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逸楓
目前多場重要會議反復提及城市更新,可見城市更新是自上而下非常重要的戰(zhàn)略方向。5月15日,中辦、國辦印發(fā)關于持續(xù)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明確房地產行業(yè)在增量轉向存量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拉動投資和消費,擴大內需。
7月15日,城市工作會議再次強調,以推進城市更新為重要抓手。7月30日,中政局會議明確表示,高質量開展城市更新。8月28日,中辦、國辦印發(fā)關于推動城市高質量發(fā)展的意見提出,高質量開展城市更新,為重要抓手。
例如深圳不少城市更新項目出現停滯的現象,據合一城市更新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3日,深圳已列入城市更新計劃項目1061個,已通過城市更新專規(guī)批復項目750個,通過率70.7%。實施主體公示554個,實施率為52.2%。
恒大公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恒大負債總額為24374億元,剔除合約負債7210億元后為17164億元;借款6123.9億元、應付貿易賬款及其他應付款項10022.6億元(含應付工程材料款5961.6億元)、其他負債1017.4億元。
截至2022年末,恒大擁有土地儲備2.1億平方米,完全竣工及在建的在售項目累計1241個;參與舊改項目共79個,其中大灣區(qū)就有55個(深圳34個,分布在南山、龍崗、龍華、坪山等區(qū)),其他城市24個。
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恒大對外披露的深圳土儲及貨值幾乎是以翻倍的速度在生長。到了2016年,恒大的舊改項目數已達到21個,預計銷售金額達4025億元;到了2018年的巔峰時期,舊改項目更是達到了45個。
恒大在深圳城市更新項目,只有6個被盤活,其他停滯的舊改能等來白騎士。恒大集團在2019年宣布了46個深圳項目,其中大部分是舊改項目。經過3年的“爆雷”,只有6個舊改項目得到了接手盤活。
根據最新的情況,這6個被盤活的舊改項目分別是向南一期項目(2023年4月初,安居建業(yè)接手)、蛇口城市更新項目(一期為原聯合餅干廠項目,招商蛇口接手2024年7月獲得批復)。
排榜村項目(恒大集團和桑泰集團共同運作,正在進行設計和建設工作)、坪山正奇城市更新項目(深圳市安和三號有限公司接手,計劃于2024年底入市)、岳盟工業(yè)區(qū)項目(安居建業(yè)接手,更名為塘城壹號,為商住綜合體項目)。
白石崗項目(深圳市鵬泰投資開發(fā)有限公司接手,并于2024年2月獲得國家開發(fā)銀行深圳市分行專項貸款支持)除了這6個被盤活的舊改項目,其他停滯的舊改項目的前景不明確,能否等來白騎士成為了一個未知數。
根據公開信息統(tǒng)計,截至2021年9月23日,恒大在深圳已獲批(計劃公告)的城市更新項目高達22個,拆除土地面積共計303.9公頃,平均拆遷面積達到13.81公頃,規(guī)模之大,可見一斑,恒大布局深圳的決心之大。
恒大2022年在深項目多為舊改,其中立項的項目約20個,主要分布于南山、龍崗、龍華、坪山等區(qū),除了少數處于簽約收樓階段的,其余在建的包括已拆平、計劃立項的項目,基本處于停工階段,如今恒大似乎已無力回天。
除了恒大國香山一、二期已建成入住外,其余項目在當時皆處于在建/前期推進階段。5年時間過去,發(fā)現當中的21個舊改項目連最基礎的立項都沒有,只有24個項目有進展(鹽田太平洋工業(yè)區(qū)項目的實施主體為特建發(fā))。
恒大深圳舊改項目中只有約一半在推進,其他項目要么沒有申報立項,要么陷入停滯。恒大已經退市,進入破產清算程序。2025年3月11日,恒大龍崗區(qū)坪地街道坪地中心社區(qū)石灰圍片區(qū)城市更新單元計劃失效。
過往城市更新因粗放式發(fā)展和缺少法律法規(guī)約束,開展速度較慢,無序競爭加劇了供給過剩的問題。此次比以往會有明顯不同,高質量開展城市更新戰(zhàn)略下,法律法規(guī)會更加完善,更合理的城市規(guī)劃會有助于房地產長期保值和增值。
城市更新成為房地產市場的重點方向,重要性進一步提升。城市更新對于房地產的意義是長期且深遠的,對于房企來說,預示著更多的機會。城市更新門檻高,競爭少,但是條件非??量?,一般房企無法參與,唯有資金實力強的企業(yè)。
目前參與城市更新的房企類型為五類,一類型是特部地方國企(包括城投),二類是少數央企地產板塊的房企類,三類是頭部綜合性房企和民企,四類是未來的央企。五是資本方合作(銀行、保險、基金、信托等)、中央企業(yè)合作參與。
合理規(guī)劃和建造城市更新項目與開發(fā)商的綜合開發(fā)能力相輔相成,參與城市更新的開發(fā)商需要較強的資金實力。截止2024年年報,開發(fā)商具有綜合開發(fā)實力、融資成本低、賬面現金超過1000億元,只有四家。
意味著可以參與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的城市更新項目的房企少,四家公司分別為A股為招商蛇口、保利發(fā)展。H 股為華潤置地、中國海外發(fā)展。但是,中央企業(yè)可以通過合作、控股、項目參股的方式,進入城市更新。
8月24日,佳兆業(yè)聯手中信城開(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前稱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簡稱中信集團,為中央金融企業(yè))旗下從事房地產開發(fā)經營的全資子公司)就深圳福田佳園項目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協議。
佳佳兆業(yè)集團發(fā)布自愿性公告稱,于2025年8月18日,集團與中信城開就深圳福田佳園項目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組建聯合工作團隊,以共同管理模式高效推進項目建設,致力于將福田佳園項目打造成為好房子建設的標桿示范項目。
福田佳園項目(舊改項目)位于福田CBD中心區(qū),地段十分優(yōu)越。此次雙方戰(zhàn)略合作的達成,標志著“央企助力+市場化運作”創(chuàng)新城市更新模式及創(chuàng)新發(fā)展模式的深化實踐再攀新高,實現了多方利益主體科學協作、共贏雙贏的戰(zhàn)略目標。
根據資料顯示,前身東山小區(qū),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總占地規(guī)模近8萬平方米,曾是深圳建安集團的單身宿舍和職工住宅區(qū)。佳園項目分兩期開發(fā),一期以住宅為主,所處地塊原為單身宿舍區(qū),產權屬建安集團。
二期為復合多業(yè)態(tài),地塊原為職工住宅區(qū),已通過福利分房,產權屬于職工個人。錯綜復雜的權屬關系為后來的舊改工作埋下了諸多隱患與阻礙。2008年建安集團取得項目拆遷許可證,但是拆遷工作沒有實質性進展。
一直到2010年4月深圳公布第一批立項的城市更新項目,拆遷工作都未完成。2012年,建安集團引入佳兆業(yè)共同開發(fā)。建安集團將宗地以作價入股的方式注入項目公司,佳兆業(yè)和建安集團分別占股65.5%、34.5%。
佳兆業(yè)集團介入后,項目建設進度未迎來立竿見影的提速,在2021年又開始停滯不前。直至2020年1月,一期工程才正式啟動建設。受佳兆業(yè)債務危機影響,項目再次陷入困境。2022年12月底,佳兆業(yè)佳園在住建局公示。
按照佳兆業(yè)佳園備案來看,住宅143套,備案均價約10.3萬/平方米,單價區(qū)間為8.41-12.57萬/平方米,區(qū)間總價約1162-9891萬。2023年4月,在深圳市政府指導下,佳兆業(yè)引入國企福田安城投進行合作。
2023年12月底,佳兆業(yè)佳園一期順利完成回遷房集中交付。一期商品房按照購房合同在2024年5月底交付。因此,從項目的規(guī)劃來看,項目二期地塊的開發(fā),大概率是此次佳兆業(yè)與中信城開合作的重點項目。
7月21日,國資委提出中央企業(yè)是城市發(fā)展的重要參與者,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主力軍,與城市發(fā)展休戚相關。毫無疑問,這更是明確了頭部央企參與城市更新的戰(zhàn)略定位。受制于較高的參與門檻,城市更新賽道的競爭并不擁擠。
城市更新對國內前50強、前30強、前10強房企非常重要,因為城市更新這個賽道,項目具有高利潤、競爭對手少,長期穩(wěn)固的龍頭地位和利潤修復的殺手锏。經歷過這輪房地產大調整、大周期后,將變成市場新的引領企業(yè)。
城市更新是未來房地產長期發(fā)展重要戰(zhàn)略,是房企未來增長的重要曲線,是房企利潤修復和長期主義的陣地。背后的推動來就是城鎮(zhèn)化正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wěn)定發(fā)展期,城市發(fā)展正從大規(guī)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