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陰”、“陽”概念
正如古代文獻所言“水北為陽, 山南為陽、水之南山之北為陰” (《左傳》),原因是以前的中原地區(qū)指的是黃河中游一帶,這一帶在北回歸線以北的,終年都不會有太陽直射的,陽光只會從南面照射。所以對于山來說山的南面是可以被太陽照到的也就是有陽光為陽,而北面則為陰。
站在山的角度說陰陽,很好理解,而河的兩岸為什么也有陰陽的區(qū)別?這是因為河流大多流淌于峽谷當中,被兩山夾峙,其北側應為山的南坡,山南為“陽”,所以水北也是“陽”;其南側則為山的北麓,山北為陰,所以水南也是“陰”。另外,如果河岸被河流下切,陽光可以照射到的是北岸,南岸則背向陽光,這也造成了兩岸存在陰陽的區(qū)別。
02
城市建設中的“陰”、“陽”問題
中國建筑大多坐北朝南,為的即是更好地“采光向陽”。一座城池也是一樣,很少緊靠大山的北麓而建,大都與山隔開相當?shù)木嚯x,正如南宋著名學者洪邁在《容齋隨筆》中所解釋的:“蓋面勢在背,自難立國邑耳”,所以帶“陰”的地名少之又少。
北京故宮(紫禁城)遵循了《周禮·考工記》奠定的歷代宮城布局:坐北朝南,四周環(huán)以城墻,以及“前朝后寢”——南部是以三大殿為核心的“外朝”,皇帝在此上朝、接見群臣和舉行典禮;北部則為“內廷”,是皇帝和嬪妃們的生活區(qū)。整個建筑群氣勢磅礴,嚴謹有序,處處彰顯著等級森嚴、皇權至尊。
選在河的兩岸造城有區(qū)別嗎?有。中國境內地勢西高東低,所以河流多是“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恰與地球自轉同向。江河之水在右(東向)偏轉力作用下,往往對右岸沖刷甚于左岸,在漫長的歲月里,造成右岸(南岸“陰”)的陡峭,左岸(北岸“陽”)的平緩。左岸更易建城,而右岸更容易遭遇水患。
我國古代的很多城鎮(zhèn)都是依山傍水而建。建筑比較講究坐北朝南,很多城鎮(zhèn)都是建在河流等水系的北面以及山的南面,所以出現(xiàn)這么多的含“陽”的地名。最著名的當屬位于洛水之北的洛陽,衡山之南的衡陽。
03
陰、陽坡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氣候是組成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主導性因素。坡向的氣候分異是造成山地自然地理環(huán)境其他因素分異的基礎。坡向氣候差異在植被、土壤、水文、地貌等方面都有體現(xiàn),其中以植被最為顯著。因此,地理學界常以植被差異來區(qū)分陰陽坡。
陰陽坡與植被
山地陰陽坡的氣候分異是陰陽坡植被分異的基礎, 陽坡受太陽光照時間較長,獲得太陽輻射多,所以溫度高。海拔較低的地方,陽坡與陰坡的降水條件、坡度差別較大,陽坡與陰坡的植物多樣性有明顯差異。在更高海拔地區(qū),陰、陽坡面積減小,坡面差異對植物多樣性的影響減弱。海拔升高,氣溫降低,熱量條件變差,蒸發(fā)量減少,水分差異也相應變小,陰、陽坡相互影響增強,從而導致陰坡和陽坡的植物多樣性差異減小。
植被的陰陽坡差異主要受海拔高度和坡向的水熱條件所制約。在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qū),水分是影響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一般是陰坡土壤濕度高,多有森林樹木生長,陽坡受光照時間長,蒸發(fā)旺盛,土壤濕度低,多為草類生長,形成草原景觀。我國南方地區(qū)降水豐沛,陰陽坡水分條件差異不大,反而陽坡由于光照充足,植被生長比陰坡更加茂密。
坡向與氣溫
南枝向暖北坡寒, 一樣春風有兩般。從陰陽坡的角度來看, 同一山地, 通常都是陰坡氣溫低, 陽坡氣溫高。陰陽坡除了氣溫大小不同以外, 其氣溫的晝夜變化也是不同的, 這會對陰陽坡的地貌演化產生重要的影響。
坡向與濕度
由于陽坡氣溫高于陰坡, 導致陽坡蒸發(fā)強度大于陰坡。同時, 陽坡的積雪融化時間較早, 造成滲入土壤中的水分減小。因此, 陽坡的濕度 (不管是大氣濕度, 還是土壤濕度) 一般低于陰坡, 這現(xiàn)象在溫帶地區(qū), 特別是溫帶干旱半干旱地區(qū)較為明顯。
04
陰陽天
這種“一半藍天一半陰云”的天象叫“陰陽天”
冷暖空氣互相追逐、擠壓的鋒面天氣
常帶來“陰陽天”
由于處于氣團交界處,一側溫濕度條件可以成云
另一側因氣團性質迥異而無法成云
因而兩大氣團擠壓“剪裁”出“一刀切”式的云層邊界
若偶遇巧中之巧:一片云
或者說一團有成云條件的大氣
受到其他不具成云大氣同時來自兩個方向的夾攻
就有可能形成“兩刀切”的方角云
其中最巧合者,云被切成如正方形一樣的直角
紋絲不差,可謂“老陰陽天”了
05
陰陽棚
陰陽型日光溫室是在傳統(tǒng)日光溫室的北側,借用(或共用)其后墻,增加一個同長度但采光面朝北的溫室,兩者共同形成陰陽型日光溫室。夏季陰棚有給陽棚降溫的作用,冬季陰棚使得后墻不再直接面對風雪侵害,減少了陽棚后墻的熱量散失,有利于提高陽棚溫度。同時陰棚的保溫性差一些,適合生產耐低溫或耐陰的作物(如食用菌等)。一般在陰陽棚共用墻的上部和下部會設置通風窗,在陰陽棚之間進行空氣流通以達到能量和物質交換的目的。
陰陽棚這種方式,具有突出優(yōu)勢:
1. 節(jié)約成本
雙面日光溫室兩棚共用一堵墻,在溫度要求一樣的前提下,建筑上可減小減少陽棚后墻的厚度,降低溫室建設的工程造價。且陽面溫室借助陰面溫室空間冬季可以達正常生長溫度,比建造同樣的陽棚成本降低了幾乎一半。
2. 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
這種形式的溫室,其陰棚正好利用了傳統(tǒng)日光溫室布置中為保證后邊日光溫室采光必須留出的空地,使日光溫室的土地利用率得到提高。由于墻體遮陽、光照不足、解凍較晚,一般的日光溫室,棚與棚的間距至少在5米以上,因而在這5米的棚與棚之間的空地基本上處于廢棄狀況。雙面棚的建造,充分利用了日光溫室背面的廢棄地。據(jù)測算,以北緯40°地區(qū)20棟溫室的園區(qū)為例,采用陰陽型日光溫室比傳統(tǒng)日光溫室土地利用率提高35.4%,溫室面積增加93%,節(jié)省建筑材料50.2%,造價降低32%。
3. 提高經濟效益和作物品質
陰陽棚相互依靠,陽棚后墻由于陰棚的保護,可提高室溫2-3度。陰棚接受陽棚的散熱,春、秋兩季基本可以滿足食用菌、葉菜類蔬菜的溫度要求。此外,陰棚還可以為陽棚作物增補二氧化碳,提供有機氣肥。因此陰陽棚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都有很大的提升。
陰陽型日光溫室目前在寧夏、青海、內蒙古、甘肅等地已推廣應用,陰棚內以種植耐低溫的食用菌或耐陰作物為主,兩茬結合,種植效益頗高。
06
地理試題中的陰、陽
古詩云:“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上圖為祁連山一一一居延海自然景觀剖面圖,該區(qū)既具有南國風韻,又具有塞上風情,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礫相映成趣。下圖為祁連山地“陰陽臉”圖片,山坡林木蔥郁的一側為“陰臉”,山地草地青翠的一側為“陽臉”。讀圖回答下面1-2題。
1.關于圖中所示地區(qū)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古詩描述體現(xiàn)的是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
B. 山麓地帶沙礫的形成與流水作用無關
C. 該地河流以大氣降水補給為主,屬外流河
D. 推測圖示區(qū)域的主要交通線沿沖積扇邊緣呈東西走向
2.造成祁連山山地“陰陽臉”的主要原因是
A. “陰臉”為陰坡,光照少,蒸發(fā)較弱
B. “陽臉”為陡坡,土層薄,土壤肥力低
C. “陰臉”為陽坡,光照強,熱量充沛
D. “陽臉”為夏季風的迎風坡,降水較豐富
【答案】1.D 2.B
【解析】
1.影響植被類型主要因素是熱量和水分條件,熱量主要影響植物種屬,如自低緯向高緯依次出現(xiàn)熱帶雨林、亞熱帶常綠林、溫帶落葉闊葉林等,水分主要影響植被群落景觀,如從沿海到內陸依次形成森林、草原、荒漠等。祁連山地長有“陰陽臉”應該是不同坡向的水分差異影響的。祁連山為東南-西北走向,影響祁連山的夏季風為東南風,降水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祁連山的東端和西端的差異,而坡向的水分差異主要受蒸發(fā)與降水對比的影響,水分充足一側生長森林,“陰臉”為陰坡,光照少,蒸發(fā)較弱,水分條件較好。故選D。
2.該山地牧場牛羊成群的季節(jié)里應該是盛夏季節(jié),因為山上海拔高,涼爽。龍井的茶農采茶是在春季;洛杉磯屬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少雨,天氣干燥,火險等級最高;瑞典的極光在有極夜的季節(jié)(冬季)容易多見;錢塘江枯水期是在降水少的冬春季節(jié)。故選B。
3. (2016北京文綜 ) 古人登上大別山主峰 (圖) , 不禁感嘆南北兩側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爛漫, 山之北白雪皚皚, 此山大別于他山也!”推斷古人登山的季節(jié), 分析該季節(jié)南北景色差異的原因。
【答案】季節(jié):春季。原因:位于亞熱帶北部;主峰海拔高, 氣溫低, 有季節(jié)性積雪;山北為陰坡, 山南為陽坡, 陰坡氣溫低于陽坡。
(2009安徽文綜) 下圖表示“27°N某地坡向 (坡度為10°) 對地表獲得太陽輻射的影響” (只保留各小題的正確選項) , 縱坐標表示該地坡面與地平面獲得太陽輻射量的比值 (僅考慮地球運動和地形因素) 。完成4 ~5 題。
4. 該地坡向對地面獲得太陽輻射影響最大的季節(jié)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 若坡度從10°增大到15°,則a點的數(shù)值將
A.增大 B.減小 C.先減小再增大 D.先增大后減小
解析:
5. 題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 直接區(qū)分圖中曲線的彎曲程度即可判斷正確答案, 試題難度較小.坡向對地面獲得太陽輻射的影響大小可通過圖中曲線的彎曲程度來判斷,彎曲度越大,說明影響越大。圖中四條曲線可以看出,1月曲線變化幅度最大,因此冬季坡向對地面獲得太陽輻射影響最大,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
6. 小題難度較大, 其答案與材料的研究結論相關.a位于1月份的曲線上,如果坡度增大,則當?shù)仄旅娴恼缣柛叨葘龃?,坡面上獲得的太陽輻射量也將增大,而地平面獲得的太陽輻射不變;因此比值也將增大,即a點的數(shù)值將增大,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2016海南地理)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巖石, 在溫度變化等的作用下, 在原地發(fā)生機械破碎而不改變巖石化學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風化作用。通常情況下, 氣溫日較差大的地區(qū), 物理風化作用強烈。
7. 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qū)物理風化作用最強的坡向是
A. 東北坡 B.西北坡 C.東南坡 D.西南坡
8. 地球表面物理風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帶是
A.溫帶荒漠帶 B.溫帶草原帶
C. 熱帶雨林帶 D.亞寒帶針葉林帶
7.該題考查學生運用自主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相關地理信息來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根據(jù)題干的提示, 物理風化作用最強的坡向即是氣溫日較差最大的坡向。由于地球公轉, 北半球中、高緯度相同海拔地區(qū)陽坡的日最高氣溫高于陰坡, 即南坡的日最高氣溫高于北坡, 而日最低氣溫南、北坡差異較小。一天之內, 最高氣溫出現(xiàn)在地方時14時左右, 此時太陽位于偏西方向, 因此, 山地西南坡的氣溫日較差最大。選D.
8. 熱帶雨林帶全年高溫多雨,多陰雨天氣大氣保溫作用強,溫度值較為穩(wěn)定,氣溫日較差最小,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陰陽天”景觀是指所見的天空中白云與藍天各占天空的部分區(qū)域。2018年1月11日,廣州市出現(xiàn)“陰陽天”景觀(如下圖),天空中白云為“陰,藍天為“陽”。完成下面小題。
9.“陰陽天”現(xiàn)象出現(xiàn)時,冷、暖空氣的位置可能是
①冷空氣位于“陽天”一側
②冷空氣位于“陰天”一側
③暖空氣位于“陰天”一側
④暖空氣位于“陽天”一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陰陽天”現(xiàn)象結束后,廣州市天氣狀況可能是
A.陰雨天氣 B.冷鋒過境
C.低壓過境 D.氣溫降低
11.廣州可能經歷了一次
A.暖鋒過境 B.冷鋒過境
C.低壓過境 D.反氣旋過境
【答案】9.A 10.D 11.B
【分析】
9.冷空氣完全控制地區(qū),空氣濕度小,不易成云,天氣晴朗,多晴朗的藍天,所以冷空氣位于陽天一側。暖空氣控制地區(qū),空氣濕度大,在冷暖空氣交匯處容易成云,所以暖空氣位于陰天一側。故選A。
10.根據(jù)材料信息可知,此時為1月,冷空氣強度較強,陰陽天現(xiàn)象出現(xiàn)時,正值冷空氣過境時,為冷鋒過境,當陰陽天結束后,冷空氣完全過境,該地受單一的冷氣團控制,天氣晴朗,氣溫降低,氣壓升高,該現(xiàn)象結束后,該地并非冷鋒過境或低壓過境。故選D。
11.結合上題分析可知,廣州可能經歷了一次冷鋒過境,過境時出現(xiàn)陰陽天現(xiàn)象,B正確,A錯。低壓過境多陰雨天氣,反氣旋過境多晴天,不會出現(xiàn)陰陽天現(xiàn)象,CD錯。故選B。
傳統(tǒng)日光溫室多設計成“垂直墻體+坡面透明膜”結構。近年來,我國某地(36°48′N,118°42′E)出現(xiàn)了一種“陰陽棚”結構的棚體,即以傳統(tǒng)日光溫室的垂直墻體為共用墻,建造一個采光面相反的棚體。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2.為提高“陰陽棚”的互利效果,共用墻體上部和下部各留有一個空氣通道。推斷上下通道氣流方向以及作用分別為
A. 通道1氣流向南流,為甲棚增溫
B. 通道1氣流向北流,為乙棚降溫
C. 通道2氣流向南流,為甲棚降溫
D. 通道2氣流向北流,為乙棚增溫
13.相比于傳統(tǒng)溫室,“陰陽棚”溫室
A. 保水能力減弱 B. 獲取光照更多
C. 增加農產品種類 D. 土地利用率低
【答案】 12. C 13. C
【解析】
12.由圖可知,甲棚為陽棚,光照條件較好,棚內氣溫較高,氣流上升,從通道1進入乙棚,為乙棚增溫;乙棚為陰棚,光照條件相對較差,氣溫較低,空氣下沉,氣流從通道2進入甲棚,為甲棚降溫。所以通道1氣流向北流,為乙棚增溫,通道2氣流向南流,為甲棚降溫,故選C。
13.相比于傳統(tǒng)溫室,“陰陽棚”溫室加大了對原先墻體北側光照條件相對較差的土地的利用,土地利用率提高,由此可因地制宜發(fā)展對光照需求不同的農作物,增加了農產品種類,D錯,C正確。相比于傳統(tǒng)溫室,“陰陽棚”溫室的保水能力并沒有減弱,A錯誤。獲取光照主要是甲棚的作用,其多少并沒有發(fā)生顯著變化,B錯。故選C。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