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商業(yè)消費組
作者|許文佩
編輯|周月明
題圖|AI生成
“正是因為我不是一個專門做非遺的人,能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看待非遺,所以我更理解消費者需要什么產(chǎn)品?!碑敱粏柤啊胺强瓢唷背錾頌楹文苓x擇非遺出海創(chuàng)業(yè)項目時,蔡青會這樣回答。
蔡青大學所學專業(yè)為對外漢語,畢業(yè)后,她既嘗試過職場生活,也選擇過自由職業(yè)。她曾有過許多浪漫大膽的舉動,以背包客、沙發(fā)客、數(shù)字游民的身份勇敢地探索世界。
2023年,她毅然裸辭,偏離了大眾眼中那條看似順遂的人生軌道,來到云南大理旅居,并在機緣巧合下開啟了非遺出海之路的探索。
如今,她的身上多了很多標簽,如非遺出海策展人、小紅書主理人學院講師、非遺跨界MINITALK創(chuàng)始人等。
目前,她在廣州成立了一家文化傳媒公司,帶領五人團隊,投入到非遺出海商業(yè)模式的探索當中,致力于讓中國非遺“被世界看見,被市場記住,進而推動其商業(yè)與文化價值的雙重生長”。
發(fā)現(xiàn)市場
盡管當前不少力量都在在推動非遺文化“破圈”,但是大部分非遺文化仍處于小眾范疇,非遺出海賽道更是鮮有人涉足,那么,蔡青是如何發(fā)現(xiàn)這一潛力市場的呢?
蔡青初次邂逅非遺是在云南。在云南鄉(xiāng)下,她接觸了許多非遺手藝人,親眼見識了扎染、刺繡、甲馬等非遺工藝的魅力。
在參加非遺活動時,她感受到非遺工藝品絕非“過時”“不實用”的陳舊物件,而是具備強大市場潛力的商品,能夠應用到生活當中,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
例如,將扎染技術運用到帆布包的制作中,既保留了傳統(tǒng)扎染工藝的古樸韻味,又兼具現(xiàn)代時尚感,在日常出行中實用又吸睛。
而將非遺服飾作為單品融入到日常穿搭中,也能呈現(xiàn)令人驚艷的搭配效果。
2024年年初,她去德國旅行前萌生了一個想法:把云南的非遺工藝品帶到當?shù)?,向當?shù)厝苏箤嵵袊沁z的獨特韻味。
最后,她干脆和朋友們在德累斯頓策劃了一場快閃活動,以專場的形式介紹中國非遺工藝。
這場活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許多人甚至從其他城市專程趕來參加,只為一睹中國非遺的風采。結束后,還有不少德國本土媒體對這一活動進行了報道。
這次經(jīng)歷讓她發(fā)現(xiàn)了海外非遺市場的潛力,從而決定推動中國非遺出海歐洲。
開辟市場
在歐洲市場考察期間,蔡青頻繁穿梭于各大展會,以了解各國工藝品特色以及商業(yè)化路徑。她發(fā)現(xiàn)部分展會里完全沒有展出來自中國的工藝品,許多外國人對中國非遺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
考慮到青年群體對新鮮事物接受度高、消費潛力大,蔡青將海外目標消費人群鎖定為青年人,并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推廣策略。
線上,借助短視頻、虛擬技術等數(shù)字化手段,使用年輕化的表達,講述非遺制作過程、非遺背后的文化故事,非遺活動現(xiàn)場的有趣互動,推動非遺“破圈”海外。
線下,在海外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非遺活動,包括展會,快閃活動以及非遺進畫廊。
為契合年輕人的信息接受習慣,蔡青團隊在現(xiàn)場采用了更視覺化、互動化的方式展出非遺工藝品,比如播放紀錄片、舉辦少數(shù)民族服飾走秀,設置一些游戲環(huán)節(jié)。
這些活動讓海外受眾更直觀地感受到中國非遺的魅力,促使他們現(xiàn)場購買非遺產(chǎn)品,并逐步形成忠實的消費群體。
挑戰(zhàn)重重
在非遺產(chǎn)品海外推廣和銷售的進程中,海外活動的落地往往會遭遇諸多意想不到的困難。
一是展品填充方面的難題。
蔡青團隊在海外舉辦的活動的規(guī)模較大,因此所需的填充物料數(shù)量較為龐大。即使一個人攜帶兩大行李箱的物品,也遠遠無法滿足需求。
而且,部分物品由于各種原因不便攜帶至國外。
比如,若想讓活動參與者體驗圍爐煮茶,所需的燃氣爐、燃氣罐難以攜帶;若想對外展示扎染工藝的原材料,各種植物也難以通過海關。
想要在活動現(xiàn)場及時購買所需物品,也沒有國內那樣便利的購物條件,畢竟國外沒有普及淘寶、美團等便捷購物平臺。
最終,他們只能向當?shù)赝笾??!昂艽笠徊糠侄际钱數(shù)赝F(xiàn)場幫我填充起來的?!辈糖喑錆M感激地說道。
這一經(jīng)歷讓團隊意識到利用當?shù)刭Y源是海外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他們開始在國外各個地區(qū)推動非遺出?;氐穆涑桑瑸閲鴥葍?yōu)質非遺產(chǎn)品與設計提供“軟著陸”支持。
二是不同國家辦事風格的差異帶來的挑戰(zhàn)。
以德國為例,德國人辦事風格刻板嚴謹。
在活動籌備階段,對接人員就希望主辦方在活動開始前將所有事情提前交代清楚,具體到桌子的擺放位置,所需物料的數(shù)量和種類等。
甚至會立下“水壺必須用不銹鋼材質,不能使用玻璃材質”“麥克風用完后一定要放在指定位置”等規(guī)矩。
這些要求一度讓蔡青團隊茫然無措,但也倒逼他們對活動籌備及執(zhí)行事項展開更為細致、周全的規(guī)劃。
三是陷入自嗨式傳播的困境。
最初,蔡青接觸非遺老師的時候,會被他們的匠心精神所打動,比如,有的老師會花費一年時間繡制一件衣服。
這使得她認為只要將我們的精美繡品帶去海外,介紹其高超的技藝,就能吸引外國人購買。
然而,現(xiàn)實卻給她沉重一擊。
“外國人也有自己的刺繡,他為什么要理解你的刺繡工藝,為什么要購買你的刺繡品?”
經(jīng)過復盤,蔡青意識到,在非遺海外宣傳的過程中,不能停留在技藝展示的淺表層面,而應挖掘非遺手藝背后跨越民族、跨越國界、跨越文化障礙的元素。
比如,講述一件衣服時,強調背后蘊含著母親對女兒的愛:母親在繡制時想象著女兒出嫁的場景,一針一線都帶著對女兒的祝福,才成就了這件作品。
親情這種人類共通的情感元素更容易引起外國人的共鳴。此外,非遺所體現(xiàn)的藝術審美、可持續(xù)發(fā)展、環(huán)保理念,以及代際傳承等主題,也是國外能夠理解和接受的。
再比如,在巴黎,他們與本地的馬卡龍?zhí)鹌返旰献?,將云南甲馬圖案印在馬卡龍上,這一創(chuàng)新產(chǎn)品成功收獲當?shù)叵M者的青睞。
而前面提到的扎染帆布包,考慮到外國人有使用零錢的習慣,在海外市場也衍生出了新版本——扎染零錢包。
“非遺出海不是翻譯文化,而是重構價值;不是把花瓶運到歐洲,而是教世界用東方的器型插他們自己的花。”
上述經(jīng)歷讓蔡青團隊明白:需要挖掘非遺背后人類共通的各種元素,以平等的眼光看待雙方文化,將非遺工藝和當?shù)靥厣嘟Y合,并突出非遺的實用性,才能打開中國非遺在海外的銷路。
非遺出海事業(yè)的成功,需依托多方的力量。
產(chǎn)品的制作、創(chuàng)新到批量生產(chǎn),需要非遺手藝人,設計師,品牌方的緊密配合;海外線下測品和銷售活動的順利進行,需要當?shù)卣膮f(xié)調支持,以及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的現(xiàn)場保障。
“有一本書叫做《有限的游戲和無限的游戲》,在我眼中,非遺出海就是一個無限的游戲,需要有更多人加入進來,不斷去創(chuàng)新探索,創(chuàng)造規(guī)則,拓寬邊界?!辈糖嗳缡钦f。
虎嗅長期關注出海,為應對急劇變化的出海環(huán)境,特推出“出海潛望鏡俱樂部”,為大家提供一手出海資訊、鏈接頭部出海平臺,掃碼下方圖片二維碼了解詳情。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 hezuo@huxiu.com
本文來自虎嗅,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512660.html?f=wyxwap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