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AUTO酷樂汽車 #
# Gordon Murray #
# Le Mans GTR #
Author / 酷樂汽車
在超跑這個過度擁擠的市場里,Gordon Murray Automotive的存在始終是異類。它不靠產量,不靠營銷,甚至也不靠奢華的包裝,而是純粹依賴工程師Gordon Murray自身的設計哲學。
T.50和T.33兩款車已經(jīng)證明了這一點 —— 限量100臺,每一輛都迅速售罄,成為市場上最稀缺、最被追逐的內燃機收藏品。
但對Murray來說,這還不夠。于是他拿出了一臺新的作品:Le Mans GTR。這是一臺V12、手動變速箱限量超跑,只造24輛,對應勒芒24小時的每一個小時。
這臺車的指向非常明確,它是對1995年McLaren F1 GTR勒芒奪冠的致敬。那臺車的設計者正是Gordon Murray,其自然有資格在三十年后,用一臺新作品再度回應勒芒。
Le Mans GTR使用了T.50的發(fā)動機和變速箱,但幾乎所有其他部分都被徹底改造。
它的外觀是一副長尾車身,空氣阻力大幅下降,靈感來自七十至九十年代的耐力賽車,包括Matra-Simca MS660、保時捷917、阿爾法·羅密歐Tipo 33/3。這些車都以長尾造型著稱,兼顧空氣動力學效率與車體比例的優(yōu)雅。
Murray認為這是最理想的賽車美學:既有功能性,又有形式上的平衡。
空氣動力學是這臺車的核心。
Le Mans GTR不再像T.50那樣依賴尾部的風扇來制造下壓力,而是通過純粹的地效設計完成任務。
車頭有大尺寸分流器,車側設有裙邊,尾部是大尺寸擾流板和雙通道擴散器。這是一整套完整的空氣管理系統(tǒng),它讓長尾車身不只是一種符號,而是可驗證的下壓力與低阻力結合。
為了維持發(fā)動機和傳動系統(tǒng)的冷卻,車身還加入了更大的前通風口和側面進氣口。車身寬度也被進一步加大,搭配米其林Pilot Sport Cup 2輪胎與更硬、更輕的懸掛系統(tǒng)。
GMA甚至開發(fā)了一種新方法,可以把發(fā)動機更直接地固定在底盤上,卻不會引入傳統(tǒng)剛性安裝常見的噪音與振動副作用。細節(jié)沒有公開,但顯然這是他們在結構隔振上的新解法。
動力部分,中置3.9升自然吸氣V12,由Cosworth打造,最大轉速12100rpm。這是現(xiàn)存最高轉速的量產V12,也是Murray在T.50上已經(jīng)證明過的極致方案。
Le Mans GTR沒有為賽車化而犧牲聲音,它的雙出口排氣被調校出深沉而平衡的聲浪,并通過車頂進氣口直接為發(fā)動機輸送空氣。手動變速箱依舊保留,這是Murray堅持的理念,機械參與感才是駕駛的核心。
這臺車因此注定與多數(shù)現(xiàn)代超跑劃清界限,它不是追求“更快”,而是追求“更純”。
與車外的極端相比,Le Mans GTR的座艙并沒有被徹底犧牲。儀表臺、開關組、座椅填充和踏板都經(jīng)過重新設計或替換,保持基本的實用性。它依舊是硬核超跑,但不會像真正的賽車那樣剝奪掉所有舒適性。
這也是GMA的特征:他們造的是能上路的極限機器,而不是只能放在賽道里的展示品。
Le Mans GTR在發(fā)布之前其實就已經(jīng)全部售罄,但沒有公布售價,考慮到T.50的價格已經(jīng)在350萬美元級別,Le Mans GTR注定會更高。GMA表示,生產將在2026年開始。
Mor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