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間,洛陽城有個(gè)叫柳硯的窮書生,租住在城南的破院子里。這院子怪得很,別處的牡丹四月就謝了,唯獨(dú)院角那株紫牡丹,開得比碗還大,到了中秋都不凋零,花瓣上總沾著露珠,像是哭出來的淚。更邪門的是,柳硯每次對(duì)著牡丹畫畫,畫到第三筆,筆尖準(zhǔn)會(huì)滴下一滴紅墨,在紙上暈成心形,擦都擦不掉。
柳硯這人,二十出頭,臉白得像宣紙,穿件洗得發(fā)灰的青布長衫,袖口磨出毛邊也舍不得換。他爹原是畫牡丹的名手,可惜早逝,只留下支狼毫筆和半本畫譜。柳硯靠著給人畫扇面糊口,畫得最好的就是牡丹,可每次畫完,買主總說 “差股靈氣”—— 他自己也知道,缺的是爹說的 “花魂”,可怎么找,他也摸不著門道。
這天傍晚,柳硯又對(duì)著紫牡丹發(fā)愁,手里的狼毫筆懸在紙上,半天沒落下。忽聽身后傳來 “嘩啦” 一聲,回頭一看,個(gè)穿紫裙的姑娘站在牡丹叢里,鬢邊別著朵半開的牡丹,花瓣上的露珠還沒干,順著她的耳垂往下滴。這姑娘生得極美,眉眼像浸了墨的牡丹瓣,一笑起來,嘴角邊的梨渦里像盛著蜜,就是眼神里帶著點(diǎn)愁緒,像蒙了層霧。
“你畫的牡丹,少了點(diǎn)東西?!?姑娘的聲音輕輕的,像風(fēng)吹過花瓣,她伸手拂過牡丹花枝,指尖剛碰到花瓣,就有片葉子輕輕落在柳硯的畫紙上。
柳硯嚇得手一抖,筆掉在墨汁里:“你... 你是誰?這院子就我一個(gè)人??!”
姑娘捂嘴笑了,梨渦更深了:“我叫丹娘,就住在這牡丹里?!?她指著院角的紫牡丹,“你爹當(dāng)年救過我,我來幫你找‘花魂’?!?/p>
柳硯盯著她的裙子,發(fā)現(xiàn)裙擺上的花紋竟和牡丹花瓣一模一樣,連露珠的位置都分毫不差。他想起爹臨終前說的 “牡丹有靈”,心里又驚又喜:“你... 你真的是牡丹仙?我爹怎么救的你?”
“二十年前,這院子里來了個(gè)采花賊,想挖走我這株牡丹,” 丹娘蹲下來,撿起柳硯掉的筆,筆尖的墨汁在她指尖凝成顆小黑珠,“你爹拼著被砍傷了胳膊,把采花賊趕跑了,還天天給我澆水施肥,說我是‘洛陽第一艷’。” 她說著,指尖的黑珠落在畫紙上,瞬間暈成朵小牡丹,活靈活現(xiàn)的。
柳硯這才明白,自己畫不出靈氣,是少了牡丹仙的 “魂”。打這天起,丹娘天天來陪他畫畫,教他看牡丹的姿態(tài) —— 清晨帶露的牡丹要畫得軟,正午向陽的要畫得艷,夜里帶風(fēng)的要畫得飄。柳硯的畫技一天天見長,來找他畫扇面的人越來越多,連城里的王知府都派人來請(qǐng)他畫牡丹圖。
可沒等柳硯高興幾天,麻煩就來了。城里的鹽商張胖子,早就想把柳硯的破院子買下來,蓋個(gè)牡丹園,柳硯不同意,他就找了個(gè)道士,說這院子里有 “妖物”,要除了丹娘。
那天中午,張胖子帶著道士,領(lǐng)著一群家丁,一腳踹開柳硯的院門。道士穿件黃布道袍,手里拿著桃木劍,劍尖指著紫牡丹:“妖女!竟敢私自下山惑人,今天貧道就收了你!”
丹娘當(dāng)時(shí)正幫柳硯研墨,聽見動(dòng)靜,臉色瞬間白了,紫裙都微微發(fā)顫:“柳郎,你快躲起來,這道士的桃木劍沾過狗血,我怕...”
“我不躲!” 柳硯把丹娘護(hù)在身后,手里攥著那支爹留下的狼毫筆,“你是我朋友,我不能讓你受傷害!”
道士冷笑一聲,舉起桃木劍就朝丹娘刺來。柳硯想都沒想,舉起筆去擋,沒想到筆尖剛碰到桃木劍,就發(fā)出 “滋啦” 一聲,桃木劍上的紅漆掉了一大塊,道士也被震得后退了三步,差點(diǎn)摔在地上。
“這... 這是什么筆?” 道士盯著柳硯手里的狼毫筆,眼睛都直了。
柳硯這才想起,爹說過這支筆是用百年狼毫和牡丹根須做的,能鎮(zhèn)妖邪。他壯著膽子,舉著筆往前走:“你快走!不然我對(duì)你不客氣!”
張胖子急了,喊著家丁:“別愣著!給我上!把這妖女抓起來,院子拆了!”
家丁們剛要沖上來,忽聽院門外傳來馬蹄聲,是王知府來了。原來柳硯給王知府畫牡丹圖時(shí),提過丹娘的事,王知府是個(gè)清官,早就看不慣張胖子仗勢(shì)欺人,特意趕過來幫忙。
“張胖子,你竟敢私闖民宅,還污蔑良善,” 王知府下了馬,指著張胖子的鼻子罵,“這院子是柳書生的祖宅,你再敢打主意,我就把你抓進(jìn)大牢!”
張胖子嚇得臉都綠了,拉著道士就跑,跑之前還不忘瞪柳硯一眼:“你給我等著!”
危機(jī)解除后,丹娘看著柳硯,眼里滿是感動(dòng):“柳郎,謝謝你,要不是你,我今天就...”
“我們是朋友,謝什么,” 柳硯撓了撓頭,臉有點(diǎn)紅,“再說,你教我畫牡丹,我還沒謝你呢?!?/p>
可丹娘卻嘆了口氣,眼神暗了下來:“柳郎,我不能再陪你了。我是牡丹仙,靠吸收日月精華修行,這次被道士的桃木劍傷了元?dú)?,得回牡丹里閉關(guān)一百年,才能恢復(fù)人形?!?/p>
柳硯心里一緊,抓著丹娘的手:“一百年?那我... 我還能再見到你嗎?”
丹娘的眼淚掉在柳硯的手背上,涼絲絲的:“能,只要你好好保存這支筆,每年牡丹花開的時(shí)候,對(duì)著牡丹喊我的名字,我就能出來見你一面,哪怕只有一刻。” 她說著,從懷里掏出顆牡丹種子,放在柳硯手里,“這是我的本命種子,你把它種在牡丹旁邊,等它發(fā)芽開花,我就能早點(diǎn)回來?!?/p>
柳硯把種子緊緊攥在手里,眼淚也掉了下來:“我等你,不管一百年還是一千年,我都等你?!?/p>
丹娘笑了,像院角的紫牡丹一樣艷:“好,我記住了。你要好好畫畫,把牡丹的美畫給更多人看?!?說完,她的身影慢慢變得透明,最后化作一縷紫煙,鉆進(jìn)了院角的牡丹里,牡丹花瓣也慢慢合攏,像是睡著了一樣。
后來,柳硯按照丹娘的話,把本命種子種在牡丹旁邊,每天都給它澆水施肥。他的畫技越來越高,畫出的牡丹栩栩如生,被人稱為 “柳牡丹”,連皇上都聽說了他的名聲,派人來請(qǐng)他去京城畫畫。可柳硯拒絕了,他說:“我要留在洛陽,等一個(gè)人?!?/p>
每年牡丹花開的時(shí)候,柳硯都會(huì)對(duì)著牡丹喊 “丹娘”,每次喊完,都會(huì)有片牡丹花瓣飄到他的畫紙上,暈成心形。有一年,他對(duì)著牡丹畫畫,畫到第三筆時(shí),突然聽見身后傳來熟悉的聲音:“柳郎,你畫的牡丹,終于有魂了?!?/p>
柳硯回頭一看,丹娘站在牡丹叢里,還是穿件紫裙,鬢邊別著牡丹,笑得像當(dāng)年一樣美。原來那棵本命種子長成了牡丹,丹娘的元?dú)庖不謴?fù)了,不用再閉關(guān)了。
再后來,柳硯和丹娘成了親,在院子里種滿了牡丹,春天一到,整個(gè)院子都像浸在花海里。有人說,在月圓之夜,能看見柳硯和丹娘坐在牡丹叢里,一個(gè)畫畫,一個(gè)研墨,花瓣落在他們身上,像撒了層粉,美得像幅畫。
現(xiàn)在,洛陽城還流傳著柳硯和丹娘的故事,有人說柳硯的畫能引來蝴蝶,有人說丹娘的牡丹能治百病。不管是真是假,人們都知道,城南那座牡丹院,藏著一段最美的仙緣 —— 是書生的執(zhí)著,是牡丹的深情,讓兩個(gè)不同世界的人,走到了一起,成了一段流傳百年的佳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tái)“網(wǎng)易號(hào)”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tái)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