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nèi)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jié)尾
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還有什么是真的!買東西能買到假貨,吃個瓜大多數(shù)也都是顛倒是非黑白的,甚至連關注的一些正義博主,也是假的。
這不最近人民日報就曝光了一個“正義博主”蘇星顏斂財手段,看完之后真的讓人十分心寒。
外賣小哥聲淚俱下的控訴
這件事情還得從一個叫做“蘇星顏”的博主說起,他前段時間發(fā)布了一則視頻,那段視頻,標題直接扎心:“有些外賣我真不忍心往你們手里送”。
這話一出口,立馬觸動了多少人的神經(jīng)!現(xiàn)在誰不點外賣?誰心里又沒犯過嘀咕,那送到嘴邊的到底干不干凈?
這個話題,就像往滾油鍋里潑了瓢水,“滋啦”一下就炸開了,他沒跟你談什么人生大道理,就談你每天中午晚上最關心的那口飯。
他不是專家,不是記者,他就是那個每天穿梭在后廚和我們家門口的,他說的話,聽著就格外“真”。
于是乎,我們最關心的問題,配上最可信的講述者,這個“鉤子”算是造好了,就等著大家伙兒主動上鉤呢。
鉤子把人勾過來,接下來就得靠“人設”把人給留住,“蘇星顏”這個角色,那可不是隨隨便便演的,他身上至少疊了三層精心設計的“濾鏡”。
第一層,是“苦”,視頻里的他,穿著外賣服,那張臉一看就寫著“不容易”三個字,嘴里還念叨著“一個差評一天白干”、“凌晨四點還在送餐”。
這種苦太多人能想象,甚至能感同身受,它迅速拉近了距離,讓屏幕前的你覺得,這是個為了生活苦苦掙扎的實在人。
第二層,是“悔”,他對著鏡頭說,“后悔自己沒有好好讀書”,用自己的“失敗經(jīng)歷”來勸大家要珍惜學習的機會。
這下形象又拔高了,他不光是個受苦的人,還是個懂得反思、心懷善意的人看,這招“勸學”,不知道打動了多少當父母的,又讓多少年輕人覺得這小哥“有思想”。
第三層,是“義”,在揭露行業(yè)亂象的視頻里,他聲淚俱下,一副“我不忍心看大家受騙”的正義模樣,這下他又成了為民請命的“吹哨人”,一個平凡的英雄。
辛苦贏得同情,悔悟贏得好感,正義贏得尊敬,這三層濾鏡一層層疊加,蘇星顏這個人物就活了,他不再是個簡單的外賣員,而是一個在底層掙扎卻依然心懷光明的復雜形象,真實得讓人沒法懷疑。
流量變現(xiàn)網(wǎng)友才發(fā)現(xiàn)不對勁
當他的名氣如預期般攀升,“蘇星顏”這場表演的真正目的也隨之浮出水面,他發(fā)布了一個極具誘惑力的視頻:《視頻上了1000多萬大熱門,我究竟做對了什么?》宣稱只要下單購買他價值近百元的面膜,就能免費附贈他親手制作的爆款短視頻教程。
這分明是一場赤裸裸的流量收割,那些懷揣網(wǎng)紅夢想的人,很容易就被這樣的標題牽著鼻子走。
可購買了課程的用戶很快就發(fā)現(xiàn),所謂的“秘籍”不過是教他們?nèi)绾窝輵?、如何編造苦難故事,甚至是如何通過賣慘來博取網(wǎng)友的同情和關注。
原來,他不僅在收割眼前這茬韭菜,更是在不遺余力地批量生產(chǎn)下一代“蘇星顏”,“蘇星顏”的倒臺,撕開的并非孤立的個案,而是曝光了一個已然成熟的灰色產(chǎn)業(yè)鏈。
很快,公安部網(wǎng)警與《人民日報》等官方機構(gòu)相繼發(fā)聲,不僅痛斥這種為博眼球、挑動情緒進而牟利的行為,更直接揭穿了這類騙局的通用套路:注冊賬號、擺拍賣慘、吸粉引流,最終收割流量,賣課變現(xiàn)。
而他真實的情況也被曝光了出來,數(shù)據(jù)顯示,這位自稱“每天跑十幾個小時外賣”的網(wǎng)紅騎手,從注冊到被曝光,總共上線了區(qū)區(qū)3天,累計送達的訂單更是只有可憐的10個。
3天,10單!那些關于深夜奔波和收入微薄的悲慘敘事,瞬間坍塌,成了一出精心編排的謊言,曾經(jīng)那些對他深表同情的網(wǎng)友們,恍然發(fā)現(xiàn)自己不過是這場大戲里的群眾演員,貢獻了流量和真情實感,結(jié)果卻被徹徹底底地蒙在了鼓里。
網(wǎng)絡輿論隨即反轉(zhuǎn),昔日的同情化作鋪天蓋地的失望與嘲諷,有人挖苦道,這才是“奧斯卡影帝”級別的精湛演技。
最終,這場鬧劇的操盤手楊某受到了應有的處罰,他的多個社交賬號也悉數(shù)被平臺封禁或清空,為這場風波畫上了句號。
一個蘇星顏倒下了,還有無數(shù)個蘇星顏
然而一個“蘇星顏”倒下了,背后那套成熟的、可復制的斂財模式卻依然存在,順著這條線索,人們扒出“博哥”、“林晚尚”等多個網(wǎng)紅賬號,都曾采用過幾乎一模一樣的劇本。
他們偽裝成外賣騎手,編造悲慘故事,最終目的無一不是為了賣課或帶貨,甚至更早之前,還有人通過擺拍外賣員與顧客爭吵的情節(jié),故意制造性別對立來吸引眼球,最終同樣落得賬號被封、當事人受罰的下場。
這些網(wǎng)絡世界的“蛀蟲”,精準地拿捏住了大眾對底層勞動者的那份樸素的同情心,在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生活中,人們很容易與那些風里來雨里去的普通人產(chǎn)生共鳴。
騙子們正是看準了這一點,將這份質(zhì)樸的情感當作可以被無限利用的資源,他們批量制造悲情故事,把同情心量化成流量數(shù)據(jù),最終轉(zhuǎn)化為真金白銀的商業(yè)利潤,這種行為的危害遠不止于欺騙感情和金錢。
當虛假的“蘇星顏”們反復上演苦情戲碼,那些真正辛勤奔波、用汗水換取生活費的騎手們,卻可能因此遭受無端的誤解和質(zhì)疑,他們的真實辛勞被廉價的表演所稀釋,整個行業(yè)的信譽也因此受到牽連。
結(jié)語
當技術讓表演的門檻低到不能再低,當流量的誘惑足以讓人拋棄一切真誠,隔著一層薄薄的屏幕,我們又如何能辨別對面究竟是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還是一個被團隊精心運作的賬號?
或許,我們不必苛求自己擁有洞穿一切的火眼金睛,但至少,在面對那些煽動性極強的內(nèi)容時,可以留一份審慎,添一份思考,不讓自己的同情心輕易淪為他人手中的提線木偶。
參考資料
人民日報2025-8-15《虛假擺拍、挑動情緒、造謠牟利!蘇星顏”被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