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高價雪糕刺客剛被不買賬的消費者們懟到銷聲匿跡,沒想到的是,高價冰塊卻轉頭賣爆了。
打工人們直呼,賣冰塊真是成了夏天最暴利的生意。
點擊上方視頻立即觀看
深氪新消費的朋友們,好消息來了,為了滿足大家多元化的需求,「深氪新消費」的視頻內容我們會同步在公眾號上發(fā)布,還是熟悉的配方及味道,還是犀利但有溫度的內容,還是足夠多的增量信息,還有你在公眾號上可能看不到的獨家重磅。快去視頻號搜索「深氪新消費」,關注我們,深挖消費密碼,氪定財富乾坤,歡迎收聽深氪新消費。
以下是本期視頻腳本:
今年夏天,高價雪糕刺客剛被不買賬的消費者們懟到銷聲匿跡,沒想到的是,高價冰塊卻轉頭賣爆了。
雪糕滯銷,大家都跑去買冰了。
山姆上線的新品農夫山泉冰塊,2公斤規(guī)格的袋裝冰塊售價22.8元,與同等規(guī)格的農夫山泉飲用天然水等價換算,相當于一瓶水要價5.7元,冰塊價格是水的將近3倍。但即使貴了十幾元,也攔不住被一掃而空。
比起袋裝冰塊,更受歡迎的則是冰杯。
這種內裝可食用的冰塊或冰球的密封一次性塑料杯,通常被擺在便利店冰柜的C位,被消費者們奉為夏日飲品的萬能“搭子”。
《2025中國都市消費行為白皮書》顯示,冰杯的銷量已經連續(xù)兩年保持300%的超高增速,一線城市人均年消費冰杯達48杯,比咖啡的消費頻次都要高。
而且冰杯的市場滲透率,還在不斷攀升,價格也越探越高。
便宜的冰杯賣2~3塊,貴的冰球甚至能賣上8~9塊。
打工人們直呼,賣冰塊真是成了夏天最暴利的生意。
深挖消費密碼,氪定財富乾坤,歡迎收聽深氪新消費。
食用冰塊真正火起來,差不多在兩年前。
根據《2023即時零售冰品冰飲消費趨勢白皮書》顯示,有40%的年輕消費者希望酒水、乳品、飲料在有冰的情況下飲用。
然后各路企業(yè)紛紛入局,開始做冰塊的生意。
當年7月,不僅美團外賣上食用冰的交易量比去年同期高出了將近兩倍,專門制作食用冰的商家也比之前多出了90%。
給7-11、羅森等便利店的冰杯供貨的供應商廣州冰力達食品,在此之前所生產的冰杯年銷量也僅有100萬~200萬杯左右,而冰杯火起來之后,一年就賣出了5000萬杯。
其中打工人們對于冰塊的態(tài)度,可謂是非常魔幻。
還記得之前瑞幸被消費者瘋狂吐槽“一杯咖啡半杯冰”的輿論事件嗎?
瑞幸因為在杯子里放了過多的冰塊,而被消費者們罵上了熱搜。原因無他,即使瑞幸已經打到骨折價,但無奈大家認為冰塊“不值錢”,瑞幸加冰過多,難掩“濫竽充數”之嫌。
按理說通常認知里,冰塊的價值趨近于零,但對于冰杯,打工人們往往又樂意為其掏錢。
一杯容量為160g的冰杯在羅森的售價為4元,相比之下500ml裝的三得利茶飲,打折后也只在2~3元之間拿下,妥妥的冰比茶都貴。
這屆消費者主打一個,不值錢的東西直接給我我看不上,但裝起來高價賣給我可以。
至于為什么會這樣,大概率因為冰杯作為“捆綁銷售”屬性極強的商品,單獨領出來雖不值錢,但只要配上主體飲料,立馬就能平替市面上的“即時茶飲”,也就是奶茶、咖啡店的產品,其中省下的差價,就立馬體現(xiàn)出來了。
畢竟比起家庭自制的冰塊,既要等上不少時間,又不耐融化,前腳剛放進去,后腳就只剩下幾個冰殼子了,可能還沒折騰一趟制冰道具的時間長。
相比之下,下單即時滿足,融化速度還更慢的商用冰塊,一下就有了購買理由和溢價空間。
早在隔壁韓國,濃縮飲料+冰杯就已經是跑通了市場的便利店爆品,而中國則正在推行。
但剛起步的行業(yè)還不夠成熟,也存在著各種隱患。
冰塊這門生意,品牌們或是自己采購制冰機,在門店自制冰塊;或是直接外采,通過制冰廠購買冰塊。
前者成本雖低,但是食品安全風險更高。
畢竟在冰塊制作過程中,餐飲店的環(huán)境對冰塊的污染途徑更多,過濾器的濾網更換頻率,制冰機消毒頻率,或人員操作不當等,都有可能造成冰塊被多次污染。
而沒有過濾、殺菌的水制冰,都會大腸桿菌超標,包括家庭自制冰塊,也存在同樣的超標問題。而外采商用冰塊,相比之下雖然安全程度更高,但疊加了制冰廠或銷售終端的雙重利潤,成本自然也更高。
某種程度上來說,關于大腸桿菌超標的可食用冰部分,目前還處于一個“看良心”灰色地帶。
而冰塊生意的最終命題,也不是“如何能賣到更貴”。
你為買冰塊花過錢嗎?評論區(qū)聊起來!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