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逛動物園的時候,盯著動物的臉看久了,會發(fā)現(xiàn)個挺有意思的事兒。老虎獅子的眼睛,總像是直勾勾地盯著你,倆眼球幾乎湊在臉中間,可轉頭看旁邊的山羊或斑馬,眼睛卻像長在腦袋兩側,稍微動一下頭,仿佛能把周圍看個遍。
這可不是隨便長的。就說那些追著獵物跑的食肉動物,眼睛往前湊是有大用處的。你想啊,獵豹追羚羊的時候,時速能飆到一百多公里,這時候不光要跑得快,還得算準距離,再往前躥半米,剛好能咬住獵物的喉嚨,差一點就可能讓到手的飯跑了。倆眼睛湊一起,看到的畫面會有重疊,大腦就能根據(jù)這一點點差別算出深淺遠近,跟咱們閉一只眼扔東西總扔不準一個道理。當然這也有代價,視野就窄了,身后稍微有點動靜,可能得回頭才能看見。
反觀那些低頭吃草的動物,它們的眼睛位置就聰明多了。山羊低頭啃草的時候,不用抬頭,眼睛往兩邊一掃,差不多能把周圍三百多度的地方都瞅見,也就屁股后面一小片是盲區(qū)。這多關鍵啊,獅子要是從側面摸過來,剛走幾十米可能就被發(fā)現(xiàn)了,趕緊撒腿跑還來得及。不過這么一來,看東西就沒那么立體了,遠處的樹離自己多遠,可能沒那么準,但沒關系,它們還有別的本事,兔子耳朵長,能聽見細微的響動,野牛鼻子靈,老遠就能聞出危險的味兒,剛好補上視覺的短板。
其實這背后都是過日子逼出來的。食肉動物得靠捕獵活,一頓飯的能量頂?shù)蒙鲜巢輨游锟邪胩觳荩刹东C失敗一次,可能就得餓好幾天。所以眼睛必須跟瞄準鏡似的,精準第一。你看老虎趴在草叢里,倆眼睛死死盯著遠處的小鹿,盤算著什么時候撲出去最合適,這時候立體視覺就是它的武器。
食草動物就不一樣了,它們的日子是防字當頭。就算吃得再多,只要被盯上,可能一口都沒機會咽下去。所以它們進化出了廣角監(jiān)控,單個看視野廣,一群湊在一起更厲害。斑馬群在草原上吃草,你看它們的頭朝向各個方向,東邊有獅子,西邊有鬣狗,總有一只先發(fā)現(xiàn),嗷一嗓子,整個群就跑起來了,這可比單個硬扛靠譜多了。
當然也有不守規(guī)矩的。棕熊看起來憨憨的,既吃草也吃魚,它眼睛就長在前面 抓魚的時候得看準了再伸手,不然魚早溜了,這時候立體視覺比廣角有用。貓頭鷹更絕,眼睛往前湊,夜視能力超強,方便夜里抓老鼠,可視野窄怎么辦?它脖子能轉兩百七十度,相當于自帶轉頭監(jiān)控,也算把缺點補上了。
往深了想,這事兒挺有意思的。大自然從來不給完美的答案,只給最合適的。食草動物的兩邊看,食肉動物的往前盯,說到底都是為了活下去。沒有誰的眼睛更好,只是各有各的活法。
咱們人也一樣,祖先既得打獵又得防著被野獸追,所以眼睛往前湊,保留了精準度,也沒丟太多周邊視野。這大概就是生存的智慧吧,不用什么都占全,想明白自己要什么,舍掉該舍的,反而能走得更穩(wěn)。
你平時觀察過哪些動物的眼睛?有沒有發(fā)現(xiàn)更有趣的細節(jié)?或者你覺得,咱們生活里,哪些事兒也像這樣,得在精準和周全里找個平衡?來評論區(qū)聊聊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