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深夜视频网站|日韩高清无码久久|中文a√在线天堂|亚洲黄网站在线看|欧美视频 第二页|日本 久草 天堂|高潮无遮挡黄视频|久久一级内射精品|国产操逼一级视频|五月天婷婷色AV

網(wǎng)易首頁 > 網(wǎng)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楊海文 | 舜跖之分只是利善之間——《孟子·盡心上·雞鳴而起章》解析

0
分享至

摘要:《孟子·雞鳴而起章》以舜、跖為正反主角,以“分”“間”為文眼,將“舜跖之分只是利善之間”作為儒家義利之辨的絕對律令。其單章解釋史包括三方面的內(nèi)涵:一是仔細(xì)辨析了前人千古之舜、跖與當(dāng)人一日之舜、跖的關(guān)聯(lián),二是深入探析了“一生聰明力量都為此一步所用”的哲理,三是真切剖析了楊時與《雞鳴而起章》的“現(xiàn)在進(jìn)行時”。全面解析《孟子》中的這一小章,有助于繼承并弘揚(yáng)儒家義利之辨的大義。

關(guān)鍵詞:《孟子·雞鳴而起章》;舜跖之分;利善之間;儒家義利之辨

基金項(xiàng)目: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重大項(xiàng)目“新編孟子正義”(項(xiàng)目編號:22&ZD036); 山東省泰山學(xué)者特聘專家工程資助項(xiàng)目階段性成果。

《孟子·盡心上·雞鳴而起章》亦即《孟子》13·25,全文為:“孟子曰:‘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睆哪壳暗难芯靠?,《孟子》13·25 作為《孟子》中的小章,不像作為大章的《孟子》1·1、12·4 那樣受到人們的關(guān)注。這三章均涉義利之辨,其關(guān)注度為何如此懸殊?原因在于《孟子》單章研究迄今沒有真正地提上議事日程。從《孟子》13·25 看,舜、跖是孟子設(shè)計(jì)的正反主角,“分”“間”是孟子凸顯的兩大文眼,“舜跖之分只是利善之間”是孟子為儒家義利之辨擬定的絕對律令。從《孟子》13·25 的單章研究看,其解釋史包括三方面的內(nèi)涵:一是辨析前人千古之舜、跖與當(dāng)人一日之舜、跖的關(guān)聯(lián),二是探析“一生聰明力量都為此一步所用”的哲理,三是剖析楊時(1053—1135)與《雞鳴而起章》的“現(xiàn)在進(jìn)行時”。正因義利之辨是儒家大義,《孟子》13·25 這一小章同樣值得我們在仔細(xì)辨析、深入探析、真切剖析的基礎(chǔ)上做出全面的解析。

一、前人千古之舜跖與當(dāng)人一日之舜跖

讀《孟子》13 ·25 的不同版本,我們會看到其用字有“蹠”“跖”的差異。先看影印本。趙岐(?—201)注《宋槧大字本孟子》卷13《盡心章句上·雞鳴而起章》的原文為:“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與蹠之分……”孫奭(962—1033)疏《孟子注疏》卷 13 下《盡心章句上》的原文為:“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朱熹(1130—1200)《宋本孟子集注》卷13《盡心章句上》的原文為:“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與蹠之分……”再看點(diǎn)校本。朱熹《孟子集注》卷13《盡心章句上》的原文為:“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與蹠之分……”焦循(1763—1820)《孟子正義》卷 27《盡心上·二十五章》的原文為:“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與蹠之分……”楊伯峻(1909—1992)《孟子譯注》卷 13《盡心章句上》的原文為:“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與蹠之分……”由上可見,影印本《宋槧大字本孟子》《宋本孟子集注》、點(diǎn)校本《孟子集注》《孟子正義》《孟子譯注》均作“蹠”,僅有影印本《孟子注疏》作“跖”。我們今天著書立說,到底該用哪個字形?一般而言,當(dāng)用“跖”字。原因有三:其一,“跖”是正體字,“蹠”是異體字;其二,古人論《孟子》13·25,大凡用“跖”而不用“蹠”;其三,《孟子》6·10 二言“盜跖”,以上版本均不作“盜蹠”。有鑒于此,除版本考異外,本文凡有征引,均改“蹠”為“跖”。

《孟子》6·10 二言“盜跖”,伯夷、盜跖只是正反配角;《孟子》13·25 二言“跖”,舜、跖已是正反主角。換句話說,《孟子》僅有13·25 以跖(盜跖)為主角,所以這里先要“知人論世”一番。眾所周知,《莊子》最喜歡講盜跖:

故跖之徒問于跖曰:“ 盜亦有道乎? ”跖曰:“ 何適而無有道邪! 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莊子·外篇胠篋第十》)

孔子與柳下季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盜跖。盜跖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穴室樞戶,驅(qū)人牛馬,取人婦女;貪得忘親,不顧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過之邑,大國守城,小國入保,萬民苦之。(《莊子·雜篇·盜跖第二十九》)

另外,《荀子·不茍篇第三》指出:“盜跖吟口,名聲若日月,與舜、禹俱傳而不息;然而君子不貴者,非禮義之中也?!薄秴问洗呵铩ぶ俣o(jì)第十一·四曰當(dāng)務(wù)》指出:“跖之徒問于跖曰:‘盜有道乎?’跖曰:‘奚啻其有道也?夫妄意關(guān)內(nèi)中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義也;知時,智也;分均,仁也。不通此五者而能成大盜者,天下無有?!薄痘茨献印肪?7《說林訓(xùn)》指出:“柳下惠見飴,曰:‘可以養(yǎng)老。’盜跖見飴,曰:‘可以黏牡。’見物同,而用之異。”司馬遷(約前145—約前87)的《史記》卷61《伯夷列傳第一》指出:“盜跖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shù)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

對于先秦兩漢典籍中的表述,后世學(xué)者斷斷續(xù)續(xù)地做過片言只語的考證。下面依據(jù)作者的年代先后,列舉八例。一是《漢書》卷48《賈誼傳第十八》注引李奇(生卒年不詳,漢末南陽人):“跖,秦大盜也。楚之大盜為莊蹻?!倍顷懙旅?約550—630)的《經(jīng)典釋文》卷28《莊子音義下·盜跖第二十九》指出:“盜跖。(之石反。李奇注《漢書》云:‘跖,秦之大盜也?!?”三是顏師古(581—645)注《漢書》卷48《賈誼傳第十八》指出:“莊周云:盜跖,柳下惠之弟。蓋寓言也。”四是《莊子集釋》卷9 下《雜篇·盜跖第二十九》錄成玄英(608—669)疏:“跖者,禽之弟名也,常為巨盜,故名盜跖?!蔽迨抢钐?620—652)等撰著的《括地志》卷3《 陜州·河北縣》指出:“盜跖冢在陜州河北縣西二十里。河北縣本漢大陽縣也。又今齊州平陵縣有盜跖冢,未詳也。”六是司馬貞(679—732)的《史記索隱》卷61《伯夷列傳第一》指出:“盜跖,柳下惠之弟,亦見《莊子》,為篇名?!逼呤菑埵毓?jié)(生卒年不詳)的《史記正義》卷61《伯夷列 傳第一》指出:“跖者,黃帝時大盜之名。以柳下惠弟為天下大盜,故世放古,號之盜跖?!卑耸怯衢?1821—1907)的《俞樓雜纂》卷29《莊子人名考·盜跖篇·盜跖》指出:“《釋文》引李奇注《漢書》云:‘跖,秦之大盜也。’按:《史記·伯夷傳正義》又云:‘跖者,黃帝時大盜之名?!酋胖疄楹螘r人,竟無定說??鬃优c柳下惠不同時,柳下惠與盜跖亦不同時,讀者勿以寓言為實(shí)也。”

歸結(jié)起來,從原典看,《莊子》有《盜跖篇》,說盜跖最詳細(xì)、生動,無出其右者。從考證看,盜跖為何時人,與柳下惠為何關(guān)系,難有定說;其為大盜,作惡多端,則是定論?!墩撜Z》19 ·20 指出:“ 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毕窦q一樣,盜跖也被傳統(tǒng)當(dāng)作惡的象征。孟子批判盜跖,也是這一傳統(tǒng)風(fēng)氣使然。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從《孟子》13 ·25 看,抑跖,是一面 ;揚(yáng)舜,是另一面。孟學(xué)史繼承了孟子抑跖揚(yáng)舜的基調(diào)。譬如,《孟子正義》卷27《盡心上 ·二十五章》錄趙岐注:“《章指》言:好善從舜,好利從跖。明明求之,常若不足。君子小人,各一趣也。”程朱理學(xué)對此說得更多:

孟子辨舜、跖之分,只在義利之間。(《河南程氏遺書》卷 17《伊川先生語三》)

堯、舜之為善,與桀、跖之為惡,其自信一也。(《河南程氏遺書》卷 25《伊川先生語十一 · 暢潛道錄》)

《左氏傳》:“楚子為夏氏亂故,謂陳人:‘無動!將討于少西氏?!烊腙悾瑲⒄魇?,轘諸栗門?!倍?jīng)先書“殺”、后書“入”者,與楚子之能討賊,故先之也。討其賊為義,取其國為貪,舜、跖之相去遠(yuǎn)矣,其分乃在于善與利耳。楚莊以義討賊,勇于為善,舜之徒也;以貪取國,急于為利,跖之徒矣。為善與惡,特在一念須臾之間,而書法如此,故《春秋》傳心之要典,不可以不察者也。(胡安國《春秋胡氏傳》卷17《宣公中·十一年》“冬十月,楚人殺陳夏征舒。丁亥,楚子入陳”條)

善者,天理也。利者,人欲也。舜、跖之分,特在天理、人欲之間而已。然天理明者,雖居利勢之中,而不為人欲所亂;人欲亂者,雖居仁義之中,亦無一合于天理者。此又不可不辨。(張九成《日新錄·利善》)

夫善利之念,間不容發(fā);一發(fā)之差,遂分舜、跖。學(xué)者可不戒且懼哉! (《范浚集》卷14《舜跖圖》)

予故發(fā)孟子之意,為《舜跖圖》。謂夫善利之念,起于心者,其始甚微;而其得失之相去也,若九地之下與重天之顛。又以謂雖舜也,一罔念而狂;雖跖也,一克念而圣。舜去狂遠(yuǎn)矣,在一罔念間,與狂同失; 跖去圣亦遠(yuǎn)矣,在一克念間,與圣同體。人能于危微之際而得之,則亦幾矣。(《范浚集》卷14《舜跖圖》)

后世還有一些說法值得仔細(xì)辨析。譬如,馮從吾(1557—1627) 的《馮少墟集》卷8《善利圖說》指出:“ 善利之分,舜、跖之分 ;舜、跖之分,人與禽獸之分也。學(xué)者縱可諉之曰我不為圣,亦可諉之曰我不為人哉! ”馮夢龍(1574—1646)的《四書指月 ·下孟七 ·盡心·孟子曰雞鳴而起章》指出:“ 此辨當(dāng)人一日之舜、跖,非辨前人千古之舜、跖。”錢穆(1895—1990) 的《四書釋義 ·孟子要略》第 3 章《孟子對同時學(xué)者之評論》第 5 節(jié)《論宋牼以利害說時君之不當(dāng)》指出:“ 夫謂 ‘舜之徒 ’ ‘ 跖之徒 ’ 云者,亦非真為舜徒、真為跖徒 ;猶其云 ‘ 不歸楊,則歸墨 ’,同為設(shè)譬之辭也。且舜為一帝,跖為一盜,未可并列;猶墨翟為一代大師,而楊朱或僅為一士。在孟子惟取其相反以見義,本非謂跖與舜有同一之勢位,楊與墨有同一之風(fēng)化也?!?/p>

綜上所述,孟學(xué)史對于孟子抑跖揚(yáng)舜的基調(diào),不獨(dú)有繼承,而且有創(chuàng)新。一方面,從理欲看,善是天理,利是人欲;好善從舜,好利從跖。所以,舜、跖之分在于天理、人欲,亦即義利之辨。另一方面,從一念看,善利之念,間不容發(fā);一發(fā)之差,遂分舜、跖。人品有圣、狂兩途,舜、跖是圣、狂之極。雖舜,一罔念則狂;雖跖,一克念則圣。所以,舜、跖之分在于用心伊始,亦即危微之幾。再一方面,從古今看,所謂“舜之徒”“跖之徒”,不必真是舜徒、跖徒;所謂“舜”“跖”,既指前人千古之舜、跖,更指當(dāng)人一日之舜、跖。所以,舜、跖之分在于反求諸己,亦即人我之際。以上三個方面表明:舜、跖之分,不獨(dú)在于義利之辨,此乃立其根本;而且在于危微之幾,此乃察其精微;更在于人我之際,此乃明其使命。至此,我們可以知道:《孟子》13·25 雖然以舜、跖為正反主角,但實(shí)際上是以舜為主、以跖為客;孟子的終極目的絕非舜、跖之分,而是人皆可以為堯、舜。

二、一生聰明力量都為此一步所用

如果說《孟子》13 ·25 有文眼,那么,一個是“分”字,另一個是“間”字。因?yàn)樗础Ⅴ挪粌H是指千古的前人,而且更指當(dāng)下的自我,所以,道德實(shí)踐主體既要明其“分”,更要察其“間”。深入探析“雞鳴而起”“孳孳”“間”以及儒家義利之辨的絕對律令等四個問題,即是在明其“分”的基礎(chǔ)上察其“間”。理解這四個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理解《孟子》13·25 的思想含義。

(一)“ 雞鳴而起” 與主敬、日日新

《孟子》13·25 二言“雞鳴而起”,孟學(xué)史大多以“主敬”“日日新”發(fā)明后接“孳孳為善”的第一言。先看“主敬”之說?!逗幽铣淌线z書》卷15《伊川先生語一·入關(guān)語錄》指出:“舜孳孳為善,若未接物,如何為善?只是主于敬,便是為善也。以此觀之,圣人之道,不是但嘿然無言。(一作‘為’)”朱熹的《孟子集注》卷13《盡心章句上》指出:“或問:‘雞鳴而起,若未接物,如何為善?’程子曰:‘只主于敬,便是為善?!逼洹端臅騿枴っ献踊騿枴肪?13 指出:“或問二十五章之說。曰:‘諸說皆善。而程子“未接物時”之論,尤能發(fā)明言外之意,學(xué)者所當(dāng)深念也?!陛o廣(約1145—約1225)的《孟子答問·盡心章句上》指出:“程子主敬便是為善之說,此又教學(xué)者以靜時工夫也。動靜相涵,敬義兩立,孶孶不已,則庶乎可以進(jìn)于圣人之學(xué)矣?!痹倏础?日日新”之說。李贄(1527—1602)的《四書評·孟子卷之七·盡心章句上》尾批指出:“教人從一日做人起也。老孟婆心,其切如此?!毙寥?生卒年不詳)的《四書說》卷6《孟子說下·盡心上篇》指出:“一日有雞鳴。孳孳為善,今日之雞鳴,固可幸也;而來日之雞鳴,尚可恐也。孳孳為利,今日之雞鳴,固可悲也;而來日之雞鳴,尚可轉(zhuǎn)也。嗟夫!每日一雞鳴,幾人可負(fù)此雞鳴?”馮夢龍的《四書指月·下孟七·盡心·孟子曰雞鳴而起章·雞鳴二節(jié)》指出:“‘雞鳴而起’,不是平旦之氣,是指人初醒眼時,乃一日之始也。以終身而懸于一日,以一日而懸于最初之一刻,最可令人深省?!?按:“平旦之氣”,語出《孟子》11 ·8)又說:“兩提‘雞鳴而起’極妙,正要人日日新也。昨日為善,做舜之徒;今日為利,即跖之徒。側(cè)在跖一邊,方得儆懼人意。”與以上二說不同,張岱(1597—1685?)的《四書遇·孟子·盡心上·雞鳴章》指出:“雞鳴時正平旦之氣,何以又雜入‘為利’一念?此語當(dāng)質(zhì)諸孟子?!?/p>

《孟子》單章研究,不只是看重一般說法,而且看重不同意見。既然“雞鳴而起”前接“孳孳為善”、后接“孳孳為利”,那么,張岱的不同意見就將引導(dǎo)我們對于“主敬”“日日新”二說加以綜合創(chuàng)新。就此而言,“雞鳴而起”不宜解作純粹至善的平旦之氣,而當(dāng)解作雄雞一唱天下白的一日之始。從第一言“雞鳴而起”看,一日之計(jì)在于晨,即下主敬功夫,然后日復(fù)一日、月復(fù)一月、年復(fù)一年,以致日新日新又日新。從第二言“雞鳴而起”看,無利不起早,更不主敬,久而久之,必定人將不人、禽獸不如。以一生懸于一日,以一日懸于最初一刻,主敬不已,天天向上,這正是孟子的苦口婆心之所在。

(二)“ 孳孳” 與天理人欲同行異情

《孟子》13·25 二言“孳孳”,既指“為善”,又指“為利”,其義值得一辨。譬如,朱熹的《孟子集注》卷13《盡心章句上》指出:“孳孳,勤勉之意?!陛o廣的《孟子答問·盡心章句上》指出:“是勤勉不已之意。舜之為善,與跖之為利,皆云‘孳孳’者,天理人欲同行而異情也?!瘪T夢龍的《四書指月·下孟七·盡心·孟子曰雞鳴而起章·雞鳴二節(jié)》指出:“‘孳’,是孳生之義,乃一念潛生處?!苕堋?,念以續(xù),念專一,不分之意?!睂O奇逢(1584—1675)的《四書近指》卷20《孟子·盡心章句上·雞鳴而起章》指出:“‘孳孳為’三字,各有無限經(jīng)營在。”張爾岐(1612—1678)的《蒿庵集》卷1《學(xué)辨·辨志》指出:“人之所以孳孳終其身不已者,志在故耳。志之為物,往而必達(dá),圖而必成。及其既達(dá),則不可以返也;及其既成,則不可以改也。于是為舜者,安享其為舜;為跖者,未嘗不自悔其為跖,而已莫可致力矣。豈跖之聰明材力不舜若歟?所志者殊耳。”唐文治(1865—1954)的《孟子大義》卷13《盡心上·第二十五章》指出:“古語云:‘吉人為善,惟日不足?!苕転樯普?,惟恐不及之意也?!庇终f:“古語云:‘兇人為不善,亦惟日不足?!苕転槔?,亦惟恐不及之意也。”

僅從字義看,孳,意即滋生;孳孳,意即滋生不已?!睹献印?3·25 論“為善”“為利”,同言“孳孳”,雖可解作“勤勉”(褒義詞),更宜解作“念孜孜”(中性詞)。所謂天理人欲同行異情,是說“孳孳”是同行,舜之徒、跖之徒是異情。我們可以說舜之徒勤勉,能說跖之徒勤勉嗎?“勤勉”顯然不足以涵蓋異情。異情是指兩種或者以上的不同情狀。將“孳孳”解釋為“念孜孜”,不褒不貶,恰恰可以涵蓋舜之徒、跖之徒的不同情狀。進(jìn)一步看,“孳孳”為善,“孳孳”為利,尚未落在行上,只是念念不忘、唯恐不及而存乎一心,亦即“念孜孜”。心之所之謂之志。因其“念孜孜”,所以,對于舜之徒、跖之徒,“孳孳為”三字各自意味著“無限經(jīng)營”。

(三)“ 間 ”的省察處、下手處

《孟子》13·25 一言“間”字,最為孟學(xué)史津津樂道。方宗誠(1818—1888)的《論文章本原》卷3《孟子·盡心篇·雞鳴章》指出:“‘間’字親切緊密,令人可畏?!碧莆闹蔚摹睹献哟罅x》卷13《盡心上·第二十五章》指出:“此‘間’字最深細(xì)。吾始以為人皆有良心,利與善之間,至易判決;后乃知此‘間’字,正不易判決?!薄伴g”字為何最深細(xì)、最緊密?以程頤(1033—1107)、朱熹為代表的理學(xué)傳統(tǒng)指出:

言“間”者,謂相去不甚遠(yuǎn),所爭毫末爾。義與利,只是個公與私也。才出義,便以利言也。只那計(jì)較,便是為有利害。若無利害,何用計(jì)較?利害者,天下之常情也。人皆知趨利而避害,圣人則更不論利害,惟看義當(dāng)為與不當(dāng)為,便是命在其中也。(《河南程氏遺書》卷 17《伊川先生語三》)

程子曰:“ 言 ‘ 間 ’ 者,謂相去不遠(yuǎn),所爭毫末耳。善與利,公私而 已矣。才出于善,便以利言也?!?(朱熹《孟子集注》卷 13《盡心章句上》)

間,是兩者相并在這里。一條路做這邊去,一條路做那邊去,所以謂之“ 間 ”。(《 朱子語類》卷60 《 孟子十 ·盡心上 ·雞鳴而起章》)

蓋言同一“ 孳孳”也,孳孳于善,則為舜一邊人;孳孳于利,則為跖一邊人。如此說“間”字,意思亦自明白。程子謂:“才出于善,便以利言?!币嘀该靼紫喾凑撸园l(fā)明“間”字之意。(蔡清《四書蒙引》卷15《孟子·盡心章句上·孟子曰雞鳴而起章》)

如果說程頤的“相去不甚遠(yuǎn)”可謂深細(xì),朱熹的“兩者相并在這里”是否可謂緊密呢?對此,明代的孟子學(xué)者存有爭議。譬如,馮從吾的《馮少墟集》卷7《寶慶語錄》指出:“堯之隔壁就是桀,舜之隔壁就是跖,中間再不隔一家,此孟子所以并談無別。世之學(xué)者既不敢為堯?yàn)樗?,又不甘為桀為跖,只是錯認(rèn)以為中間尚隔許多人家耳。使早知堯之隔壁就是桀,舜之隔壁就是跖,自然一步不敢差錯?!逼洹恶T少墟集》卷8《善利圖說》指出:“不知發(fā)端之初,一念而善便是舜,一念而利便是跖,出此入彼,間不容發(fā),非舜與跖之間復(fù)有此三條路也。”馮夢龍的《四書指月·下孟七·盡心·孟子曰雞鳴而起章·欲知節(jié)》指出:“人心但有善,原無利,起念稍錯,出善入利,所爭只在毫芒,故曰‘間’。謂善心方萌,而利心已伺其間也。若認(rèn)為兩路中間,豈善利之中,更有個駐足處?”孫奇逢的《四書近指》卷20《孟子·盡心章句上·雞鳴而起章》指出:“舜、跖相去千里,然初分途,卻只在一間。間,是兩者相并在這里。一條路,做這邊去;一條路,做那邊去?!庇终f:“或曰:‘間’字不說開,卻說合,正是喚醒學(xué)者時時自省,不墮入利一邊看。彼此各半,總是一符;南北兩岐,總由一路?!g’字之義自明?!睆堘返摹端臅觥っ献印けM心上·雞鳴章》指出:“‘間’字不可作分開說,正是相接去處,一腳揣著這邊,便不是那邊?!逼渲?,所謂“豈善利之中,更有個駐足處”,實(shí)則是在批評朱熹而回護(hù)程頤。

回顧孟學(xué)史論《孟子》13 ·25的“ 間 ”字,黃宗羲(1610—1695)、呂留良(1629—1683) 的觀點(diǎn)富有概括性、思辨性:

“ 利與善之間 ”,真所謂毫厘千里,此是第一步。一生聰明力量,都為此一步所用。野葛、人參,共生一本,辨之不得不早也。(黃宗羲《孟子師說》卷7《“ 雞鳴而起 ”章》)

“ 間 ”字有疆界,有幾候,但知疆界而不知幾候,則省察處不切實(shí)矣 ;有指點(diǎn),有工夫,但知指點(diǎn)而不知工夫,則下手處不切實(shí)矣。(呂留良《 四書講義》卷 42《孟子十三 ·盡心上 ·孟子曰雞鳴而起章》)

總而言之,“利與善之間”,堪稱做人第一步。馮從吾的《馮少墟集》卷8《善利圖說》指出:“舜、跖路頭容易差錯。此處不差,則聰明用于正路,愈聰明愈好,而文學(xué)功名益成其美。此處一差,則聰明用于邪路,愈聰明愈差,而文學(xué)功名益濟(jì)其惡。故此處不慎,而曰‘某也聰明’‘某也功名’‘某也文學(xué)’,何益哉!何益哉!”唐文治的《孟子大義》卷13《盡心上·第二十五章》指出:“蓋利善交戰(zhàn)之界,即天人交戰(zhàn)之幾也。或初念為跖,而繼念為舜;或今日為跖,而明日為舜;或少年為跖,而晚年為舜。反而言之,或初念為舜,而繼念為跖;或今日為舜,而明日為跖;或少年為舜,而晚年為跖?!睆氖〔焯幙?,相去不遠(yuǎn),所爭只在毫芒,這是說“間”有疆界;十字路口,抉擇就是時命,這是說“間”有幾候。從下手處看,令人可畏,不易判決,這是說“間”有指點(diǎn);判人禽,辨義利,砥礪前行,這是說“間”有功夫。所以,我們一生的聰明力量,就是既要省察、又要下手,無一不為“利與善之間”這一步所用。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四)儒家義利之辨的絕對律令

筆者曾指出:“ 傳統(tǒng)儒家的義利之辨以道義論而不是功利論為特質(zhì),以原則政治而不是利益政治為皈依,以理念利益而不是物質(zhì)利益為關(guān)切,但它大致不出《孟子》首章的范圍?!薄睹献印?3 ·25 的單章解釋史是否也支持儒家義利之辨的這一絕對律令呢?

為寫作本文,筆者做了2. 1萬字的資料編年,現(xiàn)從中析出數(shù)條文獻(xiàn),借以說明這一問題。一是《河南程氏遺書》卷16《伊川先生語二·己巳冬所聞》指出:“不獨(dú)財(cái)利之利,凡有利心,便不可。如作一事,須尋自家穩(wěn)便處,皆利心也。圣人以義為利,義安處便為利。如釋氏之學(xué),皆本于利,故便不是?!倍恰斗犊<肪?4《舜跖圖》指出:“利不必謂貨利。凡有利心,皆利也?!庇终f:“孳孳為善,所以熟吾仁也。茍為善而一罔念,則非孟子所謂孳孳者,為利之心殆將乘間而起矣?!比侵祆涞摹端臅騿枴っ献踊騿枴肪?3 指出:“然程子又嘗言:‘不獨(dú)財(cái)利之利,凡有利心,便不可。如作一事,須尋自家穩(wěn)便處,皆利心也。’如此,則善利之間,相去毫發(fā)。茍辨之不明,其不反以利為善者鮮矣。此《大學(xué)》之道,所以雖以誠意正心為重,而必以格物致知為先也?!彼氖峭鯌?yīng)麟(1223—1296)的《困學(xué)紀(jì)聞》卷8《孟子》指出:“‘夫道一而已矣?!癁樯贫s于利者,非善也;為儒而雜于異端者,非儒也?!庇终f:“‘利與善之間’,君子必審擇而明辨焉。此天理人欲之幾,善惡正邪之分界也,孟子之言公?!灰牟换?,可否之間’,‘材與不材之間’,楊、莊之言私。”五是胡炳文(1250—1333)的《孟子通一三·朱子集注·盡心章句上》指出:“無所為而為謂之義,有所為而為謂之利,此所謂利與善之間者。有所為而為善,雖善,猶利也。是故君子之于善也,將為之際,在明義;未為之先,在主敬?!绷茄Μu(1389—1464)的《讀書續(xù)錄》卷5 指出:“義利無并立之理。尚義者必不尚利,尚利者必不尚義,惟君子為能尚義而去利也。孳孳為義者,君子也;孳孳為利者,小人也。圣賢言之詳矣。”七是蔡清(1453—1508)的《四書蒙引》卷 15《孟子·盡心章句上·孟子曰雞鳴而起章》指出:“其曰:‘講之不明,未有不以利為義者?!菞钍现庖詾椋骸疄樯普?,若有為而為之,亦利也?!擞质巧钜还?jié)意。然楊氏注在圈外,《孟子》本文恐未有此意?!?按:楊氏指楊時。)八是張岱的《四書遇·孟子·盡心上·雞鳴章》指出:“故不但利乃為跖,即有為而為善,善亦利也,亦跖也?!?/p>

儒家義利之辨的這一絕對律令,可謂有立場、有定義、有判準(zhǔn)、有自信?!?有立場 ”是說:此利不是安吉之利,只是貨財(cái)之利,所以義利絕不并立?!?有定義 ”是說:無所為而為謂之義,有所為而為謂之利。“ 有判準(zhǔn) ”是說:財(cái)利自然是利,利心更是利;為利自然是跖,有所為而為善,為善而雜于利,雖善猶利,更是跖?!坝凶孕拧笔钦f:圣人以義為利,義安處方為利。說到底,儒家義利之辨的這一絕對律令就是“舜跖之分只是利善之間”。這一絕對律令同樣與孟子密不可分,因?yàn)樗延伞睹献印?3·25 的“欲知”“無他”二語呼之欲出,又與《孟子》1·1 的“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12·4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懷仁義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如出一轍。它不只是孟學(xué)史“照著講”孟子,亦是孟學(xué)史“接著講” 自身。經(jīng)由《孟子》13·25,儒家義利之辨成就這一絕對律令,既是順理成章,又是用心良苦。

三、楊時與《雞鳴而起章》的“ 現(xiàn)在進(jìn)行時 ”

從《孟子》13 ·25 單章解釋史看,楊時的重要性絕對不可低估。譬如,朱熹注《孟子》13 ·25,就推重 楊時之說,但其語源值得一辨。

先看楊時的原文:

舜、跖之分,利與善之間也。利善之間,相去甚微,學(xué)者不可不知。(《楊時集》卷10《語錄一 ·荊州 所聞 ·九》)

舜、跖之相去遠(yuǎn)矣,而其分乃在乎善利之間。則為堯、舜者,亦力于為善而 已。顏?zhàn)釉唬骸?舜,何人也? 有為者亦若是?!闭擃?zhàn)又畬W(xué),則曰:“ 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此古之人用力可考而知也。(《楊時集》卷 18《答李杭》)

某嘗謂舜、跖之分,在善利而已。使世無科舉足以取榮利,則父不以詔其子,而士不以學(xué)也,如是而不為跖之徒也幾希。足下乃獨(dú)切切然以明善為急,其度越世人遠(yuǎn)矣。勉而卒之無怠而止焉,則 其終為舜之徒也必矣。(《楊時集》卷 18《答吳敦智》)

舜、跖之相去遠(yuǎn)矣,而其分乃在乎善利之間。故顏淵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不敢失。其學(xué)為舜,亦曰“ 擇善而固執(zhí)之 ” 而已。舜、文之圣,若合符節(jié)。則潛心乎文王者,亦豈外是乎? (《楊時集》卷20《答胡康侯·其二》)

再看朱熹的引文:

楊曰:“ 舜、跖之分,利與善之間。利善之間,相去甚微,學(xué)者不可不知?!?又曰:“ 舜、跖之分,在 善利而已。使世無科舉可以取榮利,則父不以詔其子,而士不以學(xué)也,如是而不為跖之徒也幾希?!?(《孟子精義》卷 13《盡心章句上 ·“ 孟子曰雞鳴而起 ”章》)

楊氏曰:“ 舜、跖之相去遠(yuǎn)矣,而其分乃在利善之間而已,是豈可以不謹(jǐn)? 然講之不熟,見之不明,未有不以利為義者,又學(xué)者所當(dāng)深察也?!?(《孟子集注》卷 13《盡心章句上》)

有論者針對《孟子集注》引楊時一段的標(biāo)點(diǎn)提出質(zhì)疑。譬如申淑華的《〈四書章句集注〉引文考證·孟子集注》卷13《盡心章句上·孟子曰雞鳴而起章》指出:“朱子對原文有改動。且‘然講之不熟’至‘當(dāng)深察也’,為朱子之言。中華書局版以之為楊氏之言,將其誤置于引號內(nèi)。”馬慧娟的《〈孟子集注〉引楊時語輯考》第23條指出:“此條引文同時見于《答李杭》和《答胡康侯》。申淑華以為從‘然講之不熟’之后當(dāng)為朱子之言,中華書局將其誤加入括號中。從《楊時集》兩處文本來看,應(yīng)可從其說。‘是豈可以不謹(jǐn)’一句為概括原文而成?!比绻|(zhì)疑成立,那么,《孟子集注》一段或可點(diǎn)作:“楊氏曰:‘舜、跖之相去遠(yuǎn)矣,而其分乃在利善之間而已?!秦M可以不謹(jǐn)?然講之不熟,見之不明,未有不以利為義者,又學(xué)者所當(dāng)深察也?!币馑际钦f,前半段是征引楊時,后半段是朱熹自道。古人引用未必盡合原文,這是常識。如前所述,蔡清的《四書蒙引》就將“ 講之不明,未有不以利為義者 ”視作楊時之語。有鑒于此,本文尊重這些商榷意見,但暫從中華書局的標(biāo)點(diǎn)。

本文給楊時專列一節(jié),不僅是要認(rèn)真理清朱熹如何引用楊時之語,而且更要真切剖析楊時與其門人廖剛(1070—1143) 的一段往事,因?yàn)樗P(guān)涉《孟子》13 ·25 以及儒家義利之辨。有點(diǎn)遺憾的是,此事既不見于《楊時集》,也不見于廖剛的《高峰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2冊)。以下是據(jù)張九成(1092—1159)、朱熹的作品以及《宋元學(xué)案》輯出的四條相關(guān)文獻(xiàn):

昔廖剛尚書問龜山先生以治心修身之術(shù),先生以《舜跖》一章使剛求之。剛既退,謂先生門人曰:“此亦易曉爾。先生乃以此為問,何也?”門人曰:“何不以子意之所解者,為先生言之?”剛即入,求見。先生曰:“子何來之?dāng)?shù)也?”曰:“適先生所問,剛已得之矣?!毕壬?,曰:“子何其敏也!盍為我言之?”剛曰:“ 自早及暮,孜孜為美事者,舜之徒也;自早及暮,孜孜為不美事者,跖之徒也?!毕壬唬骸白悠湓斨豢珊鲆?。吾正恐子誤以利作善會爾。其慎思之!”剛惘然。利善之難辨如此。吾黨試以此求之,為善者心平易,為利者心險(xiǎn)巇。(張九成《日新錄·利善》)

或問“ 為善、為利 ”處。因舉龜山答廖尚書用中一段,曰:“ 龜山說得鶻突,廖公認(rèn)得不子細(xì),后來于利害上頗不分別。紹興間,秦氏主和,建議不決,召廖公來。他懵然不知,卻去問他平日所友善之人,如鄭邦達(dá)輩。邦達(dá)亦不思量,便云: ‘ 和是好事?!柿喂疥I即主和議,遂為中丞,然他亦不肯為 秦氏鷹犬。”(秦嘗諷令言趙公鼎,廖竟不從而出。) (《朱子語類》卷60《孟子十 ·盡心上 ·雞鳴而起章》)

龜山與廖尚書說義利事。廖云:“ 義利即是天理人欲?!?龜山曰:“ 只怕賢錯認(rèn),以利為義也。”后來被召主和議,果如龜山說。廖初舉鄭厚與某人,可見其賢此二人。二人皆要(上恐脫“ 不 ” 字)主和議。及廖被召,卻不問此二人,卻去與葉孝先商量,更輔之以。及為中丞,又薦鄭轂。然廖終與秦不合而出。但初不能別義利之分,亦是平時講之不熟也。鄭博士,某舊及見之,年七十余,云嘗見上蔡。先人甚敬之。(《朱子語類》卷 102《楊氏門人·廖用中》)

廖剛,字用中,順昌人。嘗從陳了翁游,已受學(xué)龜山。崇寧五年進(jìn)士。宣和中,為監(jiān)察御史。時蔡京當(dāng)國,先生論奏無避。出知興化軍。紹興元年,召為吏部員外郎。歷起居舍人、侍講、給事中、刑部侍郎、知漳州。秦檜當(dāng)國,方主和議,召先生。先生咨于鄭邦達(dá),邦達(dá)曰:“和亦是好事?!毕壬陵I,拜御史中丞,助成和議。改工部尚書,終與檜不合而去。十三年,卒。嘗與龜山說義利。先生曰:“義利即是天理人欲?!饼斏皆唬骸爸慌沦t錯認(rèn),以利為義也?!敝熳友裕骸皠偡窃庪S者,但見道理不曾分曉。龜山之言,正為是也。”(《宋元學(xué)案》卷 25《龜山學(xué)案·龜山門人·尚書廖高峰先生剛》)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筆者認(rèn)為,“先生以《舜跖》一章使剛求之”與“龜山與廖尚書說義利事”當(dāng)指一事,發(fā)生在廖剛早年問學(xué)楊時之際?!睹献印?3·25 看似通俗易懂,其實(shí)最容易陷于以利為義的誤區(qū)。廖剛所以助成宋金和議,就是因?yàn)樗鸪跷茨苊鞅媪x利,平時又講之不熟;其最終與檜黨不合而去,則是因?yàn)槿寮伊x利之辨的絕對律令充盈著篤實(shí)的光輝使然。《孟子》13·25 屬于小章,自然難以與《孟子》1·1、12·4 相提并論。從《孟子》13·25 單章解釋史看,楊時講過《雞鳴而起章》(亦即《舜跖章》),范浚(1102—1150)寫過《舜跖圖》,馮從吾寫過《善利圖說》,足見這一章的獨(dú)特與重要。檢視楊時與廖剛這段往事,何嘗不令人驚心動魄、戰(zhàn)戰(zhàn)兢兢、肅然起敬?“利益”二字,左手提刀,右手帶血,堪比盜跖嘴臉;“仁義”一詞,性上做人,事上檢點(diǎn),庶幾虞舜情懷。利益與道義的兩難永遠(yuǎn)是人之如何為人的“林中路”,儒家義利之辨的絕對律令永遠(yuǎn)是人之必須為人的“還鄉(xiāng)路”,楊時與《雞鳴而起章》的思想史敘事永遠(yuǎn)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現(xiàn)在進(jìn)行時”。

作者簡介:楊海文,中山大學(xué)哲學(xué)系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中山大學(xué)馬克思主義哲學(xué)與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所研究員,孟子研究院特聘專家,研究方向:中國哲學(xué)。

原載:《東岳論叢》2025年第7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guān)推薦
熱點(diǎn)推薦
果然不出所料:九三閱兵將至,臺海出現(xiàn)新情況,五角大樓急找大陸

果然不出所料:九三閱兵將至,臺海出現(xiàn)新情況,五角大樓急找大陸

大道無形我有型
2025-09-02 12:17:20
足協(xié)確認(rèn)申花外援踩踏逃紅牌!中超名哨惹爭議:本賽季已3次錯判

足協(xié)確認(rèn)申花外援踩踏逃紅牌!中超名哨惹爭議:本賽季已3次錯判

我愛英超
2025-09-03 19:26:06
“最快女護(hù)士”后續(xù):醫(yī)院同事發(fā)長文吐槽,老公身份被扒不一般!

“最快女護(hù)士”后續(xù):醫(yī)院同事發(fā)長文吐槽,老公身份被扒不一般!

古希臘掌管松餅的神
2025-09-02 14:04:52
苦盡甘來:中國謀略大師級的亮劍,徹底驚艷了全世界!

苦盡甘來:中國謀略大師級的亮劍,徹底驚艷了全世界!

兵國大事
2024-03-03 16:31:32
韓國高鐵站直播九三閱兵,旅客紛紛駐足觀看拍照,現(xiàn)場中國游客:他們感到震驚

韓國高鐵站直播九三閱兵,旅客紛紛駐足觀看拍照,現(xiàn)場中國游客:他們感到震驚

極目新聞
2025-09-03 17:11:03
央視曝光!成本10塊賣5000塊,暴利500倍!網(wǎng)友:智商稅

央視曝光!成本10塊賣5000塊,暴利500倍!網(wǎng)友:智商稅

攬星河的筆記
2025-09-03 15:15:19
除了娛樂圈明星被邀觀禮,霍震霆攜倆兒子出席,還有梁安琪鄺美云

除了娛樂圈明星被邀觀禮,霍震霆攜倆兒子出席,還有梁安琪鄺美云

話娛論影
2025-09-03 14:48:16
加薪這件事,美國示范過了,但他們學(xué)不會

加薪這件事,美國示范過了,但他們學(xué)不會

寰宇大觀察
2025-09-02 17:34:20
俄軍罕見“大規(guī)模裝甲突擊”:團(tuán)滅!8名特務(wù)軍官被炸死

俄軍罕見“大規(guī)模裝甲突擊”:團(tuán)滅!8名特務(wù)軍官被炸死

鷹眼Defence
2025-09-02 17:23:50
遏制中國不再是首要任務(wù)?中方攤牌要取消20%關(guān)稅,川普迅速表態(tài)

遏制中國不再是首要任務(wù)?中方攤牌要取消20%關(guān)稅,川普迅速表態(tài)

素年文史
2025-09-03 10:01:48
前首相鳩山訪華閱兵 受日本國內(nèi)壓力

前首相鳩山訪華閱兵 受日本國內(nèi)壓力

不系之舟225
2025-09-03 18:09:53
如果毛岸英不犧牲,毛主席會不會讓他接班?歷史早就給出了答案

如果毛岸英不犧牲,毛主席會不會讓他接班?歷史早就給出了答案

健康快樂丁
2025-06-18 12:31:10
九三閱兵結(jié)束后的“小意外”!信鴿走失幾十只,北京網(wǎng)友開啟偶遇

九三閱兵結(jié)束后的“小意外”!信鴿走失幾十只,北京網(wǎng)友開啟偶遇

裕豐娛間說
2025-09-03 17:09:18
廣東某高速路遍地糞便,過路車無法調(diào)頭集體哀嚎,洗車店不敢接單

廣東某高速路遍地糞便,過路車無法調(diào)頭集體哀嚎,洗車店不敢接單

有范又有料
2025-09-02 11:15:02
娛樂圈究竟有多臟?網(wǎng)友:比恒河水都臟,說的一點(diǎn)都不夸張

娛樂圈究竟有多臟?網(wǎng)友:比恒河水都臟,說的一點(diǎn)都不夸張

帶你感受人間冷暖
2025-08-03 00:10:08
局勢惡化,全美各地降半旗,特朗普沒辦法,中國這句古話果然沒錯

局勢惡化,全美各地降半旗,特朗普沒辦法,中國這句古話果然沒錯

詩意世界
2025-09-02 21:10:39
宋軼回應(yīng)整容:沒有整容,只是換了新的化妝老師

宋軼回應(yīng)整容:沒有整容,只是換了新的化妝老師

韓小娛
2025-08-31 17:40:46
癌其實(shí)就是一團(tuán)痰和瘀!記住3個千金不換的“腫瘤天然克星”,化痰散結(jié),逼退癌細(xì)胞,不用多花一分錢!

癌其實(shí)就是一團(tuán)痰和瘀!記住3個千金不換的“腫瘤天然克星”,化痰散結(jié),逼退癌細(xì)胞,不用多花一分錢!

腫瘤科王紅軍
2025-09-02 10:56:44
金正恩剛到中國,朝鮮國內(nèi)就傳出好消息,韓媒:韓高層將連夜赴華

金正恩剛到中國,朝鮮國內(nèi)就傳出好消息,韓媒:韓高層將連夜赴華

現(xiàn)代小青青慕慕
2025-09-02 12:02:01
沖擊奧運(yùn)直通,女排亞錦賽名單或曝光,3人回歸,趙勇卸任有結(jié)果

沖擊奧運(yùn)直通,女排亞錦賽名單或曝光,3人回歸,趙勇卸任有結(jié)果

東球弟
2025-09-03 14:10:04
2025-09-03 22:23:00
孟子研究院 incentive-icons
孟子研究院
扎根孟子故里,打造首善之區(qū)
3809文章數(shù) 1819關(guān)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藝術(shù)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頭條要聞

飛過天安門的鴿子到家洗澡 出發(fā)前主人叮囑"別掉鏈子"

頭條要聞

飛過天安門的鴿子到家洗澡 出發(fā)前主人叮囑"別掉鏈子"

體育要聞

東契奇場均31+8+7 2連敗后2連勝帶隊(duì)晉級

娛樂要聞

劉尚嫻 最幸運(yùn)的事 就是嫁給初戀丈夫

財(cái)經(jīng)要聞

黃金突破才剛開始!目標(biāo)價(jià)為4000美元?

科技要聞

8月車市觀察:價(jià)格戰(zhàn)退潮,價(jià)值感上位

汽車要聞

一天一個樣 方程豹鈦3玩轉(zhuǎn)“面部重組”

態(tài)度原創(chuàng)

親子
教育
旅游
房產(chǎn)
公開課

親子要聞

寶藍(lán)和爸爸自制公主屋

教育要聞

山東:新學(xué)期中小學(xué)開展AI通識教育,一二年級每學(xué)年不少于6課時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房產(chǎn)要聞

海南樓市,最新榜單發(fā)布!有盤單月狂賣11.7億!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無障礙瀏覽 進(jìn)入關(guān)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