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下旬,俄烏戰(zhàn)局出現新走向。戰(zhàn)火意外燒至烏克蘭中部,俄軍裝甲與炮兵群密集調動,局勢驟然緊張。
烏克蘭防務部門在日常通報中最早提到俄軍有突破跡象,當時表述謹慎,僅稱“個別方向出現激烈交火”。隨即,多個地區(qū)傳出局部撤離消息,城市警報拉響,民眾被迫進入地下避難。
軍事分析指出,俄軍利用了夏末地形干燥的特點,重型機械進場速度提高。補給線提前鋪設,使縱深行動具備條件。俄中部集團軍表現出色,成功向烏軍防御縱深推進。
俄國防部26日發(fā)布的最新戰(zhàn)報顯示,過去一晝夜,烏軍損失慘重,超過1200名軍人折損,還丟掉了大量武器裝備。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烏軍有5座電子干擾站被俄軍成功摧毀。
電子戰(zhàn)在現代戰(zhàn)爭中占據極為關鍵的地位。電子戰(zhàn)站的存在可以干擾敵方通信、雷達等系統(tǒng),為己方創(chuàng)造戰(zhàn)場優(yōu)勢。5處電子戰(zhàn)站被毀,意味著烏軍電子對抗能力遭極大削弱。
在頓涅茨克地區(qū),中部集團軍成功突破多布羅皮利亞地區(qū)的烏軍防線。在短短兩天多時間里,就占領了近200平方公里的地盤,向前推進約18公里。
在這場戰(zhàn)場失利的同時,澤連斯基再次訪問美國,與特朗普進行了一場面對面的閉門會談。會談開始短短10秒鐘內,澤連斯基連續(xù)4次說出“謝謝”,明顯放低姿態(tài),表現出一種“服軟”的姿態(tài)。
特朗普在會談中拿出了一張標注戰(zhàn)場局勢的地圖。地圖上用鮮明的紅色標出了大片由俄軍控制的區(qū)域,幾乎覆蓋了烏克蘭一半的領土。面對這份赤裸裸的事實,澤連斯基一時間無言以對。
特朗普當面反對澤連斯基的先停火主張,最終烏克蘭領導人不得不妥協,接受“邊打邊談”的方案,不再堅持先?;鹪僬勁?。
特朗普在與澤連斯基的互動中展現出一種極為罕見的克制與溫和。他甚至在公開場合對澤連斯基表示贊揚。
這種態(tài)度轉變背后有著戰(zhàn)略考量。特朗普反復強調,俄烏沖突是拜登的“戰(zhàn)爭”,與他本人無關。這種表態(tài)一方面是在撇清責任,另一方面則為自己樹立一個“局外人調停者”的形象。
在會談中途,特朗普突然中斷對話,單獨與普京通話長達40分鐘。國務卿魯比奧和副總統(tǒng)萬斯都在場,翻譯則全程記錄相關內容。這種正式場面說明特朗普對促成?;鸬钠惹行膽B(tài)。
歐洲領導人們也在對澤連斯基進行“臨陣輔導”。英國首相斯塔默親自向澤連斯基“傳授技巧”,提醒他在與特朗普對話時應注意語氣和細節(jié),包括要對特朗普提供的援助表示感謝。
歐洲在推動和平上承諾承擔高達千億美元的安全費用。為了讓澤連斯基答應停火,他們承諾幫助烏克蘭購買總值1000億美元的武器裝備,另外還計劃幫助采購500億美元的美國無人機。
這種安排一方面確保了烏克蘭的“面子”和“里子”,另一方面也顯示出歐洲的兩難處境:既要在表面上全力支持烏克蘭,又不得不在背后勸說烏克蘭接受現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