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櫑,畢業(yè)於天津美術(shù)學院。師從霍春陽教授,謝冰毅院長,姜金軍教授?,F(xiàn)為河南省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民權(quán)縣美術(shù)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河南省書畫家協(xié)會理事、河南省華夏文化藝術(shù)國際交流學會理事、北京當代黃賓虹藝術(shù)院副院長、中國書畫文化發(fā)展促進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江西軟件職業(yè)技術(shù)大學客座教授。開封市政協(xié)書畫院院務委員。
陳櫑 建州物語志
冊頁十五開 紙本水彩
全景圖 160×110cm
建州物語志
我用國畫寫了建甌的數(shù)十幅形貌,而今,我竟第一次以水彩為筆,以十五幀小品為言,重新訴說建甌的呼吸。當十五幅清新靈動的畫面最終拼合成一軸完整的畫卷時,那明快顏色與裝飾構(gòu)圖所編織的韻律,仿佛第一次讓我真正看見建甌——在流動水色中重新蘇醒。
水彩是通靈之物。透明水色在紙面暈染游走,每一次水與彩的交融都如同天機乍泄。我試著放下國畫對“形”的執(zhí)念,任清新色調(diào)自行訴說:薄薄一層青綠便能暈染出遠山含煙;屋檐下的一抹橘紅,竟能浸透午后陽光的溫度;而溪流的清冽,僅需藍與白在水的牽引下自由滲透。水彩的明快并非浮光掠影,它以通透的質(zhì)感讓色彩自身成為呼吸,成為情緒的低語——當光穿透薄彩落在紙上,建甌的骨血仿佛被重新照亮。
十五幅小品,如同十五個精心雕琢的呼吸節(jié)奏。我刻意采用裝飾性構(gòu)圖,屏棄傳統(tǒng)全景式的鋪陳。一方青石小徑斜斜切入畫框,幾簇野花在角落悄然綻放,瓦檐層疊處只取一隅,古橋身影被大膽截取為幾何剪影……這些看似“不完整”的片段,卻因形式感的提純,在組合后呈現(xiàn)出超越真實的力量。它們不再是散落的珠玉,而是被無形絲線串聯(lián)的整體敘事:當觀者視線在十五幅畫面間跳躍、流連,時間與空間被自由編織,建甌的日常詩意便在片段與留白之間悄然凝聚為完整意境。
由墨至彩,不僅是工具之變,更是心境的遷移。國畫寫生時,我常被“師造化”的責任感所牽縛;水彩小品卻令我重拾了“游戲”的輕盈。構(gòu)圖可以率性切割,色彩不妨大膽嘗試,水痕的走向亦蘊含著意外之喜。那些曾囿于真實細節(jié)的局促,在水彩的流動中溶解,心靈重獲自由——原來建甌的魂魄,也能在抽象與裝飾的形式中棲居。
十五幅水彩小品排開,如溪流匯入大海。它們不再僅是“建甌寫生”,而成為一場關(guān)乎媒介可能、形式語言與心靈解放的實驗。水彩的透明與流動,讓色彩成為光的詩行;裝飾性的構(gòu)圖,使尋常片段升華為永恒象征。
當水色終于鋪展成心中那片明澈之境,我才恍然:所謂創(chuàng)作,終究是與媒介的彼此成全。水彩以其流動本性,教會我松開掌控之手,在色彩的呼吸與水的游走間,尋得表達的新生——技法之新,實則是靈魂疆域的悄然延展。
建甌的風景,亦在每一次勇敢的嘗試中被重新看見。
己巳年夏陳櫑記于清寧堂
謝冰毅先生題字
陳櫑《建州物語志》之一-53×38cm-紙本水彩
建州物語志
金甌物語繪分明,十五屏開一卷城。
云抱茶山春露暖,溪穿古木夏蟬清。
弓魚銜月波光動,板鴨懸檐臘味盈。
最是挑幡風起處,千秋文脈畫中情。
陳櫑《建州物語志》之二-53×38cm-紙本水彩
陳櫑《建州物語志》之三-53×38cm-紙本水彩
陳櫑《建州物語志》之四-38×27cm-紙本水彩
陳櫑《建州物語志》之五-38×27cm-紙本水彩
陳櫑《建州物語志》之六-38×27cm-紙本水彩
陳櫑《建州物語志》之七-38×27cm-紙本水彩
陳櫑《建州物語志》之八-38×27cm-紙本水彩
陳櫑《建州物語志》之九-38×27cm-紙本水彩
陳櫑《建州物語志》之十-38×27cm-紙本水彩
陳櫑《建州物語志》之十一-38×27cm-紙本水彩
陳櫑《建州物語志》之十二-38×27cm-紙本水彩
陳櫑《建州物語志》之十三-38×27cm-紙本水彩
陳櫑《建州物語志》之十四-38×27cm-紙本水彩
陳櫑《建州物語志》之十五-38×27cm-紙本水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