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家文物局)
轉(zhuǎn)自:國家文物局
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
今天正式拉開帷幕
“上合組織大家庭”齊聚天津
好朋友、新伙伴濟濟一堂
來認識一件青花瓷盤
感受600年前
中國與西亞地區(qū)的文化交融
當西亞彩遇上中國瓷
在我國長期的貿(mào)易交流中
中國瓷廣泛吸納了
多個國家地區(qū)的文化因素
豐富了瓷器的原料來源和表現(xiàn)內(nèi)容
這件明永樂青花枇杷綬帶鳥紋盤
就是明代制瓷與西亞色彩交融的見證
此盤呈十六瓣菱花口
一枝枇杷占據(jù)盤心
其間碩果累累
一只拖著長翎的綬帶鳥棲息枝頭
正在啄食枇杷
整體器形規(guī)整,十分精美
色彩雅致凝重,光彩奪目
而燒制所使用的鈷料
正是經(jīng)由海上絲路而來的“蘇麻離青”
如藍寶石般鮮艷色澤
這就是“百變青花”
青花瓷器是中國瓷器典型的代表之一
曾是古代絲綢之路貿(mào)易的“明星”商品
始于唐代
興于元代并經(jīng)久不衰
在明朝永樂和宣德年間發(fā)展到高峰
△明永樂青花葡萄紋板沿花口盤,天津博物館藏。
△明永樂青花纏枝花果紋雞心碗,天津博物館藏。
這一時期也被稱為青花的黃金時代
所用青料以蘇麻離青為主
也稱“蘇青”
是鄭和下西洋時
從當時的西亞地區(qū)帶回的鈷料
蘇青屬低錳高鐵類鈷料
呈色濃重青翠,色性穩(wěn)定
在適當?shù)臏囟葻煜?/p>
可呈現(xiàn)出藍寶石般的鮮艷色澤
還會出現(xiàn)銀黑色結(jié)晶斑
永樂和宣德時期的蘇青呈色
大多具有暈散和結(jié)晶斑的特征
并且有明顯的色階
無論是呈色深重還是淺淡
它的色質(zhì)總是深淺不一
這是蘇青的本質(zhì)特征
枇杷+綬帶鳥
寓意吉祥又長壽
明永樂時期的青花紋飾秀麗自然
給人以清秀感
圖案多以花卉、瓜果等植物類為主
以枇杷綬帶鳥為主題的圖案非常少見
目前所知
以此為主圖案的傳世永樂青花大盤只有三件
這件瓷盤就是其中之一
枇杷自古被人們稱為“備四時之氣”的佳果
歷來被視為吉祥之物
而綬帶鳥的“綬帶”指的是
古代官吏佩戴官印時所用的彩色絲帶
“綬”字與長壽的“壽”字諧音
“帶”與“世世代代”的“代”字同音
因此紋飾又寓意
“四時吉祥,高官長壽”
內(nèi)壁所繪桃、石榴和枇杷紋飾
和大盤沿面所繪的大小纏枝蓮花紋
則是這一時期比較常見的吉祥紋飾
整只大盤造型大而規(guī)整
青花艷雅,紋飾布局疏朗
隨著瓷器貿(mào)易的繁榮
中國的外銷瓷也不斷改進
以迎合外國人的生活習慣
西亞人喜歡圍坐在一起用餐
需要大型的瓷質(zhì)餐具
對瓷質(zhì)青花大盤的需求非常旺盛
這件大盤帶有典型的伊斯蘭風格
極有可能是永樂時期
饋贈西亞國家的一份禮物
當西亞彩遇上中國瓷
600年前的文化交融具象化了
一抹青花迎八方來客
向世界展開懷抱
成為中外文化交融的永恒縮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