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已經(jīng)87歲的國畫大師范曾,突然陷入“失聯(lián)風波”,女兒發(fā)聲、妻子搬空庫房、兒子也被卷入其中,輿論鬧得沸沸揚揚。
就在大伙兒都在議論這位“泰斗”的身家去向時,有人忽然想起34年前的一幕——
1991年,臺灣桃園機場,一個畫廊老板突然沖出人群,掄拳頭就打,把范曾扇了兩記耳光。
那一幕,當年登上新聞頭版,成了轟動一時的照片。
很多人好奇:那人是誰?后來咋樣了?
01
范曾,1938年出生在江蘇南通,家境并不算富裕,卻自小聰慧過人。
少年時代,他就癡迷于詩詞、古文,還喜歡拿毛筆畫點線條。
后來順利考上中央美院,拜在大畫家李苦禪門下,本來是老師很看好的學生。
李苦禪還說他將來前途無量,可誰能想到,兩人最后鬧得不歡而散。
年輕時候的范曾,性格桀驁,畫風突出,善于畫古代人物,尤其是那些線描仕女、屈原、莊子之類的題材,很有辨識度。
上世紀八十年代,他的作品在市場上逐漸走紅,身價飆升,成了收藏界的“搶手貨”。一幅畫動輒幾萬、幾十萬,那可是黃金年代。
1980年代末,范曾不僅靠畫出名,還喜歡寫文章、談國學,甚至在法國辦展覽,把自己包裝成“全才”。
很多人追捧他,稱其是當代大師。
可與此同時,爭議也接踵而來。恩師李苦禪生前罵他“得志便猖狂”,沈從文也對他評價極低,甚至說他喜歡揭發(fā)別人、毫不留情。
褒貶不一的聲音,從那時起就伴隨他一生。
02
說回胡云鵬。他不是大畫家,只是臺灣一個文化商人,開了家名人畫廊,喜歡買賣名家作品。
那時候范曾的畫很火,胡云鵬看準了商機,1989年斥重金從日本收了四十多幅范曾的作品,準備在臺灣大干一場。
他不僅得到了范曾的親筆簽名,還聽到范曾妻子親口稱贊“這些畫都是精品”。在他看來,這是穩(wěn)賺不賠的買賣。
可世事難料。沒過兩年,范曾為了推銷自己新出的畫,居然突然翻臉,說胡云鵬手里的畫全是假貨。
要知道,這些畫當初是他自己鑒定過的,還蓋過章?,F(xiàn)在卻搖身一變成了贗品。這一下,胡云鵬徹底懵了。
消息一出,買家們全找胡云鵬退錢,畫廊聲譽瞬間崩塌,債務壓得他喘不過氣。
更過分的是,范曾還以“侯軍”的筆名寫書,點名說他賣假畫。胡云鵬覺得自己被活活坑慘了,氣得夜里都睡不著。
他試著聯(lián)系范曾,可不是不接電話,就是甩一句“我看走眼了”,態(tài)度冷漠。
胡云鵬徹底失望,心里的怒火一點點堆積,就等著有一天爆發(fā)。
03
機會終于來了。1991年10月,范曾要來臺灣辦展,胡云鵬提前得到消息。他心里憋著的火,終于找到了出口。
那天,范曾一下飛機,還沒反應過來,一個中年男人就沖出來,揮拳直撲過來。
范曾慌忙往后退,第一拳躲過了,可緊接著,胡云鵬掄起巴掌,結結實實甩了兩下,把范曾打得滿臉通紅。
現(xiàn)場頓時一片混亂。保安立刻沖上去,把胡云鵬制服。
記者們的相機咔嚓咔嚓響,那一幕被拍下,第二天登上各大報紙頭版,成了當年的年度新聞照。
可這場出氣之戰(zhàn),對胡云鵬來說,并沒有換來公道。
動手打人,法律可不管你有多冤。他被罰款,還賠了范曾醫(yī)藥費。
更慘的是,藝術圈的人覺得他太沖動,沒人再敢和他合作。
原本已經(jīng)走下坡路的畫廊,徹底關門大吉。胡云鵬從此退出畫商圈,整個人就像從人間蒸發(fā)了一樣。
04
胡云鵬事件,讓范曾的誠信問題再次被擺到臺面上。
一個大畫家,能在市場上把自己認證過的畫說成假貨,這種做法實在讓人心寒。
其實范曾的商業(yè)操作,后來也被人不斷質疑。
比如那幾幅《老子出關圖》,內容幾乎一模一樣,畫三次賣三次,價格越炒越高,最后拍到上千萬。
有人說這是聰明的市場手段,也有人說是“割韭菜”。無論如何,爭議不斷。
在學術界,評價也分化嚴重。季羨林、楊振寧都曾夸他是“大師”;可李苦禪、沈從文等人,卻留下了刻薄的罵聲。
褒貶之間,折射的正是范曾復雜的人設——才華橫溢,卻也讓人難以信服。
05
除了藝術與金錢,范曾的感情生活也頗為曲折。
年輕時家境一般,靠朋友接濟度日,卻后來和朋友的妻子暗生情愫,硬是寫了幾百封情書,熬了十幾年,最后修成正果。此事讓他背上“忘恩負義”的罵名。
晚年,他娶了比自己小幾十歲的徐萌,對方原本只是個汽車主播,婚后卻斥巨資買豪宅,甚至掌握了他的財產(chǎn)大權。
如今的“失聯(lián)風波”,就和這段婚姻息息相關。
家產(chǎn)去向不明,親生子女和繼子之間的矛盾,外界各種猜測,越傳越離奇。
06
那胡云鵬后來咋樣了?遺憾的是,機場事件之后,他的名字幾乎消失在公眾視野。
有人說他遠走他鄉(xiāng),改行做了小生意;也有人說他心灰意冷,徹底退出文化圈。
無論真相如何,他再沒在藝術市場掀起波瀾。人們對他的記憶,似乎就定格在那個機場揮拳的瞬間。
其實仔細想,他之所以會走到那一步,并不是一時沖動,而是長期被逼的結果。
可惜在商業(yè)社會里,沒有人會記你的委屈。
動手打人,終究是輸家。他沒能翻身,反而提前結束了自己在藝術界的路。
結語
34年過去,范曾依舊是國畫圈的“大人物”,榮譽滿身,作品身價高企。
但圍繞他的人品之爭,從未停歇。而胡云鵬,那位當眾打他的畫廊老板,卻早已被時代遺忘。
這一段往事,像一面鏡子。它讓人看到藝術與金錢之間的微妙關系,也讓人明白,誠信比一時的名利更重要。
沒有誠信,再大的名氣也難免蒙塵;缺了理智,再大的委屈也可能讓人一敗涂地。
如今再提起這段陳年舊事,不是為了給誰翻案,而是提醒后人:做事先做人。
名聲再響,財富再多,若失了人心,終究留不住長久的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