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5 日,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了 6 月份 70 個大中城市的房價數據,長沙的情況有點特別。新房價格這邊,長沙以 0.4% 的環(huán)比漲幅和上海一起排在全國第一;可二手房價格呢,卻以 1.2% 的跌幅成了全國第二,僅次于徐州。這種新房和二手房走勢相反的情況,讓不少人對長沙樓市有點看不懂了。
再看看貝殼找房的數據,上面顯示長沙二手房價格在 2025 年上半年跌得挺明顯。1 月份的時候,二手房成交均價是 0.98 萬 /㎡,到了 6 月就跌到了 0.86 萬 /㎡,半年時間就跌了 12%。這意味著,一套 100㎡的房子,半年就少了 12 萬。也是在這個時候,長沙市住建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優(yōu)化房地產發(fā)展措施的通知》,里面有十條政策,像 “以舊換新補 3 萬”“二孩家庭多套房票” 這些。但對比去年全面放開限購的政策,這次的力度好像沒怎么加大。
長沙的房價收入比一直是大家津津樂道的點,易居研究院 2024 年的報告里說,長沙 6.2 的房價收入比在 35 個城市里是比較低的。之前,這可是長沙的一大優(yōu)勢,再加上每年都能吸引不少人來,2021 到 2024 年,常住人口分別增長了 17.85 萬、18.13 萬、9.25 萬、10.39 萬,所以在長三角一些城市房價開始調整的時候,長沙還能接著漲兩年。
不過,長沙人口增加的同時,湖南省其他城市的人口卻在減少。湖南省統(tǒng)計局的數據顯示,2022 到 2024 年,全省人口一共減少了 83 萬,所有非省會城市的人口都在往下降。這種情況在房地產市場不好的時候,問題就暴露出來了。2021 年長沙商品房銷售面積是 2605 萬㎡,到 2024 年就跌到了 1357 萬㎡,差不多跌了一半,就算有這么多人口流入,也填不上這個窟窿。
說到長沙的產業(yè),大家都知道它是 “工程機械之都”,但這個產業(yè)這幾年不太好過。2022 年,三一重工凈利潤跌了 64.26%,成了 44.05 億;山河智能更慘,虧損了 10.98 億,同比跌了 458.7%。這直接讓長沙工程機械產業(yè)的產值從 2021 年的 2800 億掉到 2022 年的 1990 億,雖然 2023 年回升到 2200 億,但也能看出來,產業(yè)太單一了風險不小。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zhàn)略研究院研究發(fā)現,長沙工業(yè)增加值在全國的排名,2022 年是第 19 位,這和它的人口規(guī)模不太匹配。而且,工程機械行業(yè)每下滑 1%,當地商品房銷售就會跟著降 0.8%,可見產業(yè)對樓市影響有多大。
這次新政策出來后,市場反應也比較平淡。首周,新房成交量只比之前多了 3%,但二手房掛牌量卻漲了 15%。有鏈家的經紀人說,現在客戶都在觀望,畢竟半年跌 12% 的市場,誰也不想輕易出手。
其實這里面有個挺矛盾的地方,大家買房子都會看房價收入比,長沙 6.2 這個低比例,以前是優(yōu)勢,現在反而讓人覺得漲不起來;別的城市靠泡沫還能維持一下熱度,長沙調控得比較理性,卻更早感覺到了真實需求的上限。
湖南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提了個 “產業(yè)換房票” 的想法,就是把工程機械企業(yè)的技改投資變成人才購房補貼,這樣既能讓產業(yè)升級,又能激活樓市。不過,這想法能不能行得通還是個問題,現在三一重工這些企業(yè)還在恢復,財政能不能承擔得了也是個事兒。
總的來說,長沙樓市現在的情況,其實也反映了中國樓市的一個大問題:當調控的好處慢慢沒了,人口增長也到了瓶頸,像長沙這樣靠低房價吸引人的城市,該怎么在穩(wěn)住市場和防范風險之間找到平衡,這確實是個需要好好琢磨的事兒。
本文章由齊家小編整理發(fā)布,部分作品來自互聯網,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直接聯系小編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