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這里的內(nèi)分泌門診
常年爆滿
一到暑假
更是擠滿孩子和家長
每到周二下午4點,上海市兒童醫(yī)院2樓內(nèi)分泌科診室,科主任郭盛準時出現(xiàn),準備開始2小時的夜門診。但他幾乎從來無法準時下班——來加號的家長太多了。這里的內(nèi)分泌門診常年爆滿,一到暑假,候診區(qū)更是擠滿了來看性早熟、追身高的孩子和家長。
《中樞性性早熟診斷與治療共識》顯示,我國兒童性早熟發(fā)病率達0.43%,一線城市檢出率突破3%,農(nóng)村地區(qū)也逐年攀升,其中女童占比超九成。一方面,孩子吃多動少、體重飆升,影響生長發(fā)育;另一方面,家長對孩子身高的期待越來越高了。
“恭喜你畢業(yè)啦,不用打針了”
12歲的小秋由爺爺陪來就診,她是郭盛的“老病人”,8歲起就定期來門診。她熟練地站上體重秤,郭盛為她量身高、測體重說:“你一米六啦!以后不用來了!”
“真的不用來了嗎?再打一針吧!”爺爺早已習慣了常年陪診,對“不用來了”有些難以置信。“正式從我的門診‘畢業(yè)’了!”郭盛一邊打印病歷本一邊叮囑,“接下來重點是好好學習、好好長身體,現(xiàn)在有點瘦,千萬別減肥!”
小秋8歲來就診時,身高只有1.24米,全家急壞了。確診性早熟后,她一直在兒童醫(yī)院治療:先抑制發(fā)育,后來因為長得慢,又加打生長激素,把身高追了上來。
這兩年,對于抑制針和生長激素的爭議不小。支持的家長認為,打了有效果,就應(yīng)該堅持打;反對的聲音則認為,這些藥物同樣促進了家長的身高焦慮不斷“生長”,有些“濫用”了。
郭盛告訴新民晚報記者,性早熟的診斷要區(qū)分是中樞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還是外周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明確診斷后才能給予治療。
做激發(fā)測試確認性早熟、測骨齡并預(yù)測身高,這是每個為孩子身高焦慮的家長來到醫(yī)院后最先面對的步驟,也是確認一個孩子是否需要抑制針的關(guān)鍵依據(jù)。
“性早熟治療的藥物沒那么可怕?!惫⒄f,常用的抑制針(性抑制劑)是亮丙瑞林或曲普瑞林,對中樞性性早熟有效。骨齡直接決定成年身高和生長空間,一旦閉合,身高就不再長了。抑制針若能減慢骨齡增長,就能為孩子爭取更多長高時間。
一般早熟的孩子會高于同齡兒童,其實最怕就是像小秋這種,本身矮小又合并早熟的孩子,單純抑制早熟對改善身高的作用有限。需要同時解決個子矮和生長時間不夠兩個問題,抑制針配合生長激素——既能延長生長時間,又能加快生長速度,保證身高正常發(fā)育。
但郭盛強調(diào),生長激素不是所有矮小孩子都能用,有明確的適應(yīng)證,不要盲目擴大適應(yīng)證。而且,無論男孩女孩,媽媽們總會聽到額外叮囑——長高三件套“吃好、睡好、運動好”,超重的必須減肥。
“12歲身高一米三,真不是‘長得晚’”
男孩康康又瘦又小,12歲半,讀初中了,在郭盛眼里“看起來最多8歲”。他身高1.36米,體重23千克,站在角落低頭不說話,是爺爺奶奶帶來看病的。
“孩子你真的12歲了嗎?”郭盛既心疼又疑惑,“這孩子干預(yù)得太晚了?!?/strong>
“幼兒園時矮不矮?”
“也矮。”
“小時候?qū)εD屉u蛋過敏嗎?”
“沒有?!?/p>
奶奶說,孩子爸爸1.8米,媽媽1.6米,他們覺得孩子只是“長得晚”,不擔心身高。
“‘長得晚’的孩子,小時候不太矮,大多屬于偏矮,到青春期時,別人躥得快他依然長得慢,身高偏差增大,那才叫長得晚。”郭盛解釋,“12歲多男孩正常身高該有1.55米左右,你家孩子既沒發(fā)育,個子也沒長,偏差太大了。不干預(yù)的話,成年后可能長不到1.6米。沒禁忌證的話,得盡快治,沒時間了!”
其實,康康小時候爸媽帶他來過醫(yī)院,當時醫(yī)生就建議盡快治療,但家長覺得“沒必要”,想“再等等”。這一等就是幾年,錯過了黃金干預(yù)期。
郭盛說,父母都盼著孩子有理想身高,卻常對身高管理和生長發(fā)育缺乏正確認識,甚至“耽誤”了孩子。有家長覺得“父母高,孩子肯定不矮”,但決定身高的因素里,遺傳占70%,后天管理和環(huán)境占30%。運動、飲食、睡眠,還有多種激素的調(diào)控,都影響身高。
“不糾結(jié)身高,但要關(guān)注女孩心理”
上海市兒童醫(yī)院內(nèi)分泌門診里,女童占多數(shù),大多是來看“性早熟”的。盡管全球青春發(fā)育都在提前,但“性早熟”的診斷標準很明確:中國女孩7.5歲前、男孩9歲前發(fā)育,才算性早熟。
性早熟不只是影響最終身高。激素與代謝系統(tǒng)密切相關(guān),有一小部分性早熟兒童成年后可能出現(xiàn)胰島素抵抗,糖尿病風險升高。
當然,不是所有“提前發(fā)育”都要干預(yù)。9歲女孩小琪乳房微微凸起,媽媽擔心她性早熟。郭盛看完報告告訴小琪媽媽:孩子身高很好,9歲有了10歲的身高,完全不用擔心;子宮B超顯示沒發(fā)育,不會太早來月經(jīng);乳房發(fā)育也沒危害;骨齡正常,胰島素不缺,不用干預(yù)。
但郭盛提醒,媽媽更該關(guān)注孩子的心理:“因為開始發(fā)育,她可能會有不適——比如自我形象困擾、焦慮,甚至抑郁、厭學?!?/p>
對女孩來說,身體的變化往往比她們的心理成熟度來得更早——她們可能還在小學低年級,還沒做好準備接受“長大”的信號,乳房的微微隆起,會讓她們和同齡小伙伴顯得“不一樣”。這種差異很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自我懷疑,運動時可能因為胸部不適而刻意回避跑跳,夏天穿薄衣服時會下意識含胸駝背,擔心被同學指指點點。這需要家長多引導(dǎo)、多關(guān)注,青春期教育不能少。
“早發(fā)育會影響成年身高嗎?”這是媽媽常問的問題。郭盛強調(diào),“早發(fā)育不等于矮身材”,真正需要治療的孩子,一定有明確指征。我們必須規(guī)范治療,嚴格掌握指征,避免藥物的濫用。”
滬團團來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獨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動了嗎?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獲得呢?
點亮本文文末【】與【】,并在評論區(qū)留言互動;當【】數(shù)達到200時,評論點贊第一的小伙伴將免費獲得一套徽章喲~
來源:上觀新聞、新民晚報
責任編輯:粟瑤
校審:姚佳森
終審:沈蔚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