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總有人問:“跑馬拉松又累又費(fèi)錢,還可能受傷,到底圖啥?” 每次我都想笑 —— 就像沒吃過火鍋的人,永遠(yuǎn)不懂辣到出汗的暢快;沒跑過馬拉松的人,也很難體會沖過終點(diǎn)線時的那種 “靈魂震顫”。從第一次跑 5 公里就氣喘吁吁,到現(xiàn)在能輕松應(yīng)對全馬,這 5 年 30 場賽事里,我慢慢明白:我們跑的從來不是 42.195 公里的距離,而是藏在賽道里的 3 件 “比完賽更重要的事”。
一、跑馬拉松,是和自己 “和解” 的過程
剛跑步時,我特別在意 “別人怎么看”:跑慢了怕被嘲笑,跑不完怕被說 “矯情”,甚至因為朋友一句 “你這配速還敢報全馬”,偷偷哭了一場。直到第一次跑廈門馬拉松,35 公里 “撞墻期” 時,腿像灌了鉛,每一步都疼得鉆心,身邊不斷有人超過我,也有人停下來走路。
就在我想放棄時,看到一位 60 歲的大爺,拄著登山杖慢慢跑,嘴里還哼著歌。我問他 “大爺,您不累嗎?” 他說:“累啊,但我跟自己說,能跑一步是一步,比上次多跑 100 米就是贏了。” 那天我跟著大爺?shù)墓?jié)奏,走跑結(jié)合完了賽,沖線時沒有想象中的激動,反而特別平靜 —— 原來跑馬不用和別人比,只要和自己比就夠了。
后來每次跑馬,我都帶著這種 “和解” 的心態(tài):配速掉了不焦慮,跑不動了就走一會兒,甚至有次跑半馬時,特意停下來看了 5 分鐘賽道旁的櫻花。慢慢發(fā)現(xiàn),不再和自己較勁后,跑步反而更輕松了,甚至多次意外破 PB。其實(shí)生活也是這樣,我們總在和別人比房子、比工資,卻忘了和自己對話 —— 跑馬拉松教會我的,就是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一步一步成為更好的自己。
二、跑馬拉松,是 “沉浸式感受世界” 的方式
以前去一座城市,我只會打卡網(wǎng)紅景點(diǎn)、吃特色美食,覺得 “這就是了解一座城”。但跑馬拉松后才發(fā)現(xiàn),只有用腳步丈量過的城市,才算真正 “認(rèn)識” 它。
去年跑哈爾濱馬拉松,賽道從音樂公園出發(fā),沿著松花江跑。清晨的陽光灑在江面上,波光粼粼;路邊的大爺大媽舉著 “加油” 牌,還往我手里塞凍梨;跑到中央大街時,俄式建筑旁的面包石路有點(diǎn)硌腳,卻能聞到街角面包店飄來的香味。那場馬拉松,我沒刻意追求配速,反而記住了很多細(xì)節(jié):松花江的風(fēng)有多涼,中央大街的面包石有多特別,哈爾濱人的熱情有多暖。
還有跑重慶馬拉松時,賽道要爬很多坡,累得我想罵街,卻在爬到山頂時,看到了長江索道從頭頂劃過,江面上的輪船鳴著笛,那一刻所有的疲憊都沒了。現(xiàn)在我去一座城市跑馬,會提前查賽道沿線的故事:這條街以前是碼頭,那座橋有 80 年歷史,甚至?xí)匾庠谫惽叭ベ惖琅缘睦喜桊^坐一坐。跑馬拉松就像 “城市深度游”,你能看到清晨 5 點(diǎn)的城市模樣,能和當(dāng)?shù)厝私嚯x互動,能感受一座城最真實(shí)的煙火氣 —— 這些,是坐觀光車永遠(yuǎn)體驗不到的。
三、跑馬拉松,是 “收獲陌生人溫暖” 的奇妙旅程
有人說 “跑步是孤獨(dú)的運(yùn)動”,但馬拉松恰恰相反 —— 它是一場 “陌生人的狂歡”,總能遇到不期而遇的溫暖。
第一次跑全馬時,我在 38 公里處抽筋,蹲在路邊疼得眼淚直流。旁邊一位素不相識的跑友停下來,幫我拉伸小腿,還把自己最后一根能量膠塞給我,說 “加油,還差 4 公里就到了,我陪你跑一會兒”。那天我們一起慢跑,聊了各自的跑馬故事,沖線后互相拍了照,雖然之后再也沒聯(lián)系,但每次看到那張照片,我都覺得特別暖。
還有跑北京馬拉松時,遇到一位失明的跑者,他的陪跑員牽著他的手,每跑 1 公里就告訴他 “前面有補(bǔ)給站”“前面是下坡”。賽道旁的觀眾看到他們,都齊聲喊 “加油”,那一刻我突然覺得:馬拉松不僅是 “挑戰(zhàn)自我”,更是 “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結(jié)”。在這里,沒人在意你是老板還是員工,是富人還是普通人,大家只有一個共同的身份 —— 跑者,會為陌生人的堅持鼓掌,會在別人需要時伸出援手。
這種溫暖,不僅在賽道上,還在賽后:跑友會主動分享補(bǔ)給,志愿者會遞上溫水,甚至終點(diǎn)線的工作人員,會笑著對你說 “辛苦了,恭喜完賽”。這些陌生人的善意,就像馬拉松路上的 “微光”,照亮了 42.195 公里的路程,也讓我更相信這個世界的美好。
最后想說:跑馬拉松,是 “選擇一種生活態(tài)度”
其實(shí)我們不用糾結(jié) “為什么要跑馬拉松”,就像不用糾結(jié) “為什么喜歡看書、喜歡旅行”—— 它只是一種選擇,一種 “愿意挑戰(zhàn)自己、愿意感受世界、愿意相信溫暖” 的生活態(tài)度。
有人跑馬是為了減肥,有人是為了減壓,有人是為了看世界,還有人只是想 “證明自己能做到”。無論初衷是什么,當(dāng)你踏上賽道,一步一步向前跑,你就已經(jīng)贏了 —— 贏過了那個 “怕累、怕難、怕失敗” 的自己。
下次有人問你 “為什么跑馬拉松”,你可以告訴他:我跑的不是 42.195 公里,是和自己和解的勇氣,是感受世界的方式,是收獲溫暖的旅程。
你第一次跑馬拉松,是為了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