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美方對俄態(tài)度突變,儼然一副必須讓俄羅斯低頭的的模樣,普京還沒登機,白宮那邊已經(jīng)把牌攤桌上了。
據(jù)新華網(wǎng)消息,最近,美方對俄可謂是恩威并重,一邊是威脅:談不好,就加碼制裁,連跟你做生意的國家一塊兒收拾;一邊又遞過來好處清單:可以買西方飛機了,北極油氣能合作,連烏東那塊藏著稀土的“肥肉”,也可以分你一口。
然而,這哪是首腦會晤?說白了更像是“訓犬”。一手拎著棍子,一手端著骨頭,就看你接哪個。
美俄這次約在阿拉斯加見面,地點本身就透著意思。阿拉斯加離俄羅斯不遠,卻是美國領(lǐng)土,還正好趕上北約軍演。
這事明眼人都懂,這不是單純談事,是邊談邊亮肌肉。你來談合作?行啊,但你也得看見我艦隊在轉(zhuǎn)、戰(zhàn)機在飛。這叫什么?叫“你得掂量著說話”。
事實上,美國現(xiàn)在很矛盾。過去幾年,一輪接一輪的制裁砸下去,俄羅斯沒垮,反而跟中國、印度越走越近。能源照賣,錢照收,結(jié)算還慢慢繞開美元。再狠的制裁,也擋不住人家找活路。于是華盛頓開始琢磨:光打不行,得給點甜頭,誘你坐下談。
于是“胡蘿卜”來了。
首先是允許俄羅斯更新民航機隊。俄羅斯帝國看似龐大,但實際上至今仍在吃蘇聯(lián)老本,軍用都夠嗆,民用就更費勁,那些老飛機早該換了。
另一方面,美國還要聯(lián)合開發(fā)北極油氣。那可是未來能源的香餑餑;更勁爆的是,居然松口說可以讓俄羅斯參與開發(fā)烏東的稀土資源。要知道,稀土是造導彈、芯片、新能源車的關(guān)鍵材料,誰控制得多,誰就在未來科技戰(zhàn)里多一張底牌。
美國打的什么算盤?很簡單:用資源換讓步。你別在歐洲邊上老折騰,我讓你賺點錢,大家各退一步。更重要的是,美國自己也缺這些資源,與其讓俄羅斯全攥著,不如拉進來“共治”,順便把中國排擠出去。
可問題是,普京吃這一套嗎?
俄羅斯確實不好過。油氣收入比高峰時掉了差不多一成,西方技術(shù)封鎖也讓軍工和民用產(chǎn)業(yè)受困。但別忘了,它手里也有牌。中俄之間的能源和貿(mào)易通道越來越穩(wěn),人民幣結(jié)算越用越順,印度雖然怕美國,可便宜的俄油還是照買不誤。換句話說,西方想圍死俄羅斯,已經(jīng)做不到。
更關(guān)鍵的是,俄羅斯清楚:一旦在政治上松口,比如從烏東撤力、放棄戰(zhàn)略緩沖區(qū),那換來的幾架飛機、幾個礦權(quán),根本補不回地緣上的損失。國家博弈,從來不是做買賣,一錘子買賣換不來長久安全。
而美國這招“次級制裁”,說白了就是逼全球站隊:誰跟俄羅斯做生意,誰就得承受美國的怒火。之前對印度下手就是例子,關(guān)稅一加,新德里立馬縮手。但這招對中國能奏效嗎?難。中國不是沒有反制手段,也不是沒有替代方案。真逼急了,只會加速“去美元化”和供應鏈自主。這反而是美國最怕的。
這場會晤,表面是美俄對話,背后其實是三大國的角力。美國想用經(jīng)濟牌拆中俄關(guān)系,俄羅斯想借勢緩解壓力又不傷筋骨,中國則得防著被人當棋子,還得穩(wěn)住自己的能源和資源命脈。
最終能談成什么?大概率是個“小成果”:比如恢復部分外交溝通、穩(wěn)一穩(wěn)能源市場、做點姿態(tài)性的讓步。但想解決烏克蘭問題?想讓俄羅斯徹底低頭?門兒都沒有。
所以別看白宮現(xiàn)在又揮棒又遞糖,演得熱鬧。但國際場上,沒人真會白送你好處,所有甜頭,背后都標著價碼,普京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他要上的,不只是一架專機。而是一場,誰都不想輸?shù)拈L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