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平臺上
出現(xiàn)了許多悼念
南京大學33歲女博導東思嘉的帖子
有網(wǎng)友感慨
就在東思嘉離世后
收錄了其一作論文的
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
子刊便正式上線
年輕有為卻早早離開人世
引發(fā)大量網(wǎng)友關于其離世原因的猜測
有記者聯(lián)系到
南京大學能源與資源學院工作人員
對方表示東思嘉
確系該學院的一名教師
但對于其個人現(xiàn)狀暫不清楚
圖片來源:南京大學能源與資源學院
記者了解到,在近期發(fā)表的東思嘉第一作者論文《通過加速船載石灰石的風化進行二氧化碳封存的可能性》的致謝中,其團隊合作人員對東思嘉進行了悼念:“我們失去了我們的朋友和同事東思嘉,我們將此文獻給她,愿她的精神能夠像激勵我們一樣激勵他人?!?/p>
圖片來源:社交媒體
公開資料顯示,東思嘉,1992年3月出生于江蘇徐州,2010年考入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4年獲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學士學位,2019年獲美國南加州大學地球科學系博士學位,后于加州理工學院開展博士后研究。
2023年,東思嘉任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特任副研究員,2024年轉入能源與資源學院任教,擔任準聘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為海洋碳封存,海洋無機碳循環(huán),礦物界面反應,碳酸鈣溶解動力學。
圖片來源:南京大學能源與資源學院
她多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等項目,入選江蘇省科協(xié)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2023)。
東思嘉和她的團隊自主研發(fā)了深海原位反應裝置,成功驗證了同位素標記法測量海洋中碳酸鈣溶解速率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這一成果后來被寫入了美國的《Chemical Oceanography》教材,成為海洋化學領域的重要參考。
來源:九派新聞、大河報、南京大學能源與資源學院。
我用分享了「26考研課程實時更新」,點擊鏈接即可保存。
鏈接:https://pan.quark.cn/s/a51748e80a54
(復制到微信對話框,即可保存)
全程免費更新!保存到網(wǎng)盤后,即可后續(xù)全程自動更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