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勇士前鋒德拉蒙德-格林,是勇士王朝不可取代的鐵三角之一,但在他的職業(yè)生涯中,不乏大動作傷人、踢蛋踩胸、揮拳鎖喉等爭議;與之對比來看,芝加哥公牛前鋒丹尼斯-羅德曼依靠兩米出頭的身高拿下七屆籃板王,兩次拿下最佳防守球員,同樣是場上表現(xiàn)出色,場外新聞不斷的爭議人物。
從對比來看,格林和羅德曼兩人身高相差不多,都是以偏矮的高度主打大前鋒位置,依靠強悍對抗去對位對手大中鋒,同時兼具靈活腳步足以防守側(cè)翼甚至是后衛(wèi)。不管在勇士還是公牛,兩人都屬于是進攻有缺陷,防守為主要任務的優(yōu)質(zhì)好手,是球隊核心王牌的貼身帶刀侍衛(wèi)。
先聊聊一代籃板怪物羅德曼,他的大學時期不是在NCAA,而是和公牛隊友皮蓬一樣出身NAIA協(xié)會,直到24歲投身NBA選秀,才以第二輪身份加入活塞,新秀賽季就已經(jīng)是25歲,屬于是標準的大齡新秀。
進入活塞之后,羅德曼立刻成為活塞主要輪換,以替補身份在常規(guī)賽出戰(zhàn)77場、季后賽則打了15場;第二年的羅德曼開始得到部分首發(fā)機會,常規(guī)賽打滿,32場首發(fā),季后賽也是隨隊打到總決賽第七戰(zhàn)才最終落敗湖人出局。
接下來的時間,羅德曼幫助活塞達成兩連冠,入選最佳防守一陣名單,拿下兩座最佳防守球員獎杯,入選全明星,然后在30歲的賽季打出生涯年,創(chuàng)下單賽季18.7籃板的最高水平,在這之后,再沒有任何一位球員能夠達到這個標準。
在活塞分崩離析之后,羅德曼西游加盟馬刺,一度打出0分28籃板這種恐怖數(shù)據(jù),整個職業(yè)生涯出現(xiàn)過7次0分20籃板以上的場次,而其他球員加起來也僅有5次。而相比于賽場表現(xiàn),離開活塞主帥查克-戴利之后,羅德曼身上的紋身越來越多,個人行為也越來越怪異,頭發(fā)顏色越發(fā)花哨,也逐漸成為當時聯(lián)盟離經(jīng)叛道的代表人物。
在這之后的故事我們就很熟悉了,在喬丹紀錄片【最后一舞】中也是提及不少,在禪師、喬丹、皮蓬等人恩威并施之下,羅德曼開始給公牛提供他們需要的禁區(qū)活力,依靠防守和籃板幫助球隊完成三連冠。
從比賽表現(xiàn)來看,羅德曼可以從控球后衛(wèi)防到中鋒,大多數(shù)側(cè)翼也是他的主防對象。生涯早期在活塞主防伯德、魔術師、威爾金斯這種大型持球得分手,甚至是后來的隊友邁克爾-喬丹,也是羅德曼手下的主要獵物。
年齡漸長之后,羅德曼的防守更偏于禁區(qū),當時代四大內(nèi)線,以及卡爾-馬龍、巴克利等大前鋒也都是羅德曼的防守對象。不管體型差距多大,羅德曼總能提供穩(wěn)定的防守價值。作為羅德曼的招牌能力,自30歲開始專注于籃板之后,羅德曼以201的身高連續(xù)七個賽季稱霸聯(lián)盟籃板榜首,甚至是38歲退役那年也有場均14.3籃板,職業(yè)生涯場均13.1個籃板名列歷史第11。
數(shù)據(jù)之外,羅德曼非常善用小動作惹毛對手,但在離開活塞后其實沒有真正做出過什么傷人動作。他在場上很多奇怪動作都是為了激怒對手,為球隊贏球建立優(yōu)勢,屬于是一位相當聰明的球員。
當時規(guī)則下,聯(lián)盟還允許大量的手部動作,而羅德曼也愿意犧牲身體制造對手犯規(guī),靠著強大的下盤力量和一等一的手眼騷擾,再依靠判斷和防守站位完成干擾。
相比于防守,進攻部分是羅德曼的缺點,但在三角戰(zhàn)術中的策應能力其實相當不錯。他偶爾也會在高位擔任發(fā)牌手角色,無球時負責空切和進攻籃板的拼搶。雖然不具備投射能力,但籃板威力驚人,對手必須提防,進攻之外也具備一定牽制能力。
來自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學校,以二輪秀身份進入NBA,羅德曼依靠矮小身高稱霸籃板多年,拿過五次總冠軍、兩屆最佳防守球員、兩次全明星賽,最后順利入選名人堂,對于這份履歷,羅德曼毫無疑問屬于傳奇。
從球員生涯來看,羅德曼確實離經(jīng)叛道,但一般來說,他的場上動作大多處于灰色地帶,但格林就完全不一樣了。
單以個人成績來看,現(xiàn)在的格林立刻退休也會是名人堂球員,或許沒辦法第一年入選,但未來的入選機會相當大。
在勇士六年四冠的輝煌成績中,格林、庫里、克萊屬于是不動鐵三角。官方身高198的矮小前鋒卻能扛到五號位,防守直覺和球場判斷出色,多次在公開鏡頭前表示,自己是NBA歷史上的最強防守球員。
防守之外,進攻部分的外線投射時靈時不靈,但作為勇士進攻體系的核心,格林的掩護手遞手才是關鍵,能持球快速突破,外線傳球能力更是難以取代的選擇。在進攻端,格林的得分數(shù)據(jù)確實普通,但堪稱球隊防守端第一核心,能夠在扛下小球中鋒后直接提速,成為矮壯大前鋒的最好案例。
相比之下,很多和他體系類似的前輩,在進入NBA之后都很快消失,只有格林依靠著強悍防守和出色球商打出了一片天。和大多數(shù)體系型球員不同,他這樣的成功案例非常不容易復刻。
作為庫里身旁的帶刀侍衛(wèi),格林依靠兇狠態(tài)度和防守動作成為庫里身后的偉大球員。借用他自己講的話,如果有人惡意沖撞庫里,他即使被驅(qū)逐出場也會為了庫里挺身而出。
和羅德曼對比,格林沒有超強的籃板能力,但對于球隊的防守貢獻并不輸羅德曼。而得益于勇士的強盛時光讓格林沾光不少,四次全明星、五次防守一陣、一次最佳防守球員,外帶國際賽場兩次代表美國男籃拿下金牌,回看格林的籃球生涯,雖然還未退役,已經(jīng)是一份非常成功的球員簡歷。
之所以會把二人聯(lián)系在一起,主要在于格林和羅德曼一樣,場上的爭議同樣巨大。他在訓練時直接對隊友普爾出拳,對森林狼中鋒戈貝爾使出鎖喉,場上出拳毆打努爾基奇。2016年季后賽直接兩次踢中雷霆中鋒亞當斯下體,腳踩倒地的薩博尼斯,灰熊中鋒扎克-埃迪、火箭前鋒塔里-伊森等人,都是格林強悍動作下的受害者。
也因為這些大動作,格林多次因行為問題被聯(lián)盟官方處于禁賽處罰,也曾因在更衣室和隊友爭論而被勇士禁賽。作為場上一點就燃的炸彈型球員,長年以來都是裁判眼中的頭痛人物。
如果說庫里代表了勇士的光明一面,那么格林無疑是黑暗一面。不管是真的無法控制,還是吃定了聯(lián)盟關照,格林的很多行為其實已經(jīng)偏離了籃球本質(zhì),而聯(lián)想到格林在國際賽場上安分不少,這一部分或許確實是NBA的特殊產(chǎn)物。
回看這兩位新老防守悍將,的確有很多相似之處,但羅德曼有一點是格林很難比的,前者可以一對一防守大型中鋒。
當然,羅德曼身處的年代沒有放開區(qū)域防守,沒拿球時不能執(zhí)行包夾。而公牛為了最大化進攻火力,常常讓羅德曼主打中鋒位置,他勢必需要擔起防守中鋒的責任。最出名的案例,是公牛72勝那年,公牛季后賽面對還沒成熟的奧尼爾,羅德曼以各種手段搭配皮蓬、喬丹的大范圍協(xié)防,一度讓當時的奧尼爾吃足了苦頭。
遇到像年輕的奧尼爾或者莫寧這種傳球能力稍顯普通的中鋒,羅德曼即使身高體重差一截,但強大的下盤力量也很難被推開,隨即公牛的輪轉(zhuǎn)包夾立刻出現(xiàn),逼迫中鋒必須傳球,一旦視野稍稍欠佳就非常容易發(fā)生失誤。
相比來看,格林的防守范圍和換防能力更出色,只是僅僅從護框內(nèi)線、防守中鋒這兩點看,還是羅德曼略勝一籌,更別說還有籃板能力的強項加持。
綜合來看,兩人都屬于是防守意識頂尖的聰明球員,即使現(xiàn)代防守體系更為復雜,以羅德曼的身手和球商來看依舊會是頂尖防守人。而當時的時代需要更多肉盾硬扛大中鋒,現(xiàn)代體系下更注重換防協(xié)防,兩人在各自球隊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要角。
論及個人傾向,還是更喜歡羅德曼一點。雖然同樣存在小動作,早年間也有不少危險動作,但不至于真的讓人受傷。相比起來看,格林的動作就很難讓人恭維,特別是很多時候得了便宜又賣乖,賽后還要在播客節(jié)目上嘲諷一下對手,屬實很難讓人喜歡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