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暖中醫(yī)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樹。
秋天是蓮子采收的季節(jié),蓮子是植物蓮的成熟種子,蓮生長在池沼湖塘中,它開出的花被視為高潔之物。有一句古詩是贊美它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蓮子藏在蓮蓬里,蓮蓬很硬,剝?nèi)ビ矚ぃ撊ド徱?,曬干即可?/p>
在中醫(yī)里,蓮子又被稱作脾之果,有健脾養(yǎng)胃之功效,也是常用的藥食同源之物,脾虛的人可以在日常多用蓮子來保健,也可以把它當藥用,蓮子、茯苓、山藥、五味子、菟絲子一起吃,脾腎雙補,此方名為茯菟丸。
治大便溏瀉、大便次數(shù)多、腰膝酸軟疼痛、四肢乏力、帶下量多等癥,現(xiàn)代也常用來調(diào)理慢性胃炎、淺表性胃炎、胃竇炎。
茯菟丸:蓮子60克、茯苓90克、山藥40克、菟絲子150克、五味子40克,打粉,一次6克,一天2次。
古人說,蓮子稟清芳之氣,得稼穡之味。它是谷物,五谷為養(yǎng),又有香氣,所以能健脾胃,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
山藥埋在很深的土里,得土氣至厚,土氣對應(yīng)脾胃之氣,所以山藥能益氣健脾。
茯苓是松之靈氣伏結(jié)而成,故謂之茯苓,茯苓也有健脾的作用,還能幫助把中焦脾胃里的濕氣利出去,它是健脾祛濕的一味藥。
三味藥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從性質(zhì)上看,它們都是平和之物,從功效上看,它們都能健脾,讓我們的脾胃非常地有干勁,脾胃有干勁,人就會變得很有力量。
脾為后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所以在開方用藥上會兼顧一下,這里提一下,蓮子性平,味甘,還有一些澀味,味澀所以能固精,讓腎的固澀作用得到增強,固精止帶,所以蓮子不光治脾虛,還能治腎虛。山藥也一樣,既能作用于脾,又能作用于腎。你吃一點蓮子、山藥,等于把脾和腎都補到了。有經(jīng)驗的大夫還會加一些專門補腎的藥進去,比如菟絲子、五味子。
菟絲子沒有葉子,只有藤,它把吸收來的養(yǎng)分都供給到子,所以菟絲子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它陰陽雙補,偏于補腎陽,是一味溫補的藥物。脾陽來自腎陽,通過補腎陽,讓脾胃也溫暖起來。另外,菟絲子也屬于固澀之物,能縮尿,止瀉,治尿頻,泄瀉等癥。
初病在脾,久病在腎,像泄瀉,有時候光治脾可能治不好,如果能加強治腎,脾腎并治,那效果就不一樣了。當脾腎陽氣充足,大便就能正常燥化,再加上一點固澀之力,大便就不會過度排泄。
五味子,形象的看,它跟腎相似,所以能補腎,加上五味子,在溫陽的同時又養(yǎng)了陰,幫助緩解腰膝酸軟、疼痛的癥狀。
非常簡單的一個方子,但能脾腎并補,注意,大便干結(jié)的人不宜服用。
版|權(quán)|聲|明
本文首發(fā)于公眾號溫暖中醫(yī),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溫暖中醫(yī)所有,侵權(quán)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