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師大社“廠商周”活動在當當網(wǎng)進行中!即日起至9月30日,暢銷經典、重磅新品、特價專區(qū)......全場圖書五折封頂!
直達入口
方法一
當當APP直接搜索“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直達廠商周專題活動。
方法二
點擊下方小程序,直達書單頁面。
新書速遞
植物生命:混合體的形而上學
作者:[意] 埃馬努埃萊·科恰
我們很少談論植物,也忘記了它們的名字。哲學總是忽視它們,甚至生物學也認為它們是生命之樹的簡單裝飾。然而,植物賦予地球生命:它們創(chuàng)造了環(huán)繞我們的大氣層,它們是我們賴以維生的氧氣的源頭。
植物體現(xiàn)了生命所能與世界建立的最為密切和基本的聯(lián)系。從葉、根和花的視角來看,世界不是一種簡單的物的集合,或包含一切的普遍空間,而是總體的大氣、氣候,是一種真正的混合形而上學之所在。
不同于討論自然和宇宙的思想慣例,科恰將無限小與無限大結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性地闡釋了植物的哲學意涵,進而重新定義了人類在生命領域中的位置。
小寒日訪程爺
作者:張翎
本書是莫言、李敬澤、馮小剛盛贊作家,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得主,《金山》《唐山大地震》原著作者張翎最新現(xiàn)實主義小說集,包括《小寒日訪程爺》和《疫狐紀》兩部中篇小說。
《小寒日訪程爺》,即女記者王鈺在小寒日這天去采訪程爺程高遠,串聯(lián)起程爺?shù)目谷胀?,關注其晚年生存境況問題,在富有懸疑和戲劇性的情節(jié)中,描摹了人物在大時代下的半生悲歡。
《疫狐紀》講述的是兩個女人的故事,一個是因成全領養(yǎng)女兒的前程不得不放棄專業(yè)舉家移居國外多年的建筑學家,一個是因車禍剛剛失去花季女兒的中年家庭臨時雇工,因為疫情,她們帶著各自無法言說的人生重負及缺憾交匯糾纏在同一屋檐下,花園里出現(xiàn)的一只瘸腿小狐貍觸動了兩個人柔軟脆弱的神經,養(yǎng)老院里一起目睹到的令人崩潰的生活真相讓兩個人敞開心靈,相互慰藉。
管理者為何重要:無老板公司的險境
作者:[丹] 尼古萊·J. 福斯 / [美] 彼得·G. 克萊因
近些年,不少商業(yè)書籍推崇“扁平化”與“無老板”公司,宣稱科層制已經過時,甚至要“炒掉所有管理者”。本書指出,這些書籍提到的“無老板”案例是“精挑細選”的,并因此錯誤判斷了企業(yè)制度的趨勢。“無老板”神話建立在對公司工作內容和運作方式的根本誤解之上。經濟理論認為,如果沒有人負責組織和運營,組建公司就毫無意義——每個人都會成為獨立的承包商。
在知識型經濟的當下,未來更加不可預見,管理者的工作比過去更為重要。當發(fā)生公司現(xiàn)有規(guī)程無法處理的非常事件之時,管理者就可介入處理,協(xié)調組織內部活動,并使雇員更好地協(xié)同工作。在面臨技術和全球競爭等重大沖擊而得以幸存的公司,都擁有強勢、有魅力又權威的老板。
“視而不見”:近代中國視覺文化
作者:黃瓊瑤
看客的目光跨越百年交匯于紙面,視覺研究手持隱秘鑰匙,為我們開啟了一座晚清民初的圖像寶庫:上海開埠慶典圖像里的民族主義和政治博弈;女性形象在近代大眾文化中的首次突圍;民國畫師平衡新與舊的美麗;報刊編輯開啟對新娛樂的追求……
本書考察近代視覺文化中的具體問題,分析晚清民初文化交融背景下,大眾文化中視覺符號的形成與變動。從《點石齋畫報》到《時報·余興》,從美女月份牌到時裝仕女圖,作者關注畫報、廣告、印刷、電影等媒介,回應視覺文化研究中誰在看、怎么看、看什么、什么東西可看等核心問題,期待與讀者一起睜開眼睛,看見近代視覺文化中被“視而不見”的新變,思考過去與當下。
口罩:近代東亞的衛(wèi)生與政治
作者:張蒙 主編
口罩,這件如今深刻嵌入我們生活習慣與生命記憶的醫(yī)療用品,其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
現(xiàn)代口罩誕生于19世紀末,隨著20世紀初香港鼠疫、東北鼠疫、西班牙大流感等數(shù)次疫情的暴發(fā),口罩在政府政策、現(xiàn)代醫(yī)學與社會思潮的角力下,作為政府與醫(yī)學界宣傳推廣的防疫用品,在中、日、韓等東亞地區(qū)推廣開來。
口罩的普及不僅僅是醫(yī)學、科學知識宣傳的過程,也是政策力量、社會輿論等公共博弈的結果,對這件物品的探究揭開了近現(xiàn)代政治、文化、社會史的沉重一角。
我也只是一個人
作者:[匈] 特雷齊婭·莫拉
“房地產危機正在拖累所有人。”
“我們的個人素質和專業(yè)能力根本無關緊要。”
達留斯·科普生活在新經濟泡沫背景下的德國。總部位于美國的跨國集團收購了他所在的公司,又解雇了幾乎所有人,只留下他作為歐洲大陸辦事處的唯一員工。從網(wǎng)絡工程師變?yōu)殇N售經理,面對一個人的辦公室,科普自嘲:“從今天開始,我就是大陸上唯一的男人了。”
有一天,客戶在留下一個裝滿現(xiàn)金的紙箱后便不見人影,科普卻遲遲聯(lián)系不上遠在英美的上司。與此同時,妻子需要他提供更多真正的支持與回應(而非僅僅停留于口頭的“愛”),住院的母親和待業(yè)的妹妹期待他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朋友透露了科普的公司又將重組的傳言……他隱約感覺到工作和婚姻都岌岌可危,自己的生活即將崩潰。必須行動起來,可除了拖延和自欺欺人,他還能做些什么?
“我也只是一個人而已?!?/p>
從莫扎特到貝多芬:侯麥的音樂電臺
作者:[法] 埃里克?侯麥
本書是二戰(zhàn)后法國新浪潮導演埃里克·侯麥的一本音樂評論集。侯麥曾受邀在一個法國知名音樂廣播節(jié)目里講莫扎特和貝多芬,由此生發(fā)而撰成本書。身為導演的侯麥以其嶄新獨特的眼光看待音樂,將對電影藝術的思考方法應用到音樂領域中。
書中談論了莫扎特、貝多芬等音樂家激動人心的古典音樂作品,映照時代思想潮流的變化,從主題、調式、聲音與色彩等分析音樂,探討了古典音樂的性質,挖掘其哲學內涵,更將之與文學、繪畫等藝術交相比照,引讀者沉潛于藝術之美中。
杰作何以誕生:影響藝術史的18位巨匠
作者:孫琳琳
醉心于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達·芬奇、天才學生拉斐爾、外交大師魯本斯、市井狂徒卡拉瓦喬、用畫筆復仇的女畫家真蒂萊斯基、離世2個世紀后才被讀懂的維米爾……
為什么是他們留名于藝術史?怎樣的時代造就了藝術家及其杰作?名作中的構圖、光影與色彩,又披露了執(zhí)筆人怎樣的命運?
本書是一部藝術小史,從文藝復興的黎明開始,書寫13—17世紀歐洲18位卓越藝術家的故事,對250余件藝術史經典作品進行細讀。作者結合史料,將藝術家的人生際遇與作品分析融通,以獨有的方式重新審視既熟悉又陌生的杰作。
看畫,可以是一個紛繁復雜的思維過程,唯一的門檻就是睜開眼睛。
暢銷經典
中文打字機:一個世紀的漢字突圍史
作者:[美] 墨磊寧
本書以中文打字機為對象,追溯了中文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相適應的歷史。近現(xiàn)代以來,漢字作為非字母文字,在技術語言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遭遇了來自字母文字中心主義的重重阻礙,其一便是無法適應西式打字機。本書通過講述中 文打字機的發(fā)明歷程,展示了漢語世界的機械革命,探索了中文尋求生存、適應且影響科技變革的歷史。書中描述了在近一個世紀之間,中文使用者在發(fā)明中文打字機的過程中進行的各種嘗試、經歷種種失敗或成功的故事,由此反映了中文如何突破字母文字霸權而融入全球化信息時代,重新獲得獨特地位。
動物尋古:在生肖中發(fā)現(xiàn)中國
作者:袁靖
十二生肖是中華文明傳承數(shù)千年的經典體現(xiàn)。這十二種生肖動物中,除了龍是虛構的,其余均在考古遺址中有所發(fā)現(xiàn)。
本書從動物考古學家的視角,分析各大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以及各種反映動物形象的青銅器、陶器、畫像磚石、繪畫,再結合相關的文字記載,還原生肖動物的起源、馴化,以及它們在華夏民族生產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仔細講述了華夏民族與動物自新石器時代起,同行至今發(fā)生的種種有趣故事。
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
作者:吳鉤
本書是講述宋朝“風雅”生活的一本趣味圖書。作者從宋畫這一新穎角度入手,結合文獻記載和前人研究成果,揭示了宋朝“風雅”生活的若干側面,將宋人起居飲食、焚香點茶、趕集貿易、賞春游園、上朝議事的生活圖景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展現(xiàn)了宋朝特有的社會風貌和時代精神。 書稿分為六輯,第一輯講述宋人的日常生活;第二輯講述宋朝文人的雅玩與雅趣;第三輯描述宋朝的社會百態(tài);第四輯介紹宋朝的城市公共設施;第五輯側重于呈現(xiàn)宋朝的商業(yè)繁華;第六輯則考證了宋朝政治生活中的禮儀問題。在史料運用方便,作者通過檢索數(shù)百幅宋畫,還原了宋朝人物的生活景象,同時還以少量宋朝壁畫、磚刻、出土文物、文書實物作為補充,以及少數(shù)唐畫、明畫、清畫作為參照,以做到相互映證、比對。
巫師:一部恐懼史
作者:[英] 羅納德·赫頓
本書是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歷史學高級教授羅納德·赫頓的巫師研究專著。作者以盡可能廣泛和深入的視角切入近代早期巫師審判,將巫術視為從古至今全世界共同面對的問題進行研究和討論,追溯了巫術觀念和獵巫文化的發(fā)源和流變。作者綜合英美和歐陸學者的觀點和研究路徑,結合歷史學和人類學的方法,考察了世界各地人們對巫師及其他類似的信仰的態(tài)度以及巫師嫌疑人的遭遇。其視域跨越非洲、中東、南亞、澳大利亞以及美洲,洞見貫穿古代異教時期到當代社會。本書是巫師研究領域的集大成之作,致力于消除人類社會對巫術的恐懼。
清單
作者:[英] 肖恩·厄舍
清單的出現(xiàn)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每個人大概都曾試圖通過羅列各種條目來理清自己的思路,表達內心的情感。本書收錄了124張風格各異的清單,每張清單后都附有相關的圖片,其中大部分是清單原件的影印本。
這124張清單跨越古今,涵蓋了許多歷史事件,以及名人們經 歷的奇聞趣事:古埃及人請假的理由,有些在今天看來也仍然適用;達爾文的父親對兒子事業(yè)的質疑,全因擔心自己的孩子再也無法過上穩(wěn)定的生活;愛因斯坦要求妻子遵守的協(xié)議,讓人看完不禁開始思考婚姻的意義;霍華德?洛夫克拉夫特心中總有些怪誕的念頭,平常的文字讀來卻令人渾身發(fā)冷;夢露的新年決心,大概會讓人想起自己每年都列下可最終沒能完成的年度計劃……這些清單很少出現(xiàn)在公眾的面前,但是它們都獨具魅力和趣味,值得大家細細品位。
詩歌小史
作者:[英] 約翰·凱里
流傳至今的最古老的詩歌講了什么故事?與荷馬齊名的女詩人是誰?歐洲人眼中的李白、蘇軾作 品什么樣?
詩歌是用特殊的方式構成的語言,因此它會被人記誦,被人珍惜。本書要講的,就是這些至今沒有被遺忘的作品,主談英美詩歌,兼及歐洲其他地區(qū)和東方詩歌。英雄史詩如《吉爾伽美什》《貝奧武甫》,傳奇歌謠如《高文爵士與綠衣騎士》《仙后》,中世紀大師如但丁、彼特拉克,現(xiàn)代主義詩人如華萊士·史蒂文斯、蘭斯頓·休斯……還有各個歷史時期,不可不提的女詩人如畢曉普、普拉斯。他們共同構成了本書璀璨的詩人星圖,他們的故事與創(chuàng)作寫就了四千年詩歌史。
詩人告訴我們,一切都將變?yōu)閴m土,但這首詩本身不會消亡。
奧斯特利茨
作者:[德] 溫弗里德·塞巴爾德
本書是德國作家溫弗里德 ?塞巴爾德享譽國際的代表之作,也是其離世前發(fā)表的最后一部小說。奧斯特利茨(Austerlitz)這一名字本身便是一種隱喻,它既是一個典型的猶太人名字,又是一場著名戰(zhàn)役的名字,同時還與奧斯維辛(Auschwitz)的發(fā)音如此相似。這部長篇小說講述了被一對英國夫婦收養(yǎng)的猶太男孩,得知自己的真實姓名“奧斯特利茨”后,終其一生追索自己的身世之謎。從威爾士到巴黎,從圖書館到地鐵站,從安特衛(wèi)普到柏林……而伴隨著他對“自我”的探尋,一塊又一塊不可或缺的記憶拼圖逐漸連綴起來,還原出一份悲慟的個人史,一段令人難以釋懷的家族往事,以及歐洲大陸曾發(fā)生過的那段黑暗的歷史。塞巴爾德以其獨特的筆法和語調,突破傳統(tǒng)小說文體的各種邊界,將虛構與事實、記憶與歷史、圖像與語言、敘事與評論等糅雜在一起,編織出一個既有理性的深度,又有感性的迷人的故事。通過奧斯特利茨,我們穿越到一片帶著深不可測的時間感的廣袤之地,一個由朦朧的畫面與人影組成、籠罩于光與霧之中的世界中。
布勞提根詩選
作者:[美] 理查德·布勞提根
本書收錄了美國詩人布勞提根的九十多首代表性詩歌,包括《由愛的恩典機器照管一切》《河流的回歸》《避孕藥與春山礦難》等。
布勞提根以使用幽默與情感來推動視覺想象力而聞名,他的詩歌通俗易懂而又奇特地具有一種跳躍性和神經質,簡潔的文字中往往蘊含著精妙的隱喻。因為他的詩作簡短而精妙,有俳句般的風味,他也被稱為“美國的松尾芭蕉”,在美國詩歌史上具有獨特地位。
布勞提根的寫作以“詩意”的展開為核心,將詩歌、散文、小說整合在一種可以稱之為“布勞提根風格”的新事物中。這種文體企圖先讓詩歌散文化,再讓小說“散文式詩歌化”,繼而讓詩歌小說化。
這本《布勞提根詩選》是“布勞提根風格”在詩歌上的集中體現(xiàn)。
- End -
成為更好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