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神秘的存在,金字塔、木乃伊、還有尼羅河曾經(jīng)都是我向往的一切,所以在看到這本《紅海古卷》的時候,我毫不猶豫的出手了。有一說一,《紅海古卷》的封面設(shè)計非常有埃及的感覺,我仿佛透過這封面看到了那古老的金字塔內(nèi)壁里雕刻的故事。
除了封面吸引我以外,這本《紅海古卷》吸引我的另一個地方就是它的刷邊設(shè)計。刷邊書籍會讓原本看上去平平無奇的書籍,多了一些神秘色彩。再加上是埃及相關(guān)書籍,刷邊的內(nèi)容又是選擇的埃及壁畫上的彩色圖案,整本書就顯得更加富有埃及色彩了。
我喜歡一切美好的存在,所以刷邊書籍這種唯美的存在,對我來說即便是不喜歡閱讀的書籍內(nèi)容,但是擁有精美刷邊的情況下,放在書架里收藏也算是一種人生體驗了吧。但是這本《紅海古卷》,內(nèi)容是我喜歡的埃及相關(guān),我又怎么可能只放它在書架里落灰長眠呢?
可能是因為太過于喜歡埃及,所以我喜歡從各種書籍里面去搜索金字塔的相關(guān)資料,所以當我看到《紅海古卷》里面很多關(guān)于金字塔的記錄的時候,我覺得還是很熟悉的。不過,可能是我閱讀的比較片面,所以當我第一次面對彎曲金字塔的時候我還詫異了一小會。
說是彎曲金字塔,其實也并沒有彎曲成多么夸張的模樣,簡單來說就是普通的金字塔稍微的變形了一點。彎曲金字塔的底部斜度明顯的比普通金字塔的傾斜角度要高一些,這就是彎曲的一個主要形成過程。
不過不論是彎曲金字塔還是普通金字塔,在我看來都是非常神奇的存在,它代表著是埃及的一種過去,是一種歷史,更是一種人類“征服”某些建筑的證明。而且在《紅海古卷》里,我還看到了這樣一段話:“最諷刺的是,搖動、開裂并下沉的彎曲金字塔卻是古代幸存下來所有大型金字塔中保存最好的一個,金字塔絕大部分的外殼完好?!?/p>
雖然我們聽見的最多的是胡夫金字塔,三座金字塔連在一起成為了埃及的一種象征,但是現(xiàn)在回頭看看,也許只是因為彎曲金字塔的宣傳不夠,所以我才相對了解較少。但是從各方面來看,也許適當?shù)淖龀稣{(diào)整之后的金字塔建筑,才是最好的存在。
所以金字塔很牛,建造金字塔的工匠們更牛!所以考古發(fā)現(xiàn),在紅海曾經(jīng)有一個港口,這個港口的存在也許和金字塔的建造有關(guān)。工匠們居住在一起,各司其責,而港口則擔負著運輸采集出來的石頭的巨大貢獻。
是啊,建造金字塔的每一個石頭,都是超級大的存在。古代沒有現(xiàn)代那么發(fā)達的工業(yè)技術(shù),工匠們要通過采集石頭,打磨石頭,運輸石頭,最后組裝石頭來完成金字塔巨大的工程,太不容易了。所以,每個人都想了解過去,了解那些工匠的存在,工匠的生活,更想了解的是金字塔建造的完成過程。
所以在《紅海古卷》的第五部分,講述的就是曾經(jīng)的工匠們?nèi)绾谓ㄔ旖鹱炙?。我最感興趣的,是關(guān)于巨大石頭如何運輸?shù)浇鹱炙?!在第五部分里,有這樣一個猜測:尼羅河洪水形成了天然的水利升高系統(tǒng)。
夏末水位低,8月中旬洪水泛濫達到頂峰,工匠可能利用水面身高7米的時機抬升石塊,隨后9月到10月,水位逐漸降低。利用這個天然水利升高系統(tǒng),胡夫的工匠們滿載石塊的運輸船到達高原基座,通常水位抬升形成高于泛濫平原4米的水平面。
石塊運輸?shù)轿?,抬升第二步就是斜坡和杠桿了,工匠們利用這些原始的工具,建造出了歷史的偉大遺跡,我一時不知道到底該稱贊工匠們的偉大還是金字塔的宏大了。但無論如何,歷史已經(jīng)過去,而金字塔保存了下來。
我想,真正的過去還是需要我們?nèi)ヌ剿鞑拍軌蛘业桨桑吘巩敃r代不同了,一切都不同了。過去可能是海的地方,現(xiàn)在是陸地,如此一想也許在埃及,真的就是通過尼羅河的洪水來完成巨大石材運輸?shù)哪兀‘吘?,曾?jīng)居住在尼羅河兩岸的埃及人,種地就是依靠著他們的尼羅河洪水提供給大地的養(yǎng)分呢。
埃及,神秘的國度,金字塔,偉大的存在,《紅海古卷》,刷邊的埃及歷史書。既然暫時去不了埃及觀看真正的金字塔,那么就去看一場埃及展吧,這何嘗不是一種補償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