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這個書店市集很有希望。不光是書店,還有很多國內(nèi)一線的出版機構(gòu)和品牌。
成都有兩個書店市集。分別是You成都和麓湖尋麓書館牽頭舉辦的,在國內(nèi)都很有影響力。
一個在文化上重要的城市,盡管沒有啥像樣的出版社和品牌,但是可以從“書店”入手,打造一個有吸引力的文化都市。
你不能不覺得可惜:現(xiàn)在這個路徑,自我斬斷了。今年兩個書店市集都取消了。
準(zhǔn)備來參展的外地出版機構(gòu),可能已經(jīng)打好包,甚至發(fā)出了快遞?,F(xiàn)在不得不發(fā)出一聲嘆息。
但是就在這兩天,桂林的書店市集熱熱鬧鬧舉辦了。而在上個月,我去了濟南,那里也有書店市集。
盡管沒有參與擺攤兒,我也感受到了濟南書店文化的繁盛。坦白說,就“本地書店”這一塊兒,濟南比成都好太多了。
除了國有企業(yè)新華文軒,成都還有什么像樣的書店?太古里的方所大不如前;寬窄巷子的“三聯(lián)”也被高房租壓的喘不過氣來。
個體或者“獨立”書店,就更是艱難,“閉店”和“告別”的聲音時常想起,要么就是店招防水出問題向讀者求助。
當(dāng)然,你可以說主要還是店主的個人能力問題,但是“環(huán)境”其實也很重要。
過去幾年,本地媒體和書店從業(yè)者共同打造了一個“書店之都”的城市人設(shè)——“城設(shè)”,可以說從今天開始,成都人再談起這個詞的時候,不能不臉紅。
那些外地出版社、書店的嘆息聲已經(jīng)表明,來吃火鍋看熊貓很好,帶書來賣,可能不太行了。
我個人也感到羞愧。我曾給中青報、新華每日電訊都寫過稱贊成都書店文化的文章,現(xiàn)在我很想求他們幫我刪掉,可惜是紙質(zhì)版。
那也為自己曾寫過這樣的文章道歉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