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李棟(Dong Li)
德、法、英、中多語作家、譯者。首部英語詩集《橘樹》(
The Orange Tree)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xué)出版社鳳凰詩人系列首屆新銳詩人圖書獎并入圍美國詩社和艾略特基金《四個四重奏》詩歌獎短名單。中文譯作包括華裔美國詩人張明皚的《記逝錄》,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甘德的《相伴》《新生》《魂與結(jié)》,德法雙語作家安妮·韋伯的《安妮特》。
出席活動
8月12日
8月12日
(星期二)19:00-21:00
主論壇:
流變與轉(zhuǎn)化中的古典
嘉 賓
[美]馬丁·普克納 | [英]艾禮凱
[瑞典]帕特里克·斯文松
[愛爾蘭]達(dá)里娜?加拉格爾
[美]張明皚 | [馬來西亞]戴小華
[馬來西亞]林雪虹 | [韓]薛熹禎
[韓]金草葉 | [韓]千先蘭
[德]李棟 | 孫颙 | 余中先
戴從容 | 黃雪媛 | 郭爽
程婧波 | 張秋子
主 持
方笑一 | 吳雅凌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中共虹口區(qū)委宣傳部
協(xié)辦單位
建投書局、思南公館
朵云書院、中信書店
上海塞萬提斯學(xué)院
媒體專場
8月13日
8月13日
(星期三)19:00-21:00
詩歌與記憶:《記逝錄》《只有一朵玫瑰支撐》新書分享會
地 點(diǎn)
朵云書院·旗艦店
嘉 賓
[美]張明皚(詩人)
[德]李棟(詩人、譯者)
黃雪媛(翻譯家)
張定浩(詩人、評論家)
活動介紹
《記逝錄》是美國當(dāng)代著名詩人張明皚(Victoria Chang)的代表作,曾獲《洛杉磯時報》圖書獎、美國筆會福爾克詩歌獎,入圍美國國家書評人協(xié)會獎短名單和美國國家圖書獎長名單。母親離世后,詩人拒絕寫挽歌,而是在悲痛又焦灼的兩個星期里為她在這個世界上所失去的一切寫起了訃告?!叭怂篮?,記憶醒來,邁開了雙腿。”悲傷在訃告中升華。詩人以報紙訃告的形式命名已經(jīng)逝去的事物(如禮節(jié)、語言、未來、母親的藍(lán)裙子)以及死亡對生者的影響。這本詩集勇敢而溫暖,直面悲痛,為生者立了一份飽含情感的遺囑。
《只有一朵玫瑰支撐》是德國當(dāng)代著名猶太裔詩人希爾德·多敏(1909—2006)的詩歌精選集。多敏兼具猶太民族和德國文化雙重身份,經(jīng)歷了漫長的流亡,作品跨越戰(zhàn)爭年代。她42歲開始寫詩,50歲才出版第一部詩集。多年的避難生活沒有壓垮她,而母親的突然逝世卻令她陷入精神絕境?!八^勇氣,就是與恐懼相擁?!比松闹涟禃r刻,寫詩成了唯一支撐她的一朵玫瑰。她“站起身,走向家園,走向詞語”,將記憶和語言作為最后的避難所。
8月13日晚7點(diǎn),美國當(dāng)代著名詩人、《記逝錄》作者張明皚,德語翻譯家、隨筆作家黃雪媛,詩人、譯者李棟,作家、文學(xué)評論家張定浩做客朵云書院·旗艦店,共話詩歌與記憶的永恒關(guān)系。
承 辦
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掃碼預(yù)約活動現(xiàn)場
《記逝錄》
《只有一朵玫瑰支撐》
《無形之物》
8月14日
8月14日
(星期四)19:00-21:00
我們?nèi)绾胃鎰e —— 張明皚《記逝錄》新書分享會
地 點(diǎn)
思南文學(xué)之家(復(fù)興中路505號)
嘉 賓
[美]張明皚(詩人)
[德]李棟(詩人、譯者)
金雯(評論家)
活動介紹
《記逝錄》是美國當(dāng)代著名詩人張明皚(Victoria Chang)的代表作。本書出版于2020年,曾獲《洛杉磯時報》圖書獎、美國筆會福爾克詩歌獎,入圍美國國家書評人協(xié)會獎短名單和美國國家圖書獎長名單。母親離世,詩人拒絕寫挽歌,而是在悲痛又焦灼的兩個星期里為她在這個世界上所失去的一切寫起了訃告。悲傷在訃告中升華。在這本獲得諸多獎項(xiàng)和提名的詩集里,詩人寫道:“人死后,記憶醒來,邁開了雙腿?!痹娙艘詧蠹堄嚫娴男问矫呀?jīng)逝去的事物(如禮節(jié)、語言、未來、母親的藍(lán)裙子)以及死亡對生者的影響。這本詩集勇敢而溫暖,直面悲痛,為生者立了一份飽含情感的遺囑,恰如《泰晤士報文學(xué)副刊》的評語:“詩人筆下,悲傷投向四處,吞噬了食欲、愧疚、逝者的舊衣。詩人記錄下這逝去的一切,行文簡潔精準(zhǔn)、想象力廣闊深遠(yuǎn)?!?/p>
8月14日(周四)晚7點(diǎn),詩人張明皚、譯者李棟、學(xué)者金雯做客思南文學(xué)之家,與讀者朋友一同探討如何以詩歌的視角回望人的生離死別。
承 辦
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記逝錄》
《情感時代》
8月15日
8月15日
(星期五)19:00-20:30
詩歌之夜
嘉 賓
[墨西哥]賈斯明·巴雷亞
[英國]詹姆斯·坎貝爾
[西班牙]胡安·塔隆
[愛爾蘭]露西·考德威爾
[美]張明皚 | [馬來西亞]龔萬輝
[馬來西亞]林雪虹 | [德]李棟
徐則臣 | 黃雪媛 | 郭爽 | 崔君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
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
中共虹口區(qū)委宣傳部
協(xié)辦單位
建投書局、思南公館
朵云書院、中信書店
上海塞萬提斯學(xué)院
支持單位
上海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側(cè)耳工作室
“上海國際文學(xué)周”微信公眾號8月11日發(fā)布預(yù)約渠道
8月16日
8月16日
(星期六)14:30-16:30
詩歌來到美術(shù)館NO.89:張明皚詩歌朗讀交流會
地 點(diǎn)
上海民生現(xiàn)代美術(shù)館(黃浦區(qū)威海路48號)
嘉 賓
[美]張明皚(詩人)
[德]李棟(詩人、譯者)
金雯(評論家)
活動介紹
美國當(dāng)代著名詩人張明皚做客“詩歌來到美術(shù)館”第89期。張明皚一度憑借《記逝錄》等書獲得《洛杉磯時報》圖書獎、安斯非德·禾夫圖書獎、美國筆會福爾克詩歌獎、古根海姆基金和喬杜里國際文學(xué)獎,并入圍加拿大格里芬詩歌獎、美國國家書評人協(xié)會獎短名單以及美國國家圖書獎長名單。詩人的語言簡潔克制,卻始終保持著深層的情緒流動,通過不斷地重寫和自省,詩歌成為了她抵達(dá)自我、整理過往的方式。
在張明皚的代表詩集《記逝錄》中,詩人以隱忍的筆觸描畫了母親離世后的周遭世界。她在悲痛又焦灼的兩個星期里為她在這個世界上所失去的一切寫起了訃告。悲傷在訃告中升華。詩人寫道:“人死后,記憶醒來,邁開了雙腿?!痹娙艘詧蠹堄嚫娴男问矫呀?jīng)逝去的事物(如禮節(jié)、語言、未來、母親的藍(lán)裙子)以及死亡對生者的影響。這本詩集勇敢而溫暖,直面悲痛,為生者立了一份飽含情感的遺囑。
8月16日(周六)下午兩點(diǎn)半,詩人張明皚以詩歌為媒介,與譯者李棟、學(xué)者金雯一同探討生命、死亡和親情的多重維度。
承 辦
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本場活動需要預(yù)約,詳情請關(guān)注“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微信公眾號、“上海民生現(xiàn)代美術(shù)館”微信公眾號
掃碼預(yù)約活動現(xiàn)場
《記逝錄》
《情感時代》
來源:上海國際文學(xué)周 詩歌來到美術(shù)館
制作:孔雋揚(yáng)
關(guān)注并設(shè)為星標(biāo)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