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2日《聊城晚報》5版
運河流淌,滋養(yǎng)的不只有沃野,更有獨特的飲食文明。在“南有蘇杭,北有臨張”的商貿(mào)傳奇中,陽谷縣有一張沉甸甸的美食名片歷經(jīng)歲月淘洗,越發(fā)璀璨,那便是承載著“四平八穩(wěn)、十全十美”吉祥寓意的運河雅宴體系——四·十席。
四·十席擺桌
四·十席的誕生,繞不開大運河與古代帝王的淵源。相傳清代乾隆帝南巡駐蹕陽谷張秋碼頭,當(dāng)?shù)毓賳T奉上的盛宴令龍顏大悅,其精妙的規(guī)制遂得以定型并流傳后世。數(shù)百年來,這套蘊含天地和諧與美好祈愿的完整禮儀性宴席,早已融入陽谷人的生活脈絡(luò),閨女出嫁回門請女婿、會親家、賀壽辰,四·十席都是表達(dá)敬重與祝福的最高禮遇。
十大碗(蒸碗)
這席不僅是一場舌尖盛宴,更是活態(tài)的運河文化遺產(chǎn)。它以嚴(yán)謹(jǐn)?shù)囊?guī)制、精深的烹飪技藝和對時令風(fēng)物的極致尊重著稱。大廚們堅守“燒燜融鮮”“整脫不破”“蒸扣鎖味”的古法哲學(xué),化平凡為神奇,每一道菜肴都凝聚著匠心與敬意。其“四干果、四鮮果、四點心、四葷四素冷碟”(預(yù)席),“四大件各配四鈴鐺小菜”(正席),以及“十蒸碗雁翅陣”(韻席)的格局,本身就是一套蘊含哲理的飲食文化密碼。
醒酒湯
正席華章,四·十席的靈魂,在于正席四大件的儀式感與精湛技藝?!凹t燒方肉”登臺,必行古老的“開刀禮”,主賓剪彩,廚師分肉澆汁,禮成方嘗其肥而不膩、入口即化之妙。“龍騰四海燒海參”以燒燜絕技逼出豐腴膠質(zhì)的濃香;“八寶布袋雞”整雞脫骨不破皮,腹藏八寶珍饈,醇香嫩滑堪稱絕活;“紅燒黃河大鯉魚”取材講究,上桌擺“文腹武背”,魚頭必朝東,寄寓“滿腹經(jīng)綸”“福如東海”;壓軸的“四喜丸子”則滿載“福、祿、壽、喜”的圓滿愿景。
八寶布袋雞
韻席終章,十道蒸碗(如粉蒸排骨、梅菜扣肉、八寶飯等)以獨特的“雁翅陣”排開。陶器慢蒸數(shù)小時,滋味交融,油脂化入醇湯,盡展“十蒸九扣”的功力精髓。這既是味覺的層層遞進(jìn),亦是“四季發(fā)財、四方平安、四通八達(dá)、十全十美”的祝福收尾。
龍騰四海燒海參
值得欣喜的是,這份承載著運河深情、清宮遺韻的陽谷四·十席正從昔日的特定禮宴走向更廣闊的公眾視野。如今在陽谷,如獅子樓大酒店等本地餐飲翹楚,已將其精粹開發(fā)成適應(yīng)現(xiàn)代消費的精致套餐,讓非遺美食飛入尋常百姓家,更讓流轉(zhuǎn)于杯盤間的運河文化、待客深情與生活智慧,得以在新時代的煙火人間持續(xù)傳唱。
甜點蜜三刀
品嘗陽谷四·十席,不僅是味蕾的豪華旅程,更是在方寸餐桌之上,完成一場對大運河文脈、齊魯待客之道與古法廚藝智慧的深度浸潤。它如同一曲鐫刻在灶火深處的“陽谷味道”頌歌,成為當(dāng)?shù)刈铛r活也最值得傳承的文化記憶。
文/圖 記者 崔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