“他死了,昨夜死在張家胡同?!壁w知府緊盯著她的臉。
阿蓮的臉色瞬間蒼白,嘴唇顫抖著:“死...死了?怎么會...”
“姑娘認識張老爺?”
阿蓮?fù)蝗患悠饋恚骸安徽J識!我怎么會認識那種有錢的老爺!”說著就要起身離開。
趙知府?dāng)r住她:“姑娘若知道什么,還望如實相告。張老爺是好人,不該死得不明不白?!?/p>
阿蓮愣了片刻,突然冷笑一聲:“好人?是啊,人人都說他是好人...”話未說完,她猛地推開趙知府,跌跌撞撞地跑走了。
趙知府沒有追趕,只是若有所思地看著她的背影。
回到衙門,派去查芝麻餅的衙役回來了:“大人,查清楚了,那芝麻餅是城東李記餅鋪的。李老板說,昨天傍晚確實有個穿著體面的老爺爺來買過,還特地要了雙份芝麻的?!?/p>
“穿著體面的老爺爺?是張滿倉嗎?”
“李老板說不確定,當(dāng)時天快黑了,沒看太清。”
趙知府捻著胡須,總覺得這芝麻餅是關(guān)鍵。張滿倉臨死前為何緊緊揣著半塊餅?若是餓了,為何不吃完?若不是為了吃,又是為何?
這時,仵作又來稟報一個新發(fā)現(xiàn):“大人,我們在張滿倉指甲縫里找到一些紅色粉末,像是...胭脂?!?/p>
“胭脂?”趙知府一愣,“張滿倉五十多歲了,還用胭脂?”
“不像男子用的,倒像是女子妝奩中的那種?!?/p>
案件越發(fā)撲朔迷離。一個年過半百的商人,深夜外出,懷里揣著芝麻餅,指甲里有胭脂,被一刀斃命...
第二天,張秀姑從揚州趕回來了。這女子與嬌生慣養(yǎng)的弟弟不同,眉宇間有幾分張滿倉的英氣。得知父親死因可疑,她直接求見趙知府。
“趙大人,我父親死得不明不白,還望大人查明真相,還我父親公道!”張秀姑跪地懇求。
趙知府扶起她:“張小姐請起。本官正在全力偵破此案。你可知道令尊最近可有什么異常?或者...可有什么仇家?”
張秀姑搖頭:“家父與人為善,從未與人結(jié)怨。若說異常...”她猶豫了一下,“兩個月前,我回娘家時,發(fā)現(xiàn)父親常常獨自對著一支舊銀簪發(fā)呆。我問起時,他只說是故人之物?!?/p>
“故人?什么樣的故人?”
“父親不肯細說,只是嘆氣?!睆埿愎猛蝗幌肫鹗裁矗皩α?,那銀簪上刻著一個小小的‘蓮’字?!?/p>
蓮?趙知府心中一震,想起那個賣唱的瞎女阿蓮。
送走張秀姑,趙知府立即派人尋找阿蓮,卻得知她已經(jīng)離開西街,不知所蹤。與此同時,張繼業(yè)卻突然來到衙門,說找到了殺害父親的兇手。
“是誰?”趙知府問道。
“是東街的王屠夫!”張繼業(yè)語氣肯定,“昨夜我家的丫鬟小翠說,她親眼看見王屠夫案發(fā)時辰在張家胡同附近鬼鬼祟祟的。而且...而且王屠夫欠我父親二十兩銀子很久了,父親前幾日還催他還錢!”
趙知府命人傳喚王屠夫。那是個膀大腰圓的漢子,被帶到公堂上時一臉茫然。
“王屠夫,張繼業(yè)指控你殺害張滿倉,可有此事?”趙知府拍驚堂木。
王屠夫嚇得撲通跪地:“青天大老爺明鑒!小人是欠張老爺錢,但怎么會殺他呢?張老爺是好人,去年我娘病重,還是他借錢給我救急的!我感激還來不及??!”
“那張繼業(yè)為何指認你?”
王屠夫猶豫了一下,低聲道:“想必是因為...因為我撞見過他和柳煙閣的妓女私會...張老爺最恨子弟嫖妓,要是知道了,非打斷他的腿不可...”
趙知府心中明了,讓王屠夫先回去,轉(zhuǎn)而審問張繼業(yè)。幾番威嚇下,張繼業(yè)終于承認誣告,是因為擔(dān)心王屠夫向父親告發(fā)他的丑事。
“但父親真的不是我殺的!”張繼業(yè)哭道,“我雖然不成器,但絕不會弒父啊!”
趙知府看他模樣不像說謊,便放他回家。案子又回到了原點。
當(dāng)晚,趙知府輾轉(zhuǎn)難眠,索性起身重新翻閱案卷。當(dāng)看到“指甲中有胭脂”時,他突然想起什么,喚來衙役:“去查查,張滿倉死后,可有人動過他的妝奩?”
第二天,衙役回報:“大人,問過張家的丫鬟了,說老爺生前從不用胭脂水粉,房里也沒有這些東西。”
這就怪了,張滿倉指甲中的胭脂從何而來?莫非...是與兇手搏斗時抓下的?
趙知府立即派人全城搜查售賣胭脂的鋪子,看看最近誰買過胭脂。同時,他親自帶人再次搜查張家胡同。
寒冬臘月,地上的血跡早已被新的積雪覆蓋。趙知府命人仔細翻找,終于在墻角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小的胭脂盒,已經(jīng)被踩壞了,但還能看出是上好的蘇州胭脂。
“大人!這里還有東西!”一個衙役在附近的雪堆里挖出一把匕首,刀上還帶著暗紅色的血漬。
趙知府接過匕首仔細端詳,發(fā)現(xiàn)刀柄上刻著一個模糊的“李”字。
“李?”趙知府想起賣芝麻餅的李記鋪子,“走,去李記餅鋪!”
李記餅鋪的老板見到匕首,臉色頓時變了:“這...這是小人鋪子里用來切餅的刀!前幾天不見了,還以為是被偷了...”
“你可記得是誰可能拿了這把刀?”
李老板搖頭:“鋪子里人來人往,實在記不清了?!?/p>
線索似乎又?jǐn)嗔恕Zw知府郁悶地回到衙門,卻見衙役來報:“大人,有個賣唱的盲女求見,說是有關(guān)張老爺?shù)陌缸??!?/p>
趙知府立即命人帶她進來。來的正是阿蓮,她臉色蒼白,由一個小丫鬟攙扶著。
“民女阿蓮,拜見青天大老爺?!卑⑸徆虻匦卸Y。
“你可是來提供線索的?”趙知府問道。
阿蓮深吸一口氣,從懷中取出一支銀簪:“民女是來自首的。張滿倉...是民女殺的?!?/p>
公堂上一片嘩然。趙知府接過銀簪,果然看到上面刻著一個小小的“蓮”字。
“你為何殺他?”趙知府沉聲問道。
阿蓮凄然一笑:“因為...他是我父親。”
這話一出,滿堂皆驚。趙知府示意她繼續(xù)說下去。
“二十年前,張滿倉還是個窮書生,與我母親私定終身。后來他進京趕考,母親懷了我,等啊等,卻等來他娶了富家小姐的消息。母親傷心欲絕,生下我后不久就郁郁而終。我被舅舅收養(yǎng),后來舅舅家也敗落了,我得了場大病,眼睛就瞎了,只能賣唱為生...”
阿蓮哽咽道:“三個月前,張滿倉偶然聽我唱曲,認出了我母親教我的曲子,這才知道我的身世。他良心發(fā)現(xiàn),想補償我,時常來看我,給我?guī)┏缘挠玫?。那芝麻?..是我小時候最愛吃的,他每次來都會帶...”
“所以那晚他是去看你的?”趙知府問道。
阿蓮點頭:“那晚是小年夜,他說要和我團圓,帶了我最愛吃的芝麻餅??墒?..可是我恨他!恨他拋棄母親,恨他讓我受苦!當(dāng)他拿出銀簪,說要對所有人承認我是他女兒時,我...我奪過他的匕首,一刀刺了過去...”
趙知府沉默片刻,突然問道:“既然是你殺了他,為何刀柄上會有個‘李’字?你的眼睛看不見,又是如何準(zhǔn)確刺中他的后背的?況且仵作驗尸,說那一刀力道很大,不像女子所為?!?/p>
阿蓮愣住了,嘴唇顫抖著說不出話。
趙知府嘆口氣:“阿蓮,你在替誰頂罪?”
“沒...沒有...人就是我殺的...”阿蓮慌亂起來。
這時,堂外突然傳來一個聲音:“大人!不必問了,人是我殺的!”
眾人回頭,只見張繼業(yè)站在公堂外,面色慘白。
原來,那晚張繼業(yè)偷偷去柳煙閣,回家時正好撞見父親與阿蓮在胡同里爭執(zhí)。他聽到父親說要認阿蓮這個女兒,還要分家產(chǎn)給她,一時怒從心頭起,趁阿蓮跑開后,撿起她落下的匕首,從背后刺死了父親。
“我...我只是一時糊涂...”張繼業(yè)跪地痛哭,“父親死后,我害怕極了,把匕首扔在雪堆里。后來見阿蓮來自首,我良心不安...”
案子終于水落石出。趙知府判了張繼業(yè)斬刑,上報刑部核準(zhǔn)。阿蓮因為頂罪和隱瞞真相,被判了杖刑二十。
行刑那天,阿蓮?fù)现鴤吹纳碜?,來到張滿倉墓前,放上半塊芝麻餅。
“爹...”她輕聲喚道,眼淚落在墓碑上,“小年夜本該團圓的...”
遠處傳來更夫王大眼的梆子聲:“天干物燥,小心火燭——”
這世上啊,有些債,欠下了,就是一輩子的事。胭脂骨,芝麻餅,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人間恩怨,何時能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