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zhuǎn)自“善本古籍”,旨在知識分享,如涉版權(quán)問題,聯(lián)系小編刪除。
又見岳飛佚詩
早年曾關(guān)注岳飛詩詞,不僅寫了關(guān)于《滿江紅》詞真?zhèn)蔚恼撐模ā稊嗾Z不可輕下》,《寧夏大學學報》1981年第4期),還從包括各種岳飛詩文集在內(nèi)的諸多文獻中,輯得十七首岳飛詩詞,撰成《岳飛詩詞輯考》一文(載《岳飛研究》第一輯,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大學時代的這些查書訓練,極大地鍛煉了我的資料查找能力。
在研究的幾個點中,岳飛一直是我關(guān)注的對象,既在《文史知識》創(chuàng)刊號上寫過岳飛的文章,也在《文史》上發(fā)表過考證岳飛孫子岳珂生平的論文。對岳飛詩詞的搜集也一直縈繞于懷。上世紀90年代初,還從民國年間編纂的《廬山志》中輯得一首七律岳飛佚詩,披露于《浙江學刊》(1990年第期)。
近日,在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所藏和刻本 《岳武忠王集》中,又發(fā)現(xiàn)了一首岳飛佚詩:
第一泉頭過九日,黃花猶待客重來。男兒有意扶中國,不斬樓蘭不易回。
和刻本 《岳武忠王集》為日本文久三年(1683)刊刻,一冊不分卷,收錄岳飛詩文53篇。書前書后均刻有牌記。書前為:“文久癸亥季春鐫/岳武忠王集/江都玉巖堂版”;書后為:“文久三癸亥春季鐫/江戶橫山町三丁目/頒行書林/和泉屋金右衛(wèi)門”。此集第28頁以后為詩,上述之詩系題為《金山寺》的第一首。檢《全宋詩》冊 34卷 1935所收 13首岳飛詩中,并無此詩,蓋為佚詩,殆無疑義。
和刻本 《岳武忠王集》的來源,為明末崇禎十一年(1638)單恂選編岳飛詩文集的翻刻本。當年搜集岳飛詩詞時,在北大圖書館,我曾查閱過單恂所編的《岳武忠王集》,不知是看漏,還是的確未收,并未發(fā)現(xiàn)有這首詩。還望有心人代為查核。
鎮(zhèn)江金山寺,在南宋初年曾成為宋金交戰(zhàn)的戰(zhàn)場之一。據(jù)宋人劉時舉《續(xù)宋中興編年資治通鑒》卷二記載,韓世忠曾在金山寺伏兵,差一點就活捉了金兀朮。岳飛與金山寺也有淵源,流傳有當年岳飛與高僧道悅的交往逸事。至今金山寺大雄寶殿的左側(cè)還有一塊浮雕,描繪著岳飛與道悅。
從內(nèi)容看,岳飛這首詩作于秋季重陽菊花盛開時節(jié)。詩雖淺近直白,但表達作者攘夷匡漢的意志則十分明確。詩中“男兒有意扶中國”的“中國”,并非固有名詞,不是王朝或國家的概念,在新式古籍標點時,不能標上專名線,應當是指位于天下之中的文化中心,就是陳亮在《水調(diào)歌頭》詞中所寫的“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因為有文明的界線,所以陳亮在詞的下句寫了“于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而岳飛在詩中既說泉水也喻人,“不斬樓蘭不易回”。不像文人詞那么含蓄,武將的詩如刀槍劍戟,直截了當。此詩當可為認識岳飛思想之一助。
末了要說明的是,不敢掠美,這首岳飛佚詩并非是我最早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權(quán)當歸屬北大古文獻的學妹王嵐教授。2007年,她曾在早稻田大學做了一年交換研究員,一直進行《全宋詩補正》的王嵐教授十分敬業(yè),在早大圖書館辛勤搜尋,對館藏宋人別集進行了詳細調(diào)查。這首佚詩的發(fā)現(xiàn),便是眾多的調(diào)查成果之一。我是拜讀了早稻田大學中國文學會會刊《中國文學研究》第 38期所載的王嵐教授大作《關(guān)于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所藏宋人別集》,才留意到這首岳飛佚詩,并到早大圖書館進行了確認。
“禮失而求諸野”,海外有遺珍。此為感慨之一。辛勤爬梳,終有斬獲。此為感慨之二。同是置身其中,我對精心呵護和整理傳統(tǒng)文化遺產(chǎn)的學者充滿敬意。
讀這首詩,相近的內(nèi)容,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那首記在岳飛名下的《滿江紅》詞。這一點,我尤為看重。
“白了少年頭”——探索《滿江紅》詞作者之謎的一個蹊徑
看到 “白了少年頭”這幾個字,相信不少人都會想到岳飛《滿江紅》詞中“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名句。
不過,我的話題倒不是從岳飛名句引出的。
我三十多年前整理過的南宋人羅大經(jīng)的《鶴林玉露》(中華書局,1983年),于甲編卷四《朱文公詞》載:
世傳滿江紅詞云:“膠擾勞生,待足后何時是足?據(jù)見定隨家豐儉,便堪龜縮。得意濃時休進步,須知世事多翻覆。漫教人白了少年頭,徒碌碌。誰不愛,黃金屋;誰不羨,千鐘祿。奈五行不是、這般題目。枉費心神空計較,兒孫自有兒孫福。也不須采藥訪神仙,惟寡欲?!币詾橹煳墓?。余讀而疑之,以為此特安分無求者之詞耳,決非文公口中語。后官于容南,節(jié)推翁諤為余言,其所居與文公鄰,嘗舉此詞問公。公曰,非某作也,乃一僧作,其僧亦自號“晦庵”云。
在這段記載中,羅大經(jīng)講述了一首詞的作者聚訟。初讀此詞,咀嚼內(nèi)容,羅大經(jīng)覺得與朱熹的思想不合。后來他在廣西做官,聽曾經(jīng)與朱熹做鄰居的同僚講,那個同僚曾以此詞向朱熹求證,為朱熹所否定。但朱熹也告訴鄰居,誤認之說也不是空穴來風,剛好有個和尚也號“晦庵”,于是人們就把和尚詞作安在了同號“晦庵”的大名鼎鼎的朱熹頭上。
羅大經(jīng)初讀此詞時的疑惑,一直在心中揮之不去,帶到了遙遠的廣西,直到聽起同僚的講述,方始釋然冰解。
相信我們讀書,也會有許多疑惑縈繞在心中。跟羅大經(jīng)一起讀上述那首詞,讓我心中的疑惑復燃的,是“漫教人白了少年頭,徒碌碌”一句。這一句,與岳飛《滿江紅》中“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一句,何其相似。
關(guān)于岳飛 《滿江紅》詞真?zhèn)蔚膯栴},我關(guān)注了幾十年。在1981年《斷語不可輕下》一文中,傾向《滿江紅》詞為岳飛所作。現(xiàn)在“漫教人白了少年頭,徒碌碌”一句映入眼簾,又觸動了我敏感的神經(jīng),想到了岳飛的《滿 江 紅 》。
我產(chǎn)生了一種另辟蹊徑求證嘗試的念頭,冀為考證岳飛《滿江紅》詞真?zhèn)沃恢7瓩z文獻,“白了少年頭”的表述還真是不少。
明人陳耀文輯 《花草稡編》卷二收錄朱敦儒詞云:
瀧州幾番清秋,許多愁。嘆我貼閑,白了少年頭。人間事,如何是,去來休。自是不歸,歸去有誰留?
宋人王邁《臞軒集》卷十三《贈郭五星》詩云:
五陵豪家輕薄兒,驕傲成癖不可醫(yī)。
揮金買笑紅塵市,老死不曉寒與饑。
囊螢案雪單貧士,杯水生涯北窗里。
途窮山鬼恣揶揄,命壓人頭提不起。
郭君昔從先人游,萬丈壯氣橫高秋。
天無老眼不見錄,匆匆白了少年頭。
一日訪余道艱窶,杯酒未闌淚如雨。
揲蓍有術(shù)金不換,鶉衣百結(jié)無人補。
我聞君語鼻亦酸,誤身直是坐儒冠。
英雄未遇隱于卜,時人莫作白眼看。
包括前述羅大經(jīng)引述的僧人詞在內(nèi),上述三首詞都使用了 “白了少年頭”的語句。我相信三首詩詞對“白了少年頭”的使用,是不約而同,并無因襲。
排比一下上述詩詞作者的時代。朱敦儒生活在兩宋之交,與朱熹同號的和尚生活在南宋初年,王邁稍晚,生活在南宋中期。這樣的排比顯示了一個事實,這就是,“白了少年頭”似為當時的習用語句與表述。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習用語,從語詞的使用頗可以窺見時代的印記。由此而論,岳飛《滿江紅》詞的“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跟上述三首作于同時代詩詞使用“白了少年頭”一樣,都隱含有時代印記。透過用語的時代印記,后人可以解碼,洞悉作者身份之謎。
自然,仿古造假也會以用語來偽裝,不過出于時代隔膜,終究會有不到位之處。作為一種考證線索,用語的時代痕跡,亦應納入考證者的視野。在此基礎(chǔ)上,同時綜合運用多種方法,當可解決不少問題。
偶讀 “白了少年頭”,因作如是想。其實,《滿江紅》詞所見的用語時代痕跡并不僅僅限于這一處 “白了少年頭”,南宋末年文天祥的《念奴嬌·驛中別友人》一詞中也可以見到與“怒發(fā)沖冠”極為相似的表達“千古沖冠發(fā)”。岳飛作 《滿江紅》詞可能性的一個新旁證
對岳飛作《滿江紅》詞的可信度,還想提供一個旁證。近日讀書,從南宋周必大的《泛舟游山錄》卷一讀到了這樣的記載:“(四月己未)飯于金沙寺,登頤山,訪講易臺,酌潛虬泉,皆希聲遺跡也。寺有岳飛己酉歲留題刻石,詞甚壯?!?/p>
周必大的 《泛舟游山錄》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距岳飛遇害僅隔26年。所記“己酉歲”為南宋初建的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在這期間,岳飛的確率兵在紹興一帶活動過,還與當?shù)厝擞羞^詩詞唱和。有明確記載的,至少就有《過張溪贈張完》一詩:“無心買酒謁青春,對鏡空嗟白發(fā)新?;ㄏ律倌陸ξ?垂垂羸馬訪高人?!贝嗽娨娪谇迦它S邦寧所編 《岳忠武王文集》,注明輯自明成化間所編《毗陵志》。清人吳騫撰《桃溪客語》卷一 “岳武穆詩”條云:“桃溪一曰張溪,乃宜興至廣德要道。宋建炎四年六月,岳武穆提兵經(jīng)此,嘗館于張大年家,有題屏書,詳 《云麓漫鈔》。又有贈張完絕句云(詩略)。完次答云:‘相別相逢不計春,眼前非舊亦非新。聲求色相皆虛妄,莫認無疑是昔人。’玩二詩,蓋武穆至桃溪非一次矣?!鼻迦岁懶脑此?《宋詩紀事補遺》卷四七亦從《宜興縣志》輯錄了張完的答詩,題為《答岳鵬舉》?!对坡绰n》為宋人趙彥衛(wèi)所撰,記載了岳飛為張大年題屏之事。據(jù)我考證這首詩當作于建炎四年(1130)前后。
然而觀此詩內(nèi)容、風格,顯然不是周必大所記載的己酉歲題于金沙寺的文字,因為這首詩談不上“詞甚壯”。就是說,周必大看到的題刻,肯定是岳飛其他文字。在時間上,周必大所記載的己酉歲題刻與岳飛的行歷相應,同時岳飛在當時又有詩文唱和的作品留下,因此,周必大所親眼看到的“詞甚壯”的岳飛題刻文字,既有可能是抒發(fā)壯志的一般性文字,也有可能是實指狹義的 “詞”。那么,“甚壯”之詞,或許就是那首“怒發(fā)沖冠”的《滿江紅》詞亦未可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