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豁達之外,還有一副可愛面孔,他曾寫下一首 “自戀感爆棚” 的詞。
里面有兩句直白到可愛、詼諧到讓人笑噴的話,不僅讀著忍俊不禁,還成了后世不少人開玩笑時的口頭禪。
這首詞就是他在黃州時期寫的《蝶戀花?送潘大臨》。
《蝶戀花·送潘大臨》
別酒勸君君一醉。清潤潘郎,又是何郎婿。
記取釵頭新利市,莫將分付東鄰子。
回首長安佳麗地。三十年前,我是風流帥。
為向青樓尋舊事,花枝缺處馀名字。
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團練副使,生活窘迫,政治理想嚴重受挫。這是蘇軾人生中最艱難的時期之一,但同時也是他最重要的蛻變期。
生活的困頓沒有擊垮他,反而讓他更加通透、豁達,甚至更加幽默。他從過去那個鋒芒畢露的蘇子瞻,逐漸轉變?yōu)楹髞砦覀兪熘奶K東坡。
“烏臺詩案”不僅是針對蘇軾一個人,一些和蘇軾交好之人,也受到了牽連。
蘇軾撿回一條命剛到黃州的那段時間,許多人都對他避之不及,但黃州本地文人潘大臨卻不懼世俗眼光,堅持與蘇軾交往,兩人因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在黃州那段孤獨又艱難的日子里,潘大臨的陪伴對蘇軾來說,肯定是很溫暖的慰藉。
元豐六年,當潘大臨要離開黃州入京趕考時。蘇軾特意設酒為他餞行,希望他此去順順利利。
席間蘇軾當然會寫詩詞贈別,只不過他一改離愁傷感的慣例,寫下了這首輕松詼諧的送別詞,來表達對好友的祝福。
“別酒勸君君一醉”,開篇即是送別場景的直白描寫。 “兄弟,這杯送別酒你可得喝了,最好喝個痛快”。
我覺得這一句特別真實,不管是古代還是現(xiàn)在,送別時喝酒都是常有的事。一方面是 “無酒不成席”,送別總得有儀式感;另一方面科舉壓力太大了,蘇軾也是想借一杯酒暫時沖淡好友心中的壓力,讓好友能輕松點去赴考。
“清潤潘郎,又是何郎婿”。蘇軾這里用了兩個典故?!芭死伞敝肝鲿x美男子潘安,常用來形容俊美男子;“何郎”則指三國時的何晏,少以才秀知名,后娶了曹操的女兒金鄉(xiāng)公主為妻。
宋代有“榜下捉婿”的風俗,即科舉放榜之日,達官貴人們會爭相搶奪新科進士做女婿。
蘇軾調侃潘大臨:你這樣的美男子,才華又出眾,這次去考試,肯定能金榜題名,不知道又要成為誰家的乘龍快婿了?既夸了潘大臨的顏值,又暗贊了他的才華,也暗示了他此去必定成功高中。
“記取釵頭新利市,莫將分付東鄰子”,這里的“利市”指科舉中榜后獲得賀禮賞錢,“東鄰子”則出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指代鄰家美女。
蘇軾繼續(xù)調侃:如果你考中了收到送來的賀禮,可要懂得珍惜,可千萬不要拿著這些錢去尋花問柳,誤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蘇軾的調侃之余,也有對好友的一點告誡和提醒。
“回首長安佳麗地”,回想過去的日子,我也曾在京城意氣風華過。佳麗地” 這三個字,既寫出了汴京的繁華熱鬧,也藏著蘇軾對自己過往歲月的懷念 ,畢竟那是他人生中最風光的一段日子。
“三十年前,我是風流帥”,蘇軾寫這首詞時年近半百,他是20歲來到京城參見科舉考試的,那時他以才華名動京城。歐陽修看了他的文章,都驚得拍桌子:“吾當避此人,出人頭地!”
當時的蘇軾,走在汴京大街上,絕對是“回頭率百分之二百”的存在?!帮L流帥”這個自稱直白又張揚,將自己年輕時在汴京的意氣風發(fā)、受人追捧的狀態(tài)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這種毫不掩飾的自我贊美,既帶著點自嘲,又藏著對青春的懷念,讓人讀來不禁莞爾,如今更是成為了不少人懷念青春說的口頭禪。
“為向青樓尋舊事,花枝缺處馀名字”,當時和文人雅士在各種風月場所飲酒賦詩,如今去京城的秦樓楚館,還能看到我的名字。
為啥是“花枝缺處”,我個人認為是蘇軾太過有名,然后他所在之處旁人爭相湊來,有人還順手把花折下來送給他,這就導致了有蘇軾的地方,花都遭殃了。
蘇軾通過回憶自己年輕時的風光,實際上是在鼓勵潘大臨:你看我當年多么厲害,你此去也定能金榜題名,再現(xiàn)我當年的風采!這是一種巧妙的鼓勵方式。
或許也許有人會覺得蘇軾太過自戀。但在我看來,這種“自戀”并非狂妄自大,而是一種歷經(jīng)滄桑后對過往的坦然回望,帶著幾分自嘲與豁達,讓“自戀”顯得可愛而非油膩。
不管生活有多難,蘇軾始終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始終能肯定自己的價值,哪怕是在最落魄的時候,也能笑著說出“我是風流帥”。
我覺得,這才是蘇軾最難得的地方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