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遨游太空并登頂珠峰。但維克多·維斯科沃(Victor Vescovo)的杰作,或許正在深不可測的海洋幽暗中徐徐展開……
當筆者在倫敦西部一家不起眼的酒店咖啡館與維克多·維斯科沃同坐時,很難不對他的坦誠產(chǎn)生一種柏拉圖式的喜愛。他言談之間,不像一個曾抵達世界最深之處的人,甚至不像一個曾穿越平流層的人——盡管后者的特質(zhì)尤其令人耳目一新,因為有些宇航員的舉止向來以冷淡著稱。
盡管他通過私募股權投資積累了財富,并曾在美國海軍服役二十年,但在他身上看不到億萬富翁的派頭;相反,在我們討論潛艇、衛(wèi)星和造船廠時,他表現(xiàn)出的是一位樸實而充滿激情的演講者和冒險家。
這是一個登頂過珠穆朗瑪峰、滑過南北兩極、下潛至五大洋各自最深點、觸摸過宇宙一隅、甚至投資了最近復活了恐狼公司的男人。他的履歷讀起來更像布魯斯·韋恩(蝙蝠俠)的愿望清單,但他本人更像工程師而非自負之人,更專注于使命而非神秘感。而他最新的項目,至少就目前而言,可能是他最宏大的事業(yè)。
維斯科沃是歷史上第一個到達每個大陸的頂峰,包括極點和每個海洋底部的人。
當一些富豪競相沖向太空時,這個德州人的注意力再次被我們世界表面之下的奧秘所吸引,他望向地球海洋那深不可測的虛空——這個我們不知何故忽略了的最后邊疆。
“我們已經(jīng)詳細繪制了火星和月球的表面圖。我們正將造價十億美元的探測器送往太陽系外圍行星,”他說?!暗珵槭裁茨??我們?nèi)缃袢栽谑褂靡恍┗?8世紀庫克船長測量數(shù)據(jù)的航海圖。我們對地球的了解還不到三分之二?!?/p>
維斯科沃的目標是,通過建造一艘配備人工智能的23米測繪船(并恰如其名地稱為“Ocean Mapper”海洋測繪者號),為深海探索樹立新標準。隨著船體模型測試在挪威完成,團隊現(xiàn)已進入船廠招標階段,來自海事領域的各方都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
Ocean Mapper渲染圖
這艘船由超艇設計大師埃斯彭·奧伊諾(Espen ?ino)在摩納哥執(zhí)筆設計,并與流體動力學及造船專家Engineering IDS合作打造,“海洋測繪者”號秉承高效、半自動化探索的核心原則。該船將配備兩名船員(沒錯,兩名),甚至單人也完全有可能,當然,維斯科沃已經(jīng)發(fā)誓要親自駕駛該船,以證明其可行性。
“過去六個月,我們投入了時間和資金建造了兩個船模,并在水池中測試了聲納吊艙。目標是確保聲學回波不會被船首氣泡干擾,因此我們設計了一個特制的斧形船首,”他熱情地解釋道。
“整艘船完全針對聲納性能和遠洋巡航(航程達7000英里)進行了優(yōu)化。埃斯彭和IDS團隊真正理解這項使命,工程師們也很興奮。他們告訴我們,‘以前從未有人要求造一艘這樣的船’。而當你給像這樣出色的工程師們一個有意義的難題時,他們就會發(fā)揮出最佳水平。”
Ocean Mapper渲染圖
該項目的終極目標是高效。這艘緊湊的船只旨在以遠低于其他船只的成本大規(guī)模測繪海底地形,在理想條件下,能以低至每平方公里2美元的成本測繪4000米深度的深海地形。這也要求采用一種務實的做法——這艘船必須按設計意圖運作,不能有奢華的配置或花哨的功能。它將依靠可靠的柴油發(fā)動機運行。這些發(fā)動機可靠、燃油效率高,必要時甚至可以使用生物柴油運行。
而且,萬一他想順道再去一趟挑戰(zhàn)者深淵(Challenger Deep),“海洋測繪者”號也能利用可下潛至全海深(10,935米)的微型著陸器。這些著陸器可以記錄測深數(shù)據(jù)、收集水樣和生物樣本,并在深海的極端壓力下進行原位組件測試。
“我們的估算顯示,每年運行300天,燃料成本大約在50萬到60萬美元之間。與兩倍大的船相比,這低得驚人。船越小,效率就越高。相信我,購置和運營成本會讓人們大吃一驚,”維斯科沃補充道。
維斯科沃下降到馬里亞納海溝
自然,聲納質(zhì)量對于確保收集的數(shù)據(jù)物有所值至關重要。它將搭載Kongsberg EM124聲納系統(tǒng),這可以說是民用船只上能安裝的最強大的聲納。該船將以適中的10節(jié)航速運行,通過衛(wèi)星傳輸數(shù)據(jù),每天可覆蓋高達10,000平方公里的區(qū)域。
這絕非維斯科沃第一次涉足深海領域。在這艘船設計之前,維斯科沃就已經(jīng)親身實踐過相關技術?!拔屹I了[Kongsberg EM124]的序列號為一的那臺設備,并和我的團隊一起調(diào)試。我們走遍全球,在四年內(nèi)測繪了400萬平方公里,”他回憶道。
“但那次經(jīng)歷讓我從成本、技術、人員等方面審視,我得以思考,好吧,怎樣才能做得更好?就像一個商人那樣。畢竟,我是個技術專家,不是海洋研究人員。我制造這些東西,然后讓比我聰明的人去使用?!边@段歷程最終使他在兩年前將該系統(tǒng)出售給了深海研究公司Inkfish,使他能夠以更智能、更便宜、更快的方式重新開始。
最近,維斯科沃和他的團隊測繪了50萬平方公里的沿海區(qū)域,包括英國海岸線的1200平方公里。分析師利用歐洲衛(wèi)星提供的免費圖像,測繪了深度小于30米的沿海區(qū)域。這些人工生成的數(shù)據(jù)集隨后被用于訓練AI模型,以更快、更大規(guī)模地復制這一過程。
然而,維斯科沃解釋說:“我們很快發(fā)現(xiàn),世界各地的水文情況差異極大,因此訓練人工智能比我們最初預期的要復雜得多。赤道幾內(nèi)亞與阿拉斯加的情況大不相同,所以自然也就花費了更多的時間?!?/p>
“這些區(qū)域也需要不同的測繪技術。在30米以內(nèi)淺水區(qū),可以使用衛(wèi)星。然而,在30米到1000米之間,就變得具有挑戰(zhàn)性——多波束聲納在淺水區(qū)覆蓋范圍不大,效率較低。但我們正在探索適用于該深度范圍的其他方法?!?/p>
“海洋測繪者”號最顯著的特征之一是其作為包容性、參與式研究船的角色。它旨在與當?shù)卣献?,讓當?shù)睾T能夠協(xié)助測繪其專屬經(jīng)濟區(qū)(EEZ)和領海。這是由Caladan Oceanic領導的更廣泛倡議的一部分,該組織支持社區(qū)在不受商業(yè)利益影響的前提下理解和管理其海洋資源,因為這艘船將完全在非營利研究基礎上運作。
談到這一點,筆者提出了一個問題:他究竟將如何處理所有這些數(shù)據(jù)?是賣給政府?私人公司?“免費提供測繪數(shù)據(jù)沒有真正的商業(yè)動機,”維斯科沃回應道?!笆秃吞烊粴夤疽恢痹跍y繪海底,但那是他們的專有數(shù)據(jù),不會分享。政府在繪制航道地圖時也是如此。這就是為什么這類數(shù)據(jù)通常只來自慈善家或公共機構?!?/p>
維斯科沃表示,深海采礦——經(jīng)常被提及為海洋測繪的一個潛在問題——在這里也不適用?!拔覀兡壳暗墓ぷ鞣直媛蕦Σ傻V來說沒什么用,”他說?!袄缈死锇?克利珀頓區(qū)——已經(jīng)有很多人在為開采那里的礦產(chǎn)資源而繪制和詳細描述了那里的情況,他們清楚那里的一切。他們現(xiàn)在面臨的挑戰(zhàn)是開采技術和商業(yè)模式?!?/p>
這并非為測繪而測繪,而是關乎主權與安全。2021年10月,美國海軍核動力快速攻擊潛艇“康涅狄格”號在南海撞上了一座未標記的海底山。這不僅造成了估計高達1億美元的驚人損失,還導致數(shù)名船員受傷?!斑@些事故完全可以避免,它們之所以發(fā)生,只是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下面有什么,”維斯科沃補充道?!凹词乖?025年,太平洋上的一些島嶼仍在依賴可追溯到早期大英帝國遠征時期的水文圖。數(shù)據(jù)從未更新過,這太不可思議了?!?/p>
這是一項崇高的使命,但它不會因一艘船而結束。維斯科沃希望這僅僅是個開始,“海洋測繪者”號將作為一個船隊的基礎,旨在證明繪制整個海洋地圖的可行性,即使不比登陸外行星更現(xiàn)實,也至少同樣現(xiàn)實。
“是的,這是一艘原型船,但我絕對希望其他人能跟進。如果更多人早期加入,通過多艘建造可以進一步降低成本。建造三艘船,每艘的單位成本總是比只造一艘便宜。但無論如何我都要推進,因為在現(xiàn)實世界中,人們通常需要看到實物才會相信。甚至船廠現(xiàn)在也開始回應說,‘這是個偉大的項目,我們想?yún)⑴c進來?!?/p>
維斯科沃對由誰來建造它持完全開放態(tài)度。只要是能在所需成本下保證質(zhì)量的船廠就行。雖然他表示很樂意在美國建造,但目前其能力和成本還不夠理想。不過,作為一貫大膽的企業(yè)家,他透露自己已投資另一家試圖改變此現(xiàn)狀的公司?!爸攸c不是讓它花哨。第一、第二和第三要務都是為聲納創(chuàng)造最佳運行環(huán)境并獲取數(shù)據(jù)。所以現(xiàn)在關鍵就是把它造出來,”他補充道。
秉持這種心態(tài),筆者問維斯科沃將項目帶到船廠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是什么?!俺杀?,”他直截了當?shù)卣f?!斑@是最大障礙。我們知道我們能造出來,監(jiān)管方面也因它長度在23米以下而可控。技術是成熟的;聲納已運行了六年,船體設計也經(jīng)過了優(yōu)化。不需要發(fā)明什么新東西——關鍵是以合適的價格造出來。對我來說,總成本在 500 萬美元左右。這是讓大規(guī)模海洋測繪真正可行的門檻。”
“而要說讓人們參與這項任務,這對我們來說根本不是問題,”維斯科沃聳聳肩笑道?!拔覀冇型诵莸拿绹鴩液Q蠛痛髿夤芾砭郑∟OAA)船長、環(huán)球水手、單人帆船運動員。船上設有兩個客艙,可以容納一對夫妻、兩個朋友或者任何其他人。這不會改變成本結構,而且大家的興趣很大。人們看到這是一項有意義的任務,都想?yún)⑴c其中,為科學和人類做出有意義的貢獻?!?/p>
人類這種探索未知、潛入知識邊界之下的內(nèi)在、不可動搖的沖動,具有某種典型的特質(zhì)。對一些人來說,這種沖動蟄伏著,只在零星的好奇心閃現(xiàn)時顯露。對另一些人而言,這是一種引力,一種將我們發(fā)射到月球并返回以尋求答案、進步與榮耀的相同力量——一種去做前人未做之事的強烈渴望。
表面上看,海洋測繪或許無法媲美銀幕大片那種太空時代的奇觀,但它仍保有古代亞特蘭蒂斯史詩般的神奇魅力。那么在2025年,船東、造船廠和船員們?yōu)楹尾辉撻_啟一場屬于自己的新荷馬史詩般的奧德賽之旅呢?
無論對錯,游艇界長期以來一直與目的和影響的問題角力。一些批評者指出船東們不愿投資更廣泛的海洋社區(qū),緊緊攥著錢袋。但正如維斯科沃所言,有許多雄心勃勃的企業(yè)家,可以像維斯科沃一樣,成為現(xiàn)代“探險家俱樂部”的同仁,也建造一艘這樣的船——即使不是為了慈善,也是為了留下遺產(chǎn)。
“當然,有很多船只只是用于聚會或方便出行。然而,如果你想回饋海洋社區(qū)和更廣泛的社會,你也可以做到。只需花費購買追逐艇的一小部分價格,你就能為地球上最后一項偉大的探索事業(yè)做出貢獻,為未命名的海洋地標命名,將自己的名字永遠銘刻在地球的景觀中。這就是這項使命的美妙之處;它合情合理。它符合人性。它將載入史冊。
隨著談話接近尾聲,筆者仿佛置身于一系列超現(xiàn)實的對比之中。他們討論了他乘坐改裝反潛艦的冒險、他對修復經(jīng)典汽車的熱情、“復活”猛犸象的計劃以及小行星采礦的設想。這深刻地提醒人們,時間是一個流動的真相;昨天的事實或許明天就已過時,也許我們想象的未來與我們過去的聯(lián)系比我們最初意識到的更為緊密。
在這眾多宏偉的計劃中,或許正是這個項目會為我們的社區(qū)留下最深刻的印記。銘刻在海岸線上的遺產(chǎn)、饋贈給世代子孫的科學、被測繪出來的安全。地圖比記憶更長久,而歷史會記住那些寫在水里的名字。也許,僅僅是也許,那最后的邊疆一直都在我們腳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