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法學第一課》
法學院的學生可能會有很多不同的目標,因為本人多年來從事涉外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工作,如果你有意成為涉外法律人才,下面的一些經(jīng)驗之談也許可以借鑒。
一、定好目標
一個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而涉外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涉及方方面面的問題。短短的四年本科,如要以涉外法律人才為目標,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例如:
1、如果你想進頂尖的外所:應當確保GPA在前10%;英語流利,最好參加了能證明自己英文能力的某些考試;應有豐富的實習經(jīng)歷;通過法律職業(yè)考試。
2、如果你想做公務員:應當積極參與學生活動,參加學生團體組織。
3、如果你想出國深造:你應確保GPA在前15%(當然這取決于學校)、托福考過100分、盡量參加大學里的國外交流或交換。
4、如果你將來想從事涉外法學事業(yè):找準當前學術屆熱點、積極申報學術的學生創(chuàng)新項目,爭取發(fā)表論文或著作,最重要的是鍛煉自己對問題的敏感性。
葉同學例:
第一,定好目標,學好英文。
我的大一生活,忙碌而沒有目標。大二時,社團的學長開始為考研、出國、找工作等做準備,我也受其影響,開始思考大學畢業(yè)后的去向。與此同時,我喜歡上英美公司法,希望未來能成為國際商務業(yè)務的律師,去美國讀研也成了我的選擇。因為較早找到自己的專業(yè)興趣并確定了未來的長期目標。為此,我每次考試都爭取好的學習成績,參加暑期的英語夏令營、考托福、參加法大與牛津大學的暑期交流活動等。這些計劃中的安排幫助我達到了申請美國法學院的基本要求。大學中其他按照個人興趣、隨性的選擇,比如義務支教、參加《今日說法》特別節(jié)目的錄制等卻成為我后來申請法學院個人簡介(personal statement)中最好的素材,并幫助我在申請者中脫穎而出,最終被某著名大學法學院錄取。
第二,中文能力、中國文化背景也很重要。
在美國,大多數(shù)聘用具有中國背景學生的律師事務所,或多或少都有些中國業(yè)務。他們看重的是我們的中國背景和中文能力,期待我們是中國通,能成為他們與中國客戶溝通的橋梁。因此,好的溝通能力、對中國的了解以及中文就成了我們在美國的優(yōu)勢。美國律所不期望我們英文口語像美國同事般流利,但要求我們有較好的英文書寫能力。現(xiàn)在我在某律師事務所的硅谷辦公室工作,除了處理當?shù)馗呖萍脊镜姆墒聞胀?,也處理中國企業(yè)在美國的上市、融資工作。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中國背景優(yōu)勢,成為與中國客戶的溝通橋梁。
第三,綜合能力。
最后總結以下幾點建議:取得好的本科成績,但不要一心只讀圣賢書;充分利用寒暑假的實習機會,了解國內(nèi)職場;盡早確定未來事業(yè)的大方向(出國留學,做律師、法官還是公務員等),并適時調整短期目標;根據(jù)個人興趣參加活動/比賽,提高表達和應變能力;提高英文口語和寫作水平,了解外國文化;拓展大學生活的廣度,行萬里路,了解中國國情;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習慣,積攢體能,增強抗壓能力。
雖然定好目標很重要,但一開始沒找著目標也沒事,有些同學可能很小的時候就找到自己的目標,例如律師、法官、公益組織工作者等等;還有一些同學可能需要不斷摸索,參加工作很多年也不是很確定自己的目標。大家現(xiàn)在暫時想不清楚將來的方向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沒有必要逼迫自己拿出十年計劃,步步為營地生活,不妨做好現(xiàn)在能做的事情,準備好,靜靜地等待生活將我們帶去下一段探險。
二、海外交換
對于涉外法律人才來說,學好英語是必須的。如果你今后想出國留學、進入外所、從事涉外案件的處理等,必須具備良好的英文能力。大學會有四、六級的考試,但最好能參加雅思或者托??荚嚕?、說、讀、寫能力都會有全面提高。此外,很多大學和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提供的一些與國外大學合作的留學機會,一般都要求有雅思或者托福成績,當有機會時,如果你沒有備好這些成績,就可能錯失良機。
在平時的學習中,可以適當選擇有外教進行英文授課的課程,提前鍛煉自己完成英文課程學習的能力。此外,參加大學中的一些英語角活動和相關的英文比賽都可以使自己處于良好的英文環(huán)境中。
三、情商建設
對于涉外法律人才來說,情商建設很重要。情商建設往往都是通過參加各種活動和廣交朋友來培養(yǎng)的。學校的各種活動、社會的各種實踐,都是你培養(yǎng)自己人際交往能力的機會,在學校要與老師、同學相處好,在實習過程中與實習單位的前輩、同事相處好。廣交朋友是要交各種各樣、不同專業(yè)的朋友,學會跟各類人打交道。對于畢業(yè)之后從事法律工作的同學來說,本科期間結識的同學對于以后的工作發(fā)展非常重要,這是每一名畢業(yè)生步入社會前最基礎的社交網(wǎng)絡。廣交朋友可以通過參加學校的交流項目實現(xiàn),因為參加的學生是全校報名的,可能來自不同的院系,這樣你的朋友圈會迅速擴大到全校不同年級的學生。
趙同學例:
我曾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赴牛津大學的交流活動,其間認識了來自不同年級不同法學院的50多位同學,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直到現(xiàn)在我還和大部分同學和老師保持著聯(lián)系,經(jīng)常交流信息和心得體會。
課外活動是大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包括參加模擬法庭、辯論賽、法律診所等活動,在國外,與GPA一樣,都是十分重要的衡量學生素質的標志。從不那么功利的角度,參加課外活動,既是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多交朋友的方式,也是應用自己所學知識的不二路徑。而通過活動結識的朋友,更是千金不換的最大收獲。
四、重視實習
大學期間應當重視實習,一方面這是你進入社會的第一步,另一方面,各類實習機會也為你的簡歷增加了分量??梢詫嵙暤膯挝粦撌嵌喾N多樣的,大家可以把選擇面放得寬一些,不必只拘泥于律所、法院、檢察院,可以將自己的實習與將來的工作選擇聯(lián)系在一起。
孫同學例:
我的目標是想到國企和銀行。因此,我在學業(yè)、實習以及相關的研究上均集中于此。我的目標定位很清晰,即貿(mào)易或能源類大國企總部和銀行總部,所以突出自己的語言優(yōu)勢和貿(mào)易、金融的實踐和項目經(jīng)驗就成了我的重點。實踐證明效果很好,我投出的簡歷60%以上都通過了。最后我收到了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中國中鐵、中化國際、工行總行、浙商銀行投資銀行部、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等單位的要約。
李同學和謝同學例:
除了學校安排、自己尋找的這種國內(nèi)的實習,也可以嘗試國際組織實習的機會,這種實習機會可以直接從相關國際組織網(wǎng)站上找到,例如有中國政法大學的李同學直接從某國際海事組織的網(wǎng)站找到在該組織的實習機會;也有的是大學的合作項目,如中國政法大學與世界銀行有學生實習的合作項目。當然,去國際組織實習是有一定競爭的,因此,也需要你平時有一定的積累,提供自己的競爭能力。
李同學平時選擇了相關的課程,如她選過海商法的課程,還參加過相關的海商法研討會,當過國際海事大會的志愿者,最后才有幸被選中。在實習中她學到了很多東西,畢業(yè)論文有了很好的一手材料,并獲得了由研究生院提供的5000元的論文資助獎勵。當然,選擇這種方式實習,需要一切自費,包括往返交通、在當?shù)氐氖乘薜?,?jīng)濟條件也是必須考慮的。
如果參加學校推薦的國際組織實習,則需要經(jīng)過層層選拔。謝同學參加了去世界銀行實習機會的競爭,她經(jīng)過了學校的面試、筆試、世行工作人員視頻連線面試。世界銀行還布置了一些要查數(shù)據(jù)的作業(yè),并要求寫分析報告,以學生的考查搜索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文字能力等。她最后成功從50多位報名的同學中脫穎而出,由學校資助赴世界銀行實習。
五、參加比賽
希望將來成為涉外法律人才的同學,若能參加辯論賽或者模擬法庭比賽,其個人能力、視野、職業(yè)規(guī)劃都會有全面提高,其中又以英文比賽為最佳。參加比賽的同學往往自信心會增強,對未來的發(fā)展十分有利。法律人的思維、自信心、應變能力、氣魄等很需要在這些比賽中得到鍛煉。
法學院舉辦的英文模擬法庭的比賽還是挺多的,有JESSUP模擬法庭競賽、VIS模擬法庭競賽、WTO模擬法庭競賽、國際人道法競賽、國際空間法模擬法庭競賽等?,F(xiàn)在看來,如有意從事涉外法律工作,簡歷中的“高GPA”加“優(yōu)質實習”加“海外交換”加“模擬法庭經(jīng)歷”已經(jīng)成了標配。同樣是比賽經(jīng)歷,當然取得冠軍或名次的經(jīng)歷更好;個人項目有最佳辯手的資質更好。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參加就比不參加好。
模擬法庭比賽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訓練專業(yè)知識,讓法學院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法學知識;二是培養(yǎng)法律人必備的其他優(yōu)秀素質。法官評價每個選手通常會涉及五個方面,包括法律掌握、事實掌握、時間控制、表達方式與儀態(tài)、回答問題。對于很多人來說,困難的并不是如何將自己的陳述部分背下來,而是如何使陳述得到法官認可,如何展示你的邏輯能力,如何抓住對方問題的主要點并進行回應。比賽通常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幫助。
總之,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涉外法律人才,在進入法學院后,高GPA、優(yōu)質實習、海外交換、模擬法庭經(jīng)歷等是具體而且可以努力把握的方向。此外,公益心的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和身體也非常重要。希望同學們通過良好的規(guī)劃和不懈的努力,一步步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張麗英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中國海商法協(xié)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經(jīng)濟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WTO研究會常務理事。研究領域包括國際經(jīng)濟法、國際私法、海商法和WTO法律制度。曾為多所大學的訪問學者,包括多倫多大學法學院、香港大學法學院、安特衛(wèi)普大學、美國天普大學法學院、英國牛津大學等。其著作曾獲司法部“九五”期間優(yōu)秀科研成果二等獎,教學成果曾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等。獨著的《海商法學》及主編的《海商法》均為北京市精品教材及“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本文摘自《法學第一課》,桑磊主編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