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傳祺向往S7以20萬+預售價開啟預售,定位中型新能源SUV市場的“高階智駕”新秀。
2880mm軸距+激光雷達+三屏交互+零重力座椅的配置矩陣,卻在設計原創(chuàng)性和尺寸競爭力上引發(fā)爭議。
預售價格與產(chǎn)品力是否匹配?小八帶你看透這款“縫合怪”車型的深層邏輯。
當我第一眼看到實車時,差點以為英國某超豪華品牌又出跨界聯(lián)名款。
從前臉貫穿燈帶到懸浮車頂?shù)脑O計語言,從A柱裝飾到大尺寸輪轂的搭配比例,都在瘋狂向路虎星脈的設計基因致敬。
不過設計師顯然深諳“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捷徑,車頂那顆激光雷達的凸起,倒是給這臺“縫合怪”注入了獨有的科技標識。
需要肯定的是,全車0.618黃金分割的造型比例拿捏到位,1950mm車寬配合21寸輪轂營造出扎實的視覺張力。
但有一點,我不吐不快,那就是當分體大燈+梯形格柵成為新能源標配,傳祺這套設計語言既缺乏破局勇氣,又丟失了家族傳承,活脫脫變成設計元素陳列館。
拉開車門的瞬間,仿佛穿越到國產(chǎn)新勢力的樣板間。
雙15.6寸懸浮屏+HUD的組合拳,撞色植絨頂棚+吸頂娛樂屏的奢華套餐,零重力座椅+腿托按摩的“移動SPA”。
而這些配置單上的滿分項,在實際體驗中卻暴露了整合能力的短板,屏幕黑邊能停航母,觸控反饋總有0.3秒延遲,座椅通風的風噪堪比小型吹風機。
不過必須承認,4900mm車長在空間魔術(shù)手的運作下,確實變出了行政級后排體驗。
可調(diào)角度達到135°的航空座椅,配合獨創(chuàng)的“星空穹頂”照明系統(tǒng),倒是給家庭用戶提供了越級享受。
只是這2880mm軸距放在2025年新能源戰(zhàn)場,面對問界M5的2880mm、理想L7的3005mm,傳祺的空間魔法還能奏效多久?
1.5T混動專用發(fā)動機+雙電機組成的插混系統(tǒng),160馬力的賬面數(shù)據(jù)實在不夠看。
在友商紛紛祭出200+馬力混動系統(tǒng)的當下,這套動力總成更像是從燃油車時代穿越來的“保守派”。
而更令人費解的是,官方至今對純電續(xù)航、綜合功率等關鍵參數(shù)三緘其口,這種擠牙膏式的信息披露,難免讓人懷疑技術(shù)儲備的真實水平。
不過從工程團隊流出的信息看,新車可能搭載廣汽最新一代GMC2.0混動系統(tǒng),熱效率突破44%的第四代米勒循環(huán)發(fā)動機,配合智能能量管理系統(tǒng),或許能在能耗表現(xiàn)上扳回一城。
只是這些技術(shù)紅利能否對沖20萬+的售價門檻,就要看最終定價策略的誠意了。
傳祺向往S7若想用智駕配置突圍,那套尚未經(jīng)過市場檢驗的ADiGO 5.0系統(tǒng),真的能支撐3萬元溢價嗎?
但換個角度看,植絨頂棚、航空鋁底盤、納帕真皮這些傳統(tǒng)豪車配置的下放,確實在觸感維度建立了差異優(yōu)勢。
對于既要新勢力科技感,又放不下傳統(tǒng)豪華質(zhì)感的“糾結(jié)型”買家,這臺車或許提供了折中選擇。只是這個細分市場的容量,能否撐起傳祺的野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