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上海的小吳最近總覺得口渴,體檢時血糖飆到了8.2mmol/L,把父母嚇壞了。說來奇怪,小吳平時也不愛吃糖,飲料不咋碰,面包蛋糕也都少吃。偏偏血糖就是降不下來。他自己也納悶,總覺得問題是不是出在別的地方。不過,經醫(yī)生一問,這才發(fā)現(xiàn)他每天主食照吃不誤,中午一大碗面,晚上又來碗白米飯,餓了還愛來點“無糖”的餅干。結果呢,血糖反復超標。家人疑惑,難道戒了糖,還會被“血糖刺客”悄悄埋伏?
有人說只要不吃糖,血糖就不會高。這個看法,其實誤區(qū)很大。血糖異常的真正原因,經常藏在那些“看著無害”的主食、零食和一些飲品中。有些食物,升糖能力特別快,還防不勝防。那到底哪些才是真正的“升糖大戶”?
“升糖大戶”到底是誰?看似無害,其實暗藏“血糖殺機”
很多人控制血糖,第一步就是把甜食戒了??芍魇场⒕毩闶?、加工飲料等,其升糖速度和幅度,甚至要超越常見糖果。知名醫(yī)學期刊有數(shù)據(jù)稱,一些高精加工食品進入體內,只要半小時,血糖就會迅速往上漲。醫(yī)生在門診常說,有的人早餐喝粥配饅頭,餐后2小時血糖就直沖9 mmol/L以上。
和普通米面相比,有四大類“升糖大戶”很容易被大家忽略:
白米飯、白面條、饅頭
精白米面類是血糖控管的“掃雷區(qū)”。白米、白面,在精加工過程中,絕大部分“膳食纖維”被去除了,只剩下高濃度的淀粉。這種主食吃下去,消化吸收很快,血糖應聲而上。有慢性病管理醫(yī)生做過實驗,同量的糙米和白米,每天各食用2周,白米那組血糖峰值普遍比糙米組高出20%~30%。
各種精制點心、餅干、蛋糕
不少“無糖”點心,其實沒你想的清淡。尤其是包裝餅干、蛋糕、面包,往往大量使用了高果糖玉米糖漿、麥芽糊精、淀粉等。這類成分進入體內,哪怕含糖量低,依然可以讓血糖出現(xiàn)“火箭發(fā)射”式上升。有研究發(fā)現(xiàn),常吃這類餅干甜點的人群,餐后1小時血糖升值比普通人高出1.5倍。
甜味飲品、含乳飲料、功能飲料
喝飲料對血糖的刺激,有時候比吃一碗米飯還強。很多人覺得無糖茶、純牛奶沒問題,但各類“乳酸菌風味飲品”“功能飲料”“果味水”,都喜歡加點“隱藏糖”,比如高果糖漿。它吸收極快,不需要胰島素配合。醫(yī)學數(shù)據(jù)顯示,經常攝入含糖飲品的人,發(fā)生血糖波動、胰島素抵抗的風險能增加35%以上。
油炸薯條、淀粉類膨化食品
外賣熱食、小零食,油炸薯條和薯片等膨化食品,也是升糖快手。這類食品其實是高淀粉再加上油脂,升糖指數(shù)高,容易導致餐后血糖迅猛上升。有論文分析,習慣每周3次以上食用膨化食品的人,2型糖尿病風險提高22.4%。
堅持調整飲食,這些變化你可能驚喜發(fā)現(xiàn)
最擔心的就是:如果徹底戒掉這幾類食物,會不會沒有飯可吃?會不會營養(yǎng)不夠?其實,科學調整飲食結構,血糖不但能穩(wěn)下來,體重、睡眠、精力也會有明顯變化。這幾個轉變,是眾多“前車之鑒”都體會過的。
飲食主食結構調整,血糖波動變小。用粗糧、雜糧替換部分白米面主食,研究顯示,空腹和餐后血糖平均下降9%~15%,不易出現(xiàn)血糖“高峰暴漲”。
遠離高糖飲料、餅干,心血管健康更有保障。一項1200人群隨訪研究發(fā)現(xiàn),每日少喝1瓶含糖飲料,中老年群體一年后血壓平均下降6mmHg,血管彈性提升,動脈硬化的發(fā)生幾率降低17.8%。
減少油炸和淀粉零食,消化和睡眠質量更佳。糖尿病??漆t(yī)生觀察,習慣零食換為堅果、酸奶、粗糧餅干的人,三個月后體重控制率提高到80%以上,晚上睡覺也更安穩(wěn)。
想控血糖,這樣吃飯,你肯定用得上
有人勸你全部不吃米面主食,這其實是個誤區(qū)。血糖管理更有效的做法,是合理換主食、調整吃飯順序、搭配好蔬菜蛋白。只要方法得當,血糖和能量都能平穩(wěn)兼顧。下面這些小建議,實地操作簡單,像小吳這樣的年輕人、中老年朋友,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辦法。
主食三七開,雜糧湊一半。比如米飯里摻點糙米、燕麥、玉米碎,讓膳食纖維提高,升糖速度會大幅減緩。實際測試對比,50%雜糧替換后,餐后2小時血糖穩(wěn)定率提升23%。
優(yōu)先吃菜再吃主食。吃飯順序也能影響血糖。先吃蔬菜,再吃肉蛋,最后才動主食。這種方式可以顯著降低餐后血糖峰值。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菜-肉-主食”模式,血糖大幅波動的風險下降5成。
飲品首選白水或淡茶。真的想喝飲料,建議自制檸檬水、無糖綠茶,避免常備甜味飲品在家。每天喝水量能控制在1200-1500ml,就能把隱形糖大大“踢出門外”。
零食“升級”,堅果水果更友好。下午嘴饞時,不妨試試堅果仁,或者少量低糖水果,遠比油炸薯片、奶油餅干強得多。
油炸食品少碰,餐桌多點蒸煮燉。血糖不穩(wěn)時,少吃薯條、方便面,改用蒸、煮、燉的方式做菜。這樣既飽腹,也減少了油脂和高升糖負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