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兩市的成交量再度突破2萬億,這背后蘊含著怎樣的市場信號?8月13日,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量達到21500億元,這一數據在2025年年初至今的單日成交記錄中位列第二。其最高值出現在2月底,當時達到21900億元,兩者僅相差約400億元。
此外,近一兩周內成交量呈現節(jié)節(jié)攀升的態(tài)勢,相比前一日18000多億元的成交量,當日增加了約2600億元,量能實現快速放大。
成交量突破2萬億,究竟意味著什么?對于廣大投資者而言,需通過關鍵的量價指標來判斷市場當前所處的位置。
首先可以明確的是,當前牛市特征已較為顯著。面對2萬多億元的成交量,大量資金入市推動指數不斷突破前期高位,上證指數更是創(chuàng)下2022年年初以來3年零8個月的新高。在這樣的市場表現下,若仍不認可牛市的到來,恐怕很難再捕捉到牛市的信號。因此,從量價關系來看,對牛市的判斷應清晰明確,這是首要結論。
其次,成交量的放大必然伴隨著場外增量資金的入市。增量資金的涌入不僅會推高成交量,還會帶動大盤主要指數持續(xù)上漲,形成“水漲船高”的效應。反之,若缺乏增量資金,僅靠場內資金“左手倒右手”,市場往往呈現板塊輪動此起彼伏、大盤指數橫盤震蕩且成交量維持穩(wěn)定的狀態(tài)。
當前成交量放大與指數突破前期高點并存的現象,正是場外增量資金加速入市的體現,這是通過成交量可得出的第二個分析判斷。
不過,第三個要點是必須保持理性冷靜的心態(tài)。盡管成交量突破2萬億印證了牛市的到來,且場外增量資金持續(xù)入場,但從歷史經驗來看,滬深兩市成交量突破2萬億,一方面標志著牛市的存在,另一方面也可能意味著牛市已進入后半程。尤其當成交量出現快速大幅放大時,牛市很可能迎來“盛極而衰”的轉折。
回顧過去幾年,A股市場首次突破2萬億成交量是在2024年9月30日,當日滬深兩市成交量從1萬多億元躍升至25000億元,當時多數投資者都堅信牛市已然來臨。隨后在2024年10月8日,成交量進一步攀升至34000億元,創(chuàng)下A股歷史最高成交記錄。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0月8日創(chuàng)下的點位,除上證指數外,其他主要指數至今未能超越。且自10月8日之后,截至2025年3月底,大盤指數總體呈現橫盤整理并略微向下調整的態(tài)勢。這表明,成交量放大往往伴隨著指數階段性高位的出現。
因此,需警惕當前21500億元的成交量若在節(jié)后幾天快速放量,可能導致市場量能“盛極而衰”,屆時需格外留意市場是否會迎來新一輪調整。畢竟,沒有只漲不跌或只跌不漲的市場,其運行始終呈現周期性循環(huán)。
展望未來,市場大概率仍會不斷創(chuàng)造新高,但當市場內的資金與資源被過度消耗時,牛市也可能臨近尾聲。
免責聲明:以上任何內容均來源于市場公開信息,僅供您參考與學習觀摩,該內容不構成對任何產品的購買、拋售或持有的建議,不作為您做出可投資的依據,您應自主投資決策,自行承擔資風險與損失。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