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著就到 9 月 7 日了,又一個節(jié)氣 —— 白露,即將登場。
這白露啊,可是秋季的第三個節(jié)氣,打它開始,天氣就像被施了魔法,越來越?jīng)?,晝夜溫差那叫一個大,真可謂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古人對節(jié)氣的研究那叫一個透徹,還留下了不少有趣又實用的俗語,比如 “白露忌 3 白,秋冬病不來”。
這到底是咋回事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要弄明白這句俗語,咱得先了解一下白露這個節(jié)氣的前世今生。
白露的歷史,那可老悠久了,從古代就備受重視。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就有記載:“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strong>
古人把四季和五行對應(yīng)起來,秋天屬金,金色為白,所以用 “白” 來形容秋天的露水,“白露” 一名就此誕生。
這時候,夏天的余熱漸漸消散,天地間的陰氣開始上升,晚上變得涼涼的,水汽一凝結(jié),
就形成了白白的露水,清晨看過去,草葉上、花瓣上,到處都是,晶瑩剔透,煞是好看。
說到 “白露忌 3 白”,這 3 白到底指的是啥呢?其實啊,這 3 白通常指的是三種白色的食物,它們在白露這個時節(jié),最好少吃或者別吃,不然可能會給身體帶來一些小麻煩,影響咱們秋冬的健康。
首當(dāng)其沖的 “白”,就是白糖。
咱都知道,秋天最大的特點就是 “燥”,這種干燥的氣候特別容易傷脾傷肺。
一到秋天,很多人是不是總感覺喉嚨干干的,癢癢的,想咳嗽?
這時候要是還猛吃白糖或者各種甜食,那可就不太妙了。甜食吃多了,容易刺激咽部和喉部,讓本來就不舒服的喉嚨,這下更難受了。
所以,在白露這個節(jié)氣,可得管住自己的嘴,少吃白糖,那些含糖量高的糕點、飲料啥的,也得悠著點。
第二種 “白”,是白蘿卜。
白蘿卜平時可是個好東西,有 “小人參” 的美譽(yù)。
但在白露時節(jié),它就不太適合多吃了。為啥呢?
因為白露之后,天氣轉(zhuǎn)涼,人體的陽氣也開始收斂。
白蘿卜性質(zhì)偏寒涼,這時候吃太多,容易損傷脾胃的陽氣。
白露之后,白蘿卜可不能像平時那樣敞開了吃。
偶爾吃一點,搭配一些溫?zé)嵝缘氖巢?,比如生姜、紅棗,中和一下它的寒性,倒也無妨,但千萬別貪吃。
最后一種 “白”,是白木耳。
白木耳,也就是銀耳,向來被視為滋補(bǔ)佳品,有滋陰潤肺、養(yǎng)胃生津的功效。
可在白露這個特殊時期,它也得列入禁忌名單。
白露時節(jié),雖然氣候干燥,但人體的陽氣正處于收斂內(nèi)藏的階段。白木耳滋陰的作用較強(qiáng),過度食用可能會讓身體的氣血運行不暢。
而且,白木耳富含膠質(zhì),吃多了不太好消化。
秋天本就容易讓人感到疲乏,消化功能也會有所減弱,這時候再大量食用白木耳,會加重腸胃的負(fù)擔(dān)。
所以,即使白木耳再滋補(bǔ),在白露期間,也得控制好量,別吃太多。
9 月 7 日白露一到,可得把 “白露忌 3 白” 這句話放在心上,叮囑家里人管住嘴。
在這個節(jié)氣,飲食上還是要以溫和、滋潤為主,多吃一些應(yīng)季的蔬菜水果,
比如梨、百合、山藥、南瓜等,既能補(bǔ)充身體所需的營養(yǎng),又能應(yīng)對秋天的干燥氣候。
同時,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早晚溫差大的時候,別為了耍帥或者愛美就穿得太單薄,寒從腳起,白露之后,最好穿上襪子,保護(hù)好腳部的保暖。
愿大家都能順順利利度過白露,迎來一個健康的秋冬!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